公元676年,太子李贤(日后的章怀太子)入宫求见母后武则天,等了好久才被召见,只见母亲武则天容光焕发、双目含情,分明是春潮未退。李贤疑惑,恰好窥见屏风下露出一角青袍,分明是方士明崇俨的衣着。
李贤心中大恨,脸色红胀,就要揭穿武则天和明崇俨的丑行。
被儿子看出自己的丑行,武则天又羞又恼,索性先声夺人:“太子,母后正在与明爱卿商量你父皇的病情,你不在东宫静心读书参事,来此作何?”
为了限制这个对自己早有疑心的儿子,武则天让北门学士编修《百僚新诫》,只为了给李贤一个人读。这是一本专门约束太子行为的书,对25岁的李贤来说,不啻是一种不信任和耻辱。
据史书记载,李贤从小聪明敏惠,深得李治的喜爱。做了太子后,他处事公正、广听谏言,隐隐有“贤君”之像。不过,但凡这种聪明的人,性情都急躁一些。
李贤忍了再三,仍忍不下心头的一口恶气!
试想,自己的母后和一个道士妖人大白天锁上殿门、讨论父皇的病情,这合理吗?再说,李贤也已娶妻生子多年,久经人事,焉能看不出武则天面庞上残存的春潮?
不过,为了母后的颜面,也为免被人抓住“不孝、诬陷”的把柄,李贤委婉地说:
“母后为了父皇的病情殚精竭虑,天下皆知,孩儿惭愧未能尽人子之孝,愿代母后为父皇祈福求药。孩儿素闻明御奉方术妙绝,可否请他跟随孩儿回东宫,与诸臣工共商良策。”
李贤的意思是想大事化小,隔开明崇俨和武则天二人。这样,既维护了武则天母仪天下的尊严,又避免了两人今后再闹出秽乱宫闱的丑闻。
但是,这句话听在屏风后面明崇俨的耳朵里,就恐怖了!
明崇俨虽是江湖术士,但风度翩翩,长相俊美,再加上他确实会一些鲜为人知的方术,走到哪里都是女性心中的偶像。自从明崇俨入宫后,武则天就对他青睐有加,放着专攻“风疾”的太医张文仲不召,反而经常召他进宫,私密会见。
唐高宗李治因痛惜前太子李弘病逝而风疾复发,一天中只有半天时间能走动,其他时间都是卧榻不起。所以,这也给了武则天幽会明崇俨的机会。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做了亏心事的明崇俨哪敢让对他虎视眈眈的李贤带走,急忙绕出屏风,跪前请武则天放他出宫,理由是“云游之士安能受此拘束”。
明崇俨害怕,武则天更害怕!
李贤这个儿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出生不久就被她缠着李治封了“雍王”,顶替昔年萧淑妃的儿子李奉节的王位。小时候,李贤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聪明,且擅长表现自己。如果明崇俨被他拿了去,说不定马上就会被逼问出两人间的丑事。
若是这丑事传到李治或大臣的耳朵里,武则天性命也许得保,但被打入掖庭宫是少不了的!
几乎是电光火石之间,武则天就想明白了一切后果,对眼前的儿子顿时多了几分怨恨,当即厉声喝道:“明爱卿乃你父皇钦定的御医,你现在还只是太子,没有权利调用他!等你以后做了皇帝,再来要他吧!”
武则天这段话说得太诛心,把李贤吓得冷汗涔涔,连连叩首,直道:“儿臣不敢!”
冷笑着看着俯首憋屈的李贤,武则天心中竟然有了一丝异样:
这个儿子太不像自己和李治了,却更像一个人——李世民!这个儿子看人处事十分犀利,待人接物咄咄逼人,处处张扬,和长子李弘的聪慧纯孝、三儿子李显的木讷老实、四子李旦的敦厚可爱完全不一样。
武则天曾被李世民恩宠3日后闲置了10年,其心怨恨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当明崇俨可怜巴巴地看向她的时候,恋奸情热的她,心中竟然充满了对儿子李贤的敌意。
恍觉不适的武则天连忙起身,吩咐明崇俨回太医院后离开,把李贤晾在了大殿内。
尚不知已被母后武则天视为“敌人”的李贤又憋屈、又气恼、又耻辱!
眼睁睁地看着给父皇带了“帽子”的明崇俨潇洒离去,而母后又有意偏袒,手中没有真凭实据的李贤只能悻悻离开。
回到东宫,李贤兀自憋了一肚子气,越想越恼火,把殿内的东西统统摔砸了。
这时,内侍赵道生走了过来,拉着李贤道:“太子殿下,何事惹得您如此不开心,能否说来让奴为您解解闷。”
赵道生是太子李贤的一家“食户”的儿子,长相俊美,柔骨媚态。李贤在视察他的三千食户时见其貌美,便留在了身边。
初唐后期的风气很开放,随着开国初代、二代的阳刚、尚武之气渐渐沉没,狎妓养宠之风渐渐兴起,大有晋风复苏之像。所以,太子李贤也不例外,把男宠赵道生养在身边。
李贤少年时好玩,曾经和弟弟李显“斗鸡”,还因此导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被贬。长大后,发愤图强的李贤开始摒弃这些的缺点,但李唐皇家遗传下来的“好色”传统却一直都在。
赵道生的话勾起李贤的怒火,竟把自己对明崇俨的猜忌说了出来。
不过,李贤并未说详细,只是说“怀疑明崇俨秽乱宫闱,不除此獠誓不为人子”之类的话。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心腹赵道生竟然会在今后的某一日出卖他这个主子,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君不密则失其身,李贤在这里发牢骚,岂会料到“虎毒不食子”也有例外呢?
连载【武则天大帝】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