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真实历史来看的话,朱允炆是不太可能打败燕王大军的。即使是打败了燕军,也不太可能杀了燕王朱棣全家。
朱允炆所掌控的大明朝军队,总体实力要远远强于燕王朱棣。而且,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边镇造反的问题,所以,在屠杀了大量开国功臣的情况下,还是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善守的耿炳文。
只要朱允炆充分信任耿炳文,而且不给耿炳文加“紧箍咒”,南北两军对峙,慢慢消耗掉朱棣的锐气,最后迫使朱棣投降,甚至是临阵杀死朱棣,都是有可能的。只是,朱允炆在耿炳文大军出征前,竟然说:“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句话一出,没人再敢伤朱棣半根毫毛。
朱棣得到了保命的护身符,可以大胆的临阵刺探朱允炆所派南军的情报,还敢孤军深入,绕过盛庸、平安的布防,直取南京。朱允炆根本不可能有取胜的可能。
如果朱允炆真的取胜了,而且还抓住并毫不留情的杀了燕王朱棣全家,那这个朱允炆就不是历史上的朱允炆了,而是颇有些太祖朱元璋的作派了。历史上,朱棣夺得皇位之后,都没敢公开的杀朱允炆,以及朱标一脉的后人。朱允炆敢杀燕王全家,说明这个朱允炆比朱棣还霸道。
朱棣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末帝崇祯吊死煤山,民间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说。而实际上,朱棣迁都,虽然有震慑北方游牧民族,便于防御和进攻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朱棣希望自己的皇位更加显得名正言顺。
如果朱允炆获胜了,那京城还是南京了,而陪都则是“北京”开封,中都还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这种情况下对北方有什么影响呢?
有利的方面,北方边境巩固,农业、商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不利的方面,大运河可能不会得到太完善的维护。
一、朱允炆削藩成功,会提前建立督抚制度,有利于稳固边境。
因为有了朱棣的前车之鉴,削藩就比较容易了。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设置了巡抚制度,没有了藩王对军事的掌控,督抚制度,可以提前建立了。这种情况,实际上有利于加强北方九个边镇之间的军事协作,毕竟总督或者巡抚可以根据情况,同时管辖多镇。
至于所说的藩镇割据,存在这种风险。但是加强监督,风险相比藩王掌兵,要小的多。毕竟异姓将领造反,要比同姓藩王造反难度大多了。历史上,明朝成祖之后,以及清朝,都是督抚制度,并没有藩镇造反。
二、朱允炆不会放弃边镇,有可能会避免明末对后金的尴尬形势。
明成祖朱棣为了答谢蒙古朵颜三卫在靖难中的功绩,主动放弃了大宁卫,交给了兀良哈部,致使辽东与宣府、大同之间互为支援的通路中断。同时,又放弃了东胜卫。到了明宣宗时期,又放弃了开平卫。
这些举措大大削弱了边防的防御纵深,造成了防线南移,让原本处于二线,可以作为支援机动力量的大同、宣化两镇,直接变为了最前线。
如果朱允炆继续主政,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漏洞。建文帝应该会延续太祖朱元璋时期的边镇局势。
三、朱允炆会加强和延续朱元璋定下的边民守边境的措施。
朱元璋时期,只让生活在边境的本地士兵,或者是有罪谪戍的官员,去守边。只有战时,才会调内地或者南方的军队去支援。同时,明太祖实行屯田制,让边军尽量自给自足。这种情况下,非常类似于明末,袁崇焕在辽东实行的“辽人守辽土”策略。
因为土地和财产都是自己的,边兵就会非常尽职尽责。游牧民族想南下,越过长城抢掠,那就必须击败这些边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些边兵,会不拼命么?无形中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四、朱允炆维护了边镇制度,还可以有效避免土地集中。
朱棣因为迁都北京,他为了加强对边境的统治力,开始实行边军轮戍制度。本地士兵不在本地驻防了,屯田的土地就要让出来。这就给了边镇藩王和军官侵占土地的机会。他们会奴役守边的士兵帮他们耕作,导致士兵士气下降,逃跑事件屡有发生。当游牧部落的军队南侵时,这些士兵的作战动力严重不足。
朱允炆在位,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五、朱允炆维护了边镇制度,也会维持盐引制度,保证边粮充足,减少运粮损耗。
原本,朱元璋为了解决北方边镇的粮食问题,还制定了特殊的“盐引”制度。盐商想要买卖食盐,必须有官方的“盐引”,就是许可证。太祖朱元璋规定,只能拿边粮来换盐引。这就让很多商人,招募大量的农民到边疆开荒种田。
这就导致一种情况,军队士兵屯田,粮食不足的部分,则由商人换取盐引时,所缴纳的粮食部分来补足。这套制度运行的也非常完美,边军的粮仓充足,粮饷问题解决了,战斗力自然提升。
到了朱棣时期,破坏了边镇制度,特别是宣德、正统时期,进一步打破了边镇制度。屯田集中到了藩王、军官手中,藩王和军官富裕了,那军队的粮饷呢?只能从内地,甚至是南方调拨。这个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原本边军可以自给自足,或者只需要补充一小部分就足够了,现在可能要调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粮饷。同时,也滋生了军队、官吏之中的腐败。
如果朱允炆继续主政,就不会出现这些弊端。
六、因为京城在南京,游牧民族直接抢掠京津的可能性降低,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
不管是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也先的进攻,还是明末清军皇太极的进攻,都是想给明朝直接来一个休克死亡,这才直击都城北京。如果都城在南京,他们根本就不会这么深入长城内线这么远,也就不会给内地的百姓带来太大的损失。
游牧民族可能会抢掠长城沿线的屯垦村镇,而这又跟边兵的生活息息相关。边兵会奋力抵抗,进行保护。明朝廷只需要适当的给与抚恤支援即可,而不至于要多次打北京保卫战。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双方应该都会比较乐于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就是发展边境贸易。
七、京城在南京,有利于拿南方的经济,支援北方。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明朝的最大隐患。虽然定都北京,整饬了大运河,将南方的粮食大量运往北方,看似繁荣了北方的经济。而实际上,造成了每年数百万石粮食的无端损耗。
如果定都南京,因为蜀中、湖广、江浙、江淮地带,都是产粮区,而且长江等水运更加便利,路途更近,粮食问题容易解决。而北方的粮食,则可以更多留在本地。这种情况下,建文帝减少赋税,并不会对朝廷带来太大的冲击,反而更容易藏富于民。
定都南京,利于南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减轻北方的赋税负担。灾荒之年,北方更容易得到赈济,明朝受到农民起义的冲击也会小点。
八、定都南京,明朝更不容易灭亡。
都城在南京,北方游牧民族要灭亡明朝,就要先拿下北方。但是有以长城为依托的古燕云十六州做屏障,这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明朝只要都城在,朝廷就在,就有依托长江天险,抗衡的资本。也有在北方跟游牧民族持续作战,进行回旋的余地。
不至于像旧有的明末崇祯那样子,腹背受敌,造成南方的领土还在,明朝却亡了的悲剧。
九、这一点是劣势,定都南京,北平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作为战略纵深,也会对北方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
定都南京,那么北平的粮食需求就会急剧减少,也就降低了整饬大运河的需求。这会造成北平经济发展没有定都北平时繁荣。
同时,北方作为都城南京的战略纵深,有可能会被战术性放弃。北方遭遇兵灾的可能性增加,也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破坏。
不过,只要明朝廷比较清明,以南方的经济补北方,还是有解决办法的。而且,南京挨着长江,也许明朝会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对外贸易。这时候,丰富了朝廷的收入,就可以有进一步降低农业赋税的空间。
在交通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定都南京,获得战略的纵深,京城得到安全;同时,与民休养生息,发展起来强大的经济实力;至于军事,督抚制度下的明朝军事不会太弱;能打赢燕王,杀燕王全家的朱允炆也绝非等闲之辈,自然不会对北方游牧民族放任不管。所以,在假设的情况下,明朝可能会发展的更好。
但是,历史上的朱允炆的确过于理想化,过于宽仁,甚至迂腐,所以,他不可能打赢靖难之役。如果让这样的朱允炆执掌大明,后果的确不堪设想。至于都城么,在南京建都,还是要比在北京建都有优势,至少不会休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