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薛仁贵传奇》中,唐初猛将薛仁贵戎马一生,作战勇猛,受到了唐太宗的重用。在数十年间,薛仁贵大败九姓铁勒、征服高句丽、擒拿契丹王、击破突厥,战功赫赫,也受到了无数嘉奖和提拔。尤其是在灭亡高句丽之后,唐太宗还特地给他封了一个“一字并肩王”,就连他的儿子薛丁山也都被封为王爵,并称“两辽王”。
“一字并肩王”顾名思义,便是能和帝王平起平坐的一字王,可见唐太宗对薛仁贵的器重以及对功臣的优待。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一字并肩王”是并不存在的,薛仁贵一生中被封的最高爵位也就仅仅只是个平阳郡公,连一字王都不是。
不管民间传说,还是影视剧或其他文字艺术作品之所以会将薛仁贵称为“一字并肩王”,只是为了渲染情节,烘托薛仁贵的功绩之大,夺人眼球罢了。而薛仁贵有为唐朝开疆拓土之功,却并未真正获得过一字王的封赏,这也并不是唐太宗刻薄寡恩,而是另有玄机。
从古至今,皇帝们给异姓功臣封一字王都相当罕见,这其中的原因还得细究。古代的封爵制度是十分严苛的,爵位从下到上一般依次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和王爵,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十分复杂。
比如在唐朝时期,薛仁贵的郡公只能是中规中矩,其上面还有国公、郡王、嗣王、亲王好几等,也不能世袭,比起所谓的“一字王”差了不少,更不可能和帝王“并肩”,而且“一字王”的地位在历史都是十分敏感的。
一般来说,达到爵位的最高等级“王爵”就已经到头了,但事实上王爵也分地位高低,同样都是王爵,封号不同,也就尊卑有别,最明显的区分方式,就是看其是为一字王还是二字王,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
一字王一般以“秦、楚、齐、晋”等王号最为珍贵,一般只有皇帝的嫡出且能力出众的儿子才有可能得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称帝之前便是秦王,明成祖朱棣在篡位之前被称为燕王;而二字王有长沙王、渤海王、汾阳王等,最为百姓津津乐道的有120多个儿子的西汉宗室刘胜的封号便是“中山王”,刘备也常称自己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到了清朝,王爵的称呼有了些微变化,王爵的封号从国名变成了寓意祥瑞的字或词,一字王也被称为“亲王”,比如一字王怡亲王、睿亲王等,全称前还需加“和硕”二字;而二字王则被称为“郡王”,比如克勤郡王、顺承郡王等,全称前加“多罗”二字。这两者同为王爵,但差别可不是一般大。
也正因为一字王的地位过高,称其与皇帝“并肩”也而不为过,但大家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皇帝贵为天子,又有谁敢与其媲美。一旦所谓的“一字并肩王”诞生,也就意味着君臣之斗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轻则朝廷发生动荡,严重的甚至会改天换日。
比如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就在汉朝建立之后被封为了齐王,后来刘邦想打压韩信,也只能将其平调为楚王。会封异姓为一字王,绝非皇帝的本意,而是出于忌惮,只是韩信不懂。最后,他还是败于这场君臣的纷争。
发生在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中,为首的叛乱者便是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但最后他们都被大将周亚夫击败。与之相反的是,号称“南朝第一帝”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便是先靠军功当上了宋王,最后让东晋末代皇帝无奈禅位。
与刘裕一样“搅局上位”的一字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魏王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他的儿子曹丕成功称帝。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在称帝之前是不仅是北周的丞相,也是随王,王爵之位可要比丞相之职好用得多。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曾在隋朝做过唐王,在篡位建立唐朝之后,他又将自己的儿子们也都封了王,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表彰,也是为了牵制太子。结果秦王李世民不仅将太子给杀了,还把他这个开国皇帝给囚禁了。
唯一没有出现过一字王预谋叛乱的便是清朝,这也和其高度集中的皇权有关。但一字王虽未谋反,倒是平西王吴三桂等三名二字王引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还在1678年临死之前称帝了。
所以,按照历史的事迹情况,被称为“一字王”更像是捧杀,也预兆着叛乱的开始。若真有能与皇帝“并肩”的诸侯王存在,那么皇帝和王爷之间,必定有一个会死。若将“一字并肩王”放到现代社会,大约与所谓的“二把手”相似,但其间微妙的不同之处,还需大家在社会生活中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