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其中庙号就是这个皇帝在太庙的称号,能够在太庙里有一席之地也算是每个皇帝的最后归宿了,如果能在太庙里混上不祧的位置,那更是睡着都能笑醒的。
何为天子宗庙呢?天子宗庙有五庙、七庙、九庙。五庙和九庙都是从七庙里延伸出来的,但并不是历代都能够凑齐五庙、七庙、九庙的。所以,四亲全部立庙是天子之庙最基本的。
何为四亲?就是己身往上数四代,己身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这四代就是四亲。
五世而亲缘尽,就是民间所说的五服,五服以内是亲人,红白之事都要在一起的,五服之外就不是亲属关系,只是另立门户的同姓了。
四亲之外就是始祖,谁是始祖呢?就是始封之君。始祖有时候也是太祖,唐人认为始祖即太祖,宋人认为始祖是始祖,太祖就是太祖,太祖在始祖之下,昭祧第一位。
什么是昭穆呢?昭穆就是宗庙里神主的次序,比如始祖【太祖】居中,后代各自排列两边,左昭右穆,父昭子穆。
二祧,二祧一般就是指第五代第六代先祖。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古人多么重视祭祀,唐代之前,宗庙制度还是比较严格,唐之后庙号泛滥,宗庙制度也变得毫无原则性,都想自己站在不祧之位,想把别人祧了。但是,不论是五庙七庙九庙,位置就那么多,朝代传承越久,宗庙扯皮事越多。
以七庙为例,太祖和二祧是不动的,四亲则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四亲了,只要和新皇帝亲尽,就被祧了,高祖以上亲尽则祧,昭祧的,藏神主位于东夹室,穆祧者藏主位于西夹室。
今天来说说唐中宗李显在太庙迁出来迁进去的故事。
李显在位之时,当时唐朝太庙的格局是这样的,懿祖光帝李天赐在始祖位置,太祖景帝李虎和儿子世祖元帝李在二祧位置,高祖李渊,太宗世民,高宗李治,义宗李弘在四亲位置。
李显死后,睿宗在位,该把哥哥请进太庙了,该祧懿祖了吧?结果有司建议,义宗李弘是追尊之帝,不宜列昭穆。好吧,大哥李弘进夹室了,给弟弟李显腾位置,懿祖偷乐自己又可以在始祖位置上多呆几年了。
后来睿宗李旦死了,这次祧谁呢?该懿祖了吧,结果呢,有司又说,中宗虽然有中兴之功但无后啊,像汉光武就是直接上承元帝,并没有和成帝论昭穆的,所以呢,睿宗可以上继高宗啊。
好嘛,还没在太庙蹲实在的李显就被祧出来了,给弟弟李旦腾位置。【从这件事可以得出那个千古结论,如果你家有皇位继承真的要生能干儿子出来啊,不然请看李显这倒霉催的下场】
李小三这个做法其实很令人非议的,其中河南府人孙平子诣阙上书说中宗迁别庙不合适,李小三只好让礼官和孙平子辩论,结果孙平子引经据典礼官辩不过他,朝廷恼羞成怒就把孙同志贬出去。
虽然孙平子被贬,但也拦不住上下非议,没办法了,次年李小三下制扩九庙,好给伯父中宗皇帝神主正位。
次年【开元十一年】,把七庙扩成九庙,把已经祧出去的老祖宗李熙重拉回太庙,李显同志也重回太庙。
这时候的九庙格局就是始祖位置献祖李熙,二祧位置是懿祖李天赐和太祖李虎,世祖李高祖李渊太宗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在六亲位置。
之后玄宗肃宗父子死,升祔太庙,就把献祖和懿祖父子祧出去,九庙格局是:始祖【太祖】李虎,二祧世祖李和高祖李渊父子,六亲是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
代宗死后,该祧太祖李虎了,有司说太祖是大唐始封,当万世不祧,太祖的儿子世祖李功绩没那么大,该祧他了,好了,李被祧出去了,代宗升祔,九庙格局:太祖李虎,二祧高祖李渊太宗世民,六亲是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
德宗死后,该祧谁呢?有司说太祖受命于天始封元本,德同周之始祖后稷,高祖国朝首祚,德同周之文王,太宗应天靖乱,德同周之武王,这三位都该不迁,所以,这次该高宗李治进夹室了【小九泪目】
马上,顺宗也挂了,这次朝廷又引起争论,因为李显同志,该不该祧他呢?一派说中宗在三昭三穆之外了,亲尽则祧啊,该他进夹室了。
另一派说好歹中宗中兴大唐,该在不迁之列。
什么意思?不迁中宗难道迁睿宗,开玩笑,给中宗一个不迁的位置,大唐后期的皇帝怎么有脸去地下见睿宗啊?
赞成迁中宗一派说,什么中兴之君啊,从他手里丢掉的江山又因为他人之力回到他手里,他是晋惠帝晋安帝好伐,不是从他手里丢掉的江山但在他手里复兴的那才叫中兴之君,比如汉世祖晋中宗,人家才叫中兴之君。李纯大手一挥:中宗皇帝进夹室!【李显哭,这会子连伦家的中兴之君头衔都要扒掉了,你们比李小三还黑心呐!】
这次李显同志是真的要去夹室喂老鼠咯,还好没多久他亲亲小弟亲亲三侄子也要进夹室了,谁也没混上不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