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淹没了山陵庄稼,毁坏了无数房屋良田,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尧决心治理水患,正在寻找人才之际,鲧偷走了藏在皇宫里的息壤,自己跑去治水。
鲧采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并逐年加高加厚的办法,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说,达三仞的高度,而不疏导河道,水无归宿。所以鲧虽经九年的努力,也使用了息壤,但终因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治水失败,被接替尧位置的舜殛之于羽山。
鲧被诛杀之后,舜又命鲧的儿子禹戴罪立功,主持治水的工作,同时派遣伯益和后稷协助禹共同完成治水的任务。
禹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那时候的禹刚刚结婚,他的妻子涂山氏也深明大义,支持丈夫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于是禹和妻子挥泪作别。
禹带着伯益和后稷,领着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餐风露宿,走遍了中原的山山水水。用规矩和准绳测量河流的宽度和弯度等数据。
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大禹发现,单纯用加固堤坝的方法并不能根除水患,甚至河流冲破了堤坝会造成更大的祸患。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除了疏导,大禹治水还采取了“高高下下”和“钟水丰物”两种办法。所谓“高高下下”指的是疏通河道所挖出来的淤泥,用来堆积在河岸,使其成为人们的屏障;所谓“钟水丰物”指的是有些小水很难汇入大河,就让它聚集成为湖泊、池塘或沼泽,人们可以在里面养鱼虾或养鸡鸭。此外,大禹还帮助人们选取不受水害、适宜居住的地方安家,并且在神州大地上修了一些道路,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方便人们耕作。
接着,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再治理山脉,然后是河流。
《史记》中所载,大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大禹十三载治水,不仅彻底平了水患,也在深入基层的工作中,让各地的百姓见识到了大禹的才能和德行。于是舜顺应民意将大禹立为继承人。
又过了十七年,帝舜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史记·五帝本纪》)。三年治丧完毕,大禹像之前舜让尧的儿子一样推让帝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前往阳城(今运城)居住。但是商均的才能和德行都不能令人信服,诸侯和大臣们都跑到阳城去朝见大禹。于是大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夏后氏。”,同时将虞城(今商丘虞城县)封给舜的儿子商均。
大禹建立夏之后,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在大会上大禹向众人说:“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听闻此言,诸侯们都对大禹更加敬重佩服,彻底承认了大禹的统治地位。
涂山大会之后,诸侯们经常上贡有青铜,随着青铜日益增多,大禹想到昔日黄帝轩辕曾经功成铸鼎,于是,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大禹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青铜,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