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帝位之争,层出不穷,自春秋战国,到元明清,没有一个可以免俗。而建文帝朱允炆,就是在与燕王朱棣的帝位之争失败后,下落不明。
明朝建立时,帝位传承似乎根本就不是问题。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建立的洪武元年(1368年),就册立了皇长子朱标为太子,并指派名儒为太子师,培养朱标。同时,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还定下了藩王守边的策略,大封二十五藩王,驻守各地。这些藩王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少者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北方边境的九位边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更是手握重兵,其中的宁王就有“代甲八万,革车六千”。
如果皇太子朱标顺利继位,鉴于朱标长期的地位和威望,藩王们应该会比较安定。朱标即使要削藩收兵权,也可以从容不迫,特别是朱标相对仁慈,不会产生大的冲突。可是,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突然去世,帝位继承人就成了问题。朱元璋在廷议后,最终决定立朱标在世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按照通常的“嫡长”继承原则,朱标去世后,应该立嫡子中最年长者,如果没有嫡子,就立最年长的皇子为继承人。如果朱元璋坚持这一原则,大不了再多立两位太子,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㭎先后被立为太子,然后皆在洪武年间去世,最后立四子朱棣为太子,皇位顺利交接。估计是因为朱樉能力稍逊,过失较多,而朱㭎虽多智,却残暴,朱元璋认为皇位不能交给他们,就跨代选了朱允炆。
朱允炆比较年轻,自己不会打仗,理政经验也不足,朝中也没有十分得力的大臣可以制约藩王。因此,他登基之后,开始急于削藩。朱允炆先废了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朱橚,又将齐王、湘王、代王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自焚身亡,齐王和代王分别被软禁。之后,又削岷王爵位。一连五位藩王,四位被废,一位自杀,迅速激化了藩王与明朝廷的矛盾。
燕王朱棣在被剥夺兵权之后,为了自保,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造反,号称“靖难”,即“平定国难”之意。经过了近三年的征战,朱棣大军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包围了都城金陵。根据《明史》记载,朱棣的小舅子徐达之子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而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反叛投降朱棣,“纳燕兵,都城陷”。随之,“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建文帝失踪。朱棣为了安抚人心,“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朱棣所找到的朱允炆的遗体是不是真的,连朱棣自己都不敢相信。按照《明史》的记载,当时就有流言,“云帝由地道出亡”,朱允炆通过地道逃出了皇宫。根据《明末纪事本末》的记载,朱允炆准备了“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逃出宫城后,出家为僧,避居山林。在《明史·姚广孝传》中也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的记录,而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应该就是帮朱允炆逃走的知情人。因此,朱棣囚禁了溥洽十余年,还是姚广孝死前请求,朱棣才放了溥洽。
另外还有一个建文帝的去向传闻,《明史》载“传言建文帝蹈海去”,通过海路,建文帝逃到了国外。
总之,当时所有的传言都倾向于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死,这就成了朱棣的一大心病,时刻都在担心朱允炆随时出现,起兵讨伐他。因此,朱棣派郑和出使暹罗国、日本,并七次下西洋,通过水路,到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派胡濙通过陆路,在全国范围寻找。
郑和并未能带回建文帝的消息,但是胡濙终于有了收获。胡濙第一次寻找建文帝,自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一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才被召回,期间母亲去世,都未能守丧。三年后,即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再次奉命出行,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带回了好消息。
当时,朱棣正在御驾亲征鞑靼首领阿鲁台。其时,胡濙“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朱棣原本已经就寝了,听说胡濙回来了,立刻起身召见,可见朱棣对于建文帝消息的迫切。“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胡濙和朱棣一直谈到了四更天,就是后半夜1点到3点之间。可见,两人聊了很多事情,而成祖则是“至是疑始释”,应该是得到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
可是,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史书中却没有记载,成了千古谜团。建文帝只要逃出了皇宫,去向无非三种:
一、朱允炆已经去世了。胡濙找到了尸骨,确定了朱允炆已死。
二、胡濙找到并杀死了朱允炆。
三、朱允炆没有死,胡濙见到了朱允炆,两人深入交谈过。朱允炆已经完全放弃了帝位,承诺不会再复出骚扰。根据多种史料的记载,很可能就是出家为僧了,也有说是做了道士的。
因为朱棣和胡濙详谈了数小时,因此,主流观点认为朱允炆未死,而是隐居起来了。并且,朱允炆应该明确告知朱棣,他再也无意皇位,让朱棣放心。朱棣因为要询问胡濙怎么确认是朱允炆的,以及朱允炆这些年都在做什么,所以,两人才聊了很久。
只是,这也还是推测。也有可能朱允炆已经死了,或者被胡濙杀死了,只是朱棣不放心,就详细的将胡濙寻找的整个过程,已经证明朱允炆身份的相关证据反复确认。这时候,聊几个小时,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有一种更为大胆的推测,说建文帝其实早就被朱棣杀了。朱棣为了掩盖谋反,以及杀死前任皇帝的罪名,才大费周折,说建文帝自己逃走了,让自己继位比较明正言顺。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可信度较低。如果真是这样,就没必要浪费那么多钱财了,甚至还让郑和七次下西洋。
总之,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应该是寻访到了。但是,他不愿意在史书中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永久的谜团。经过近现代很多专家的考证,也还是各执一词,并没有十分有力的考古证据,可以证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而朱棣,也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年,驾崩于北伐回师的途中,明成祖倒是去得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