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锦衣卫,小伙伴们是不是脑海里就浮现出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的形象。太祖皇帝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检查百官,一般仅针对朝廷官员,民间普通的刑事案件则交由相应的司法机构管理,最后比如六扇门,刑部,大理寺等。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锦衣卫
除了检查百官,锦衣卫还负责收集朝野内外的各种情报,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其成员星罗棋布,散布在民间各处,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四处收集各种情报,供朝廷决策。锦衣卫从不属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说白了,锦衣卫就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那么,必然也是皇帝最信任之人,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权力极大,只忠于皇帝。
锦衣卫的等级森严
锦衣卫的最高首领被称为"锦衣卫指挥使",只受命于皇帝一人。电视剧《锦衣之下》中男主角陆绎的父亲陆廷便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绎本人则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官至正四品。具体官职等级如下: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锦衣卫内部有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军队,对上级的命令,不问原因,只能无条件执行,这就跟在军队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道理是差不多。
锦衣卫的弊端和益处
锦衣卫设立的初衷本是维护朝堂政权稳定,但是不受受控制的权力,往往或造成腐化,道理是一样的。锦衣卫利用职权滥杀无辜。同时由于掌管刑狱,善用刑法,手段也颇为狠毒,许多人进了锦衣卫的昭狱,活着出来的极少。更有甚者,为了博得荣誉,谋求上位,将与案件毫不相关的人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屈打成招,造成许多冤案。让朝野内外,民间街巷,提起锦衣卫无不胆战心惊。
另一方面,锦衣卫确实也起到了很多作用。迫于锦衣卫的威望,许多贪官污吏不敢私下贪赃枉法,起到威慑百官的作用。在搜集情报方面锦衣卫也是立下不少功劳,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等。电视剧《锦衣之下》不就有陆绎协助戚继光将军平叛倭患的情节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分出个好与坏。锦衣卫中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坏人代表:明成祖时期的纪纲,将大学士解缙残忍冻死在雪地里,后来又支持汉王朱高煦谋反,甚至想要夺取皇位,被明太祖下令处死。明武宗时期的锦衣卫指挥史江彬也是恶贯满盈,终被处死。好人代表:成化、弘治两朝的锦衣卫朱骥和牟斌都是忠诚厚道的锦衣卫,能够做到秉公执法,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朱希忠还因为忠厚老实被封为成国公。还有电视剧《锦衣之下》中陆廷的原型陆炳。虽然早年陷害过首辅夏然,但后来一直安守本分,还为扳倒祸国的严嵩出力不少。
明末的锦衣卫最后的去处
崇祯年间,官场贪污腐败之风已经越演越烈,锦衣卫在这种大环境下,也腐化堕落,本来被崇祯任命去查抄贪腐,结果却变成监守自盗。作为皇帝耳目的爪牙的锦衣卫,对崇祯也没那么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了。这不得不说是崇祯的悲哀。国家大厦将倾,任他如果勤政,终归是挽救不了祖宗基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彰义门攻入北京城,城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那时陪在崇祯身边的只有一个太监,锦衣卫哪去了?当时,锦衣卫大概分三种去处:
以身殉国型:有些锦衣卫以身殉国,比如,指挥同知李若琏,他为人刚正不阿,坚守崇文门,但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兵败。眼看着京城失守,铁骨铮铮的李若琏最终选择了自杀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追随旧主型:还有一些锦衣卫趁机逃跑,跟随南明的一些朱姓皇帝身边继续当锦衣卫,结局也不免一死。如,广东都指挥使马吉翔,崇祯自缢后,他誓死保卫南明小朝廷,先后拥立隆武帝、永历帝,并晋升为新一代锦衣卫指挥使。投降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先是投降李自成,后来还上缴了三万两银子。再后来,吴三桂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山海关降清,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进入北京城,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骆养性又投降了清朝。大多数锦衣卫都见风使舵,跟随锦衣卫首领骆养性也投降了清朝,做了清朝的官。
多尔衮主政后封骆养性为天津总督,但不久后就找了个借口撤去了他的职务,只是对他增加了很多封赏,顺治六年,朝廷给骆养性封了一个浙江印都司的虚衔,始终未曾让他进入过权力中心,不久以后,骆养性就去世了。
锦衣卫在清朝大概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骆养性死后,清廷把锦衣卫改成了銮仪卫,主要负责皇帝的仪仗工作和保卫工作,锦衣卫也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因为锦衣卫的投降,使得后世一提到骆养性,就是一幅三姓家奴的嘴脸。但其实历史人物也不是简单地非黑即白。
根据《檐曝杂记·卷六》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骆养性任天津总督时奏请免除明代三饷,分别为:辽饷五百万、新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万,共计二千多万,一概免除,得旨允许。此举减轻了老百姓的一项沉重负担,为天下百姓免去两千多万两银子重税,使天下受福。明末这三饷曾经逼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从这个角度来看,骆养性对百姓还是有贡献的。只是知道的人少,而他给后世的第一印象就是没骨气的投降。
参考资料:《明史》《檐曝杂记》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欢迎关注@历史沧澜,也欢迎大家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