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部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一个穿越数千年的主线。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都能占据上风,以天朝上邦的姿态,高高在上,接受边疆小国的朝拜。然而也有例外情况。一旦中原王室衰微,乾纲不振,剧情就会反转,游牧部族也会来一个以小打大,把中原皇帝踩在脚下。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这样的悲剧。
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镐京掳走周幽王。西晋末年,匈奴人建立的汉赵南下攻破洛阳,掳走晋怀帝、晋愍帝,史称“永嘉之乱”。北宋末年,金国南下攻破汴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即“靖康之变”。三次变乱之中,又以“靖康之变”最为惨痛。不仅二帝被掳,北宋的几乎所有后宫妃嫔、皇族成员、文武大臣,乃至整个北宋国家府库的金银财货,都沦为金国人的战利品,使得宋朝江山残破,满目疮痍,北宋至此终结。
然而,靖康之变发生时,北宋的国防实力并不弱,由于北宋外患严重,常年保持着庞大的边防武备,雄兵数十万,名将如云,他们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为何就不能抵挡住金兵的攻击?金兵长驱直入攻入中原,他们都在哪里?原来,他们也曾出现在抗击金兵的战场上,只不过表现非常令人失望。
当时北宋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当属长年对西夏作战的“西军”,“西军”几乎成为名将大本营。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种师道、种师中、折可存、折可求、姚古、姚平仲六人。他们分别是北宋三大将门种家、折家、姚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北宋最为出色的六大名将。让人意外的是,六大名将在抗金战场上集体哑火了。
在靖康之变中的太原保卫战中,四个名将全部失手战败。折可求被金兵活捉,后来变节投敌。折可存也被俘虏,后来侥幸逃脱,但不久即因伤重去世。姚古先是畏敌怯战,后来遭金兵猛攻,大败而逃,回来后被撤职查办,发配岭南。还属种师中表现英勇,在榆次之战中与金兵大战一场,最后战败被杀。
在汴梁保卫战中,大将姚平仲先是轻敌,误判形势,夜袭金营,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姚平仲怕受责罚,连夜出逃,不知所终。老将种师道当时已经76岁,无法领兵作战,只能在后方参与机枢,也未能发挥多大作用。这6人是当时宋军武将的代表人物,他们折戟沉沙,集体哑火,宋朝遭遇靖康之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六大名将虽然表现不佳,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宋朝武将,却用大刀保住了宋朝的尊严,成为靖康之变过程中仅有的一抹亮色。王禀,在宋朝武将序列中,一直是一个不为人关注的小角色。靖康之变前,世人几乎很少听说过他的名字,史料中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没有记载,至今无法得知他去世时的准确年龄。
靖康之变中,王禀担任太原守将,独自迎战金国两路大军之中的西线军。王禀手中仅有三千余兵力,在内外隔绝、粮尽援绝的绝境中,以铁一般的意志和以死报国的决心,带领太原军民死守孤城,坚守太原九个月之久,牵制了金国西线部队六万多人,粉碎了金军两路出击的钳形攻势,为宋朝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大大缓解了汴梁城所受军事压力。只是由于徽钦二帝的战略决策水平实在烂到家,没有抓住时机,不然王禀的太原保卫战,很可能成为宋朝扭转战局的关键,宋朝有很大可能免于亡国之祸。
王禀不仅忠心耿耿,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面对金兵围困进攻,他深谙“主动防御”的战术精髓,没有一味死守,而是经常主动出城进攻金兵。王禀善用大刀,“每一两日辄引轻骑出城,马上运大刀轮转如飞,径造敌营中左右,转战得敌首级百十,方徐引归,率以为常”。他经常带兵冲入敌营,挥舞大刀大杀一阵,再徐徐撤回,其胆略之大,武艺之高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为宋朝保住了尊严,不至于被人耻笑宋朝无人。可惜的是,宋朝当时整体军事人才严重匮乏,徽钦二帝又连出昏招,王禀孤立无援,最终太原失守,壮烈殉国。
参考史料:《宋史》《挥尘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