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立嫡立长乃是皇室选拔继承人不变的基础条件。但凡事总有例外,若是嫡长子夭折的情况下,皇帝也可以从孙子辈中挑选继承人。明朝统治者就很喜欢这么干,比如说朱元璋与儿子朱棣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作为继承人。
然而虽然都是被喜爱的孙子,朱允炆与朱瞻基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朱瞻基是太子的嫡长子,自然获得继承权是名正言顺的,为何朱允炆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孙会被朱元璋跳过儿子们直接选择呢?
朱标之死
汉人王朝对立嫡立长一事格外推崇,即使有的时候嫡长子并不被皇上所喜,也很难改变结果,比如说刘邦不喜自己的太子想要废立,却遭到了百官的极力劝阻,只能不了了之。当然嫡长子若是能力极差,又做了许多坏事引起了全民的公愤,这倒是不可能被容忍,废立也是名正言顺的。不过大部分的皇上还是喜欢自己的嫡长子的,比如说朱元璋就非常偏爱大儿子朱标。
朱标乃是马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朱元璋上任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将他立为了太子。他对这个嫡子十分看重,不仅很快就给予了他监国之权,更是为他在朝中建立威望操碎了心。当时其余的几个儿子因为多年跟他在战场拼杀,都获得了自己的封地与军队。朱元璋担心他们在自己死后造反,就不断的故意找茬,给太子制造求情的机会,让藩王兄弟几人对大哥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在朝堂开启了一顿大清洗,将那些反对朱标,而且野心勃勃之辈找借口除掉,只留下那些依附太子,谨小慎微的肱股之臣,为太子将来掌权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但朱元璋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儿子朱标竟然从陕西视察回来的途中,感染了风寒,直接病逝了。长子的死让朱元璋大受打击,伤心了许久。但不管心中如何不愿面对,他作为皇帝,仍然需要考虑大明江山的未来,所以另选继承人的事情很快被再次提上了日程。
复杂考量
没有了嫡长子,继承人就只能从剩下的三个儿子中选择,分别是二子朱樉、三子朱棵、四子朱棣。这几个儿子早在册封太子之前就被立为了藩王,如今正在各自的封地,若是想要在这些儿子中选择新继承人,朱元璋就要直面最严肃的问题,封地后续的管理。
这些藩王在封地经营多年,不仅掌管着一方的财富,更是维护着一方的治安,朱元璋当时之所以让他们分散一些,就是为了镇压地方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但如果贸然召回一个皇子继位,那么他所属的封地就会出现空缺,很可能会造成封地的动乱。
而且最关键的是,朱元璋的这几个儿子并不是那么争气。朱标文成武德,又良善仁厚,一直是众兄弟的表率,可能是有这么厉害的大哥的缘故,剩下的几个兄弟就开始“摆烂”了。二皇子朱樉应该是兄弟里面的惹事最多的了,三天两头就会遭到朱元璋的训斥。后来他得了封地,离开京城仍然是大错小错不断,若是被朱元璋听到了,就会召他专门会京城痛骂一顿,可见这个儿子的天资和心性着实不咋地。
至于三皇子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二皇子撑死就是不求上进,他却是“上进”的有些过头了,直接打起了老父亲龙位的注意。不知道他是得罪了什么人,还是要造反的消息走漏了风声,这个消息竟然直接传到了朱元璋这里。朱元璋怒不可遏,差点就要杀了三个儿子,还是太子朱标求情才选择从轻处罚。
至于四子朱棣倒是没什么毛病,而且能征善战,北伐时期战功赫赫,有他在北边压阵,边境各游牧民族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此看来,朱棣确实是继位的最佳人选,但朱元璋还是没有选择他。因为朱棣排行老四,虽能力还小,但到底是最小的,朱元璋又怎么可能越过前面两个大的,直接去立小的呢?更何况,朱棣在北方可以震慑蛮族,远比他进入京城称帝有用的多。
选择皇孙
既然儿子们都选择不了,朱元璋又把目标放在了孙子辈。朱标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炆以及朱允熥,其中老大老三是嫡妻所生,朱允炆则是由妾室所生。按理说,这里只有朱允炆最没有继位的可能性,即使嫡长孙朱雄英在八岁那年夭折,也还有嫡次孙,也就是老三朱允熥可以选择。但让人惊讶的是,朱元璋却放弃了嫡孙,直接选择朱允炆作为新的继承人,这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世人都说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因为爱屋及乌,因为朱允炆是朱标儿子里面最像其父,而且能力最强的一个。确实,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孙子,朱标在世的时候也经常表达对朱允炆的喜爱,但这个原因并不能完全成为他立嗣朱允炆的理由。其实大家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朱元璋执意选择朱允炆,主要还是出于对政治的考量。前面曾提到,朱元璋为了让朱标继位更加顺利,清洗了朝堂,还为他留了属于自己的党派与官员。
但随着朱标的死亡,朱元璋不得不开始重新布局,才能让朝廷势力重新回归平衡,而这立嗣就是最关键的一环。朱允熥是嫡孙,比朱允炆更加名正言顺,但也正是他的出身,让朱元璋直接放弃了他。朱允熥的母亲是太子妃常氏,常氏家族在朝中势力极强,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朱元璋最开始想的是,常氏家族可以协助朱标统治江山,所以在背后推波助澜,斩除了大半他们的竞争对手。
但随着朱标的死亡,这些人已经不再是助力,而是变成了祸害,若是此时还扶持拥有常氏血脉的朱允熥上位,那么将来很可能演变成外戚专权,到时大明江山可能面临危机。在综合考量下,朱元璋只能选择母族势力不强的朱允炆,起码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然而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朱允炆的结局比他爹朱标还要惨。
结语:
在继承人的选拔上,朱元璋实在思虑太多,顾虑也太多,虽然清洗朝臣的时候心狠手辣,没有一丝犹豫,但也造成了朝廷无老臣撑场面的情况,最终致使朱允炆轻而易举地就被叔叔朱棣推翻了。若是他当初直接从皇子中选择继承人,即使不是朱棣,大明也不会经历后来的内部混战,朱允炆也不会死于非命,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