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是康熙王朝里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物,与李光地并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两大谋臣。姚启圣学问渊博,见识远略,而又性格孤傲,令康熙帝既爱又恨。都知道施琅收复台湾,然而背后谋划,运筹帷幄的却是姚启圣。施琅是将才,姚启圣是帅才。
浙江绍兴人杰地灵盛产名人,姚启圣就出生于此。康熙二年,姚启圣参加乡试,以第一名中举,被分配到广东香山做了一名七品县令。因前任县令大肆搜刮民财,致使当地民生疾苦。眼界开阔胆识过人的姚启圣,不顾清朝的禁海封关政策,大搞海外贸易,迅速改善当地经济。然而好景不长,姚启圣因私开海禁遭弹劾,又被革职为庶民。
无官一身轻的姚启圣,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利用当县令时结交的商界人脉,独自做起了生意,因经营有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下数十万两银子,富甲一方。时逢三藩作乱,耿精忠起兵造反,不久叛军打到了浙江姚启圣的老家。
康熙帝指派康亲王统兵前往闽浙平叛。见家乡有难,姚启圣毅然放弃土豪的日子,和儿子一起自费募集了数百乡勇,投靠康亲王,加入平叛大军。姚启圣颇具军事才能,平叛过程中屡立战功,收复浙江沦陷之地后,又随康亲王进兵福建耿精忠老巢。姚启圣只身前往劝降耿精忠,走投无路的耿精忠被说服,复又降清。
三藩平息后,康亲王于康熙帝面前为姚启圣请功,康熙帝晋封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台湾郑成功之子郑经,趁清朝三藩内乱之际,派出水师袭扰福建沿海,攻占了漳州等地。收拾完了三藩,康熙帝打算接着收拾台湾郑氏,收复台湾逐渐纳入康熙帝议程。
收复台湾责任重大,而朝臣多老于世故,已不堪用,康熙对这个不按章法出牌,深谙谋略的姚启圣很感兴趣,康熙最终决定让姚启圣负责统筹收台事务。姚启圣领旨后,即回福建部署攻台准备工作。
姚启圣遣兵夺回被郑经占领的漳州、金门、厦门等地,为下一步攻台扫清了障碍。然后面临的是选将,攻台主要是海战,需精通海战的将领。此时李光地举荐了施琅,施琅曾是姚启圣的学生,后因性格不和离开,成为一代水师名将。起初投靠在台湾郑氏军中,因与郑成功产生矛盾,家人被郑成功所杀,施琅遂脱离台湾,归降清朝。
施琅的回归既壮大了清朝水师实力,又削弱了台湾水师力量,此消彼长,堪称一举两得。况且施琅对台湾水军情况了如指掌,成为攻台主将的不二之选。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而姚启圣与施琅尽释前嫌,开始通力合作,选将问题完美解决。
接下来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攻台水师,水师一要善水战之兵勇,二要大量渡海战船。八旗兵丁虽善骑射,但不习水战,姚启圣坚决弃用八旗兵,另行募集通水性者,令施琅日夜操练。并尽散家财,筹措资金,大力修建战船。同时实行海禁,沿海居民内迁,以此断绝台湾物资补给线。
此时郑经已去世,其子郑克塽继承其位。姚启圣剿抚并用,先后有多名台湾水师将领前来归顺。等季风一到,施琅即刻率领福建水师出海,与台湾水师先后激战于澎湖和台湾本岛,最终攻克台湾,立下旷世奇功。
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而对于姚启圣的精心布置,运筹帷幄之功,康熙则问他想要什么赏赐,姚启圣不要钱也不要官,只要借康熙的藏书一看,康熙说道:藏书和后宫嫔妃,朕从来都不曾赐人,今天就破例一回。姚启圣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