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瑰丽传奇的朝代,是所有历史迷绕不开的话题。当我们深入探索隋唐时期的社会现实与阶级现状,就会发现当时的士族门阀是多么的“豪横”。
他们作为掌握了社会大部分资源的顶层豪门,站在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他们不仅仅对寒门抱有鄙夷的态度,要分席而坐,还对皇室也以轻视的姿态处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高傲呢?
这些盘根错节、绵延百年的世家大族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是否能给现代人以及现代家庭带来一些启示呢?
士族是指那些家中族人世代都能入朝为官,甚至出将入相的大家族,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实力与较好的名声。士族能在两汉到隋唐之间如此兴盛,其实有多方位的因素。
其一,两晋时期的官方推行的占田令给士族提供了经济基础。这道令使得在朝的官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品级来荫庇亲戚、佃客等。
这个制度使得官员以及他所荫之人的田地可以免除赋税,许多本身就吃不饱的农民纷纷投靠那些士族。
士族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劳动产出及相关的好处。久而久之,士族所能获取的利益就日渐积累,愈发“有钱”。
其二,魏晋时代的社会选拔官员是采取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个制度需要人选要符合家世、道德、才能三个标准,一开始就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了。
而朝堂上能当“评判官”的人基本都是世家子弟,他们当然会让自己人当选。所以长此以往便会使得人选被世家牢牢掌控,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
这个制度直到隋朝才被废除,而这中间的年月,足够让这些世家大族积攒雄厚的资本和普通人无法触及的资源。
唐朝著名的五姓七望也是得益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条件,成为了闻名天下的世家大族。甚至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曾声称自己是陇西李氏的后代,来以此为自己的登基加码。
这其实就说明,士族在唐朝初期仍然是处于一个很高的地位。要不然皇帝为何要士族“攀亲戚”呢。
唐朝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大家族非常显赫,是士族中的佼佼者,五个姓氏、七个地区,故被统称为五姓七望。
陇西李氏世代为官,其家族人才辈出,相传老子乃是他家中人。之后也是星光熠熠,陇西侯李信、西凉王李暠。各个都是有名的人物,雄霸一方,威震四海。
李渊也是借这个家族来为自己的登基扯了一面大旗。但是他的身份仍然被人诟病,因为李氏认为他是旁支,且他身上流淌着母亲的鲜卑血脉,所以他被认为是血统不纯。
虽然他是旁支,不过他也确实是李氏后人,将祖辈的功绩拿出来助力自己上位并非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即使是现代求人办事恐怕也会看看自己的家族有没有什么沾亲带故的缘分,以此来拉近关系。
赵郡李氏,上下两个李氏本就是一家。李昙在赵国封侯,其子中的李崇是陇西李氏的先祖,李玑是赵郡李氏的先祖。可见李氏果真是人才济济,即使分居两地,无论在哪里都能闯出一番家业。
崔氏与李氏情况相似,都是两兄弟分别开创了两个繁盛的家族。秦朝崔意如封侯,他的儿子中,一个承袭了这一位置,在河清定居,另一个到博陵发展。
两支都发展得非常好,并且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的崔家子弟竟然多达二十九位,可见家族实力之强大。
卢氏、郑氏、王氏当时北方著名的世家大族,这几个家族都曾经历变迁,但因为家族的底蕴与实力并未伤及筋骨,所以在入唐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盛名。
王氏则更是不容小觑,其繁华长达二百年,恐怕都超过了许多短命的王朝了。到了唐代,更是厚积薄发,诞生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如王维、王勃、王昌龄等。
这几大家族势力积累深厚,无一不是在各自的郡望盘亘了百年之久,更是在普通民众心里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与利益的一致性,所以士族之间通婚非常频繁。同样的,通婚也使得他们之间的利益更加紧密,长此以往,几大家族都抱成一团,给皇帝造成了压力。
也正是因为他们实力的雄厚程度,以及对权势的把控程度已经达到了危及皇位的程度,所以历任皇帝无一不想将他们的实力削弱。
而且,他们还认为皇室是并非良配,不屑与除士族之外的家族结秦晋之好,要保证血统的纯洁,这样的傲慢是难以想象的。
李渊对他们的通婚是极力反对的,他曾颁布法令,禁止他们内部之间相互通婚。但是,这些家族并没有因此停止,仍然相互抱团。
李世民就对这些家族这样的做法非常不满,曾斥责他们并提出质问,认为这些世家大族将女儿嫁到别家,索取大量聘礼的行为很伤风败俗,有违礼制。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昂为太子求娶郑家的女孩为太子妃,郑家非但不让,还宁可将女儿嫁给崔家的芝麻官也不愿意加入皇家。士族之间通婚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到一种无药可救的地步了。
这些世家大族的兴起,往往都是顺应的时代的发展,他们抓住机会、不断地扩张自己,同族之间相互帮助,让家族更为繁荣昌盛。
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实力,家族中非常懂得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孩子、重视教育,即使中正制废除后,仍然能培养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固步自封。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士族出名的人才若不是出生在这个家族中,恐怕也难以达到这个成就。所以,当我们要努力提升自我,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那个能荫庇后代的“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