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石》:“我有水竹庄,甚近嵩之巅。是君归休处,可以终天年。虽有提携劳,不忧粮食钱。”
中国古代社会中,每每提及繁荣昌盛者,必有唐朝。大唐盛世的余辉,闪耀在漫漫历史洪流之间,不曾黯然。唐朝之盛,在于辽阔的疆域,或是鼎盛的诗歌文学,或是精彩纷繁的物质文化,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整个唐朝稳定坚实的物质生产生活基础之上。也可以说,唐代的盛世繁荣的根源就在于相当高的社会生产力,亦即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情况是古代王朝延续与兴替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决定百姓的生活,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古代农业生产逃脱不开自然气候的束缚,因此即使在强盛的大唐,面对频繁的水旱等自然气候灾害,亦会出现农业受损,米粮之价暴涨,"斗米千钱",百姓饥寒的窘迫之境。
初唐盛世,年谷丰收,谷价偏低
唐朝建立之初,整个社会刚刚从战乱之中解脱出来,百废渐兴,农业生产也逐渐步入正轨。特别是在贞观期间,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并且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便是粮食的丰产,粮食价格也不是很高,人们的生活亦不再是流离失所,饥寒苦楚。即使在贞观期间,关中的河南等地区发生过几次水灾和旱灾,也导致粮价上涨。不过相对而言,初唐这一期间的粮价上涨是轻微且短促的,并未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从自然气候的变迁角度来看,初唐时期,虽然有过几次气候突然转寒,却较为短暂,且之后逐渐变得温暖。整体而言,初唐时期的气候环境比较温暖,亦十分适合农业生产,这也是初唐粮价总体偏低以及盛世初现的原因。根据《贞观政要》中的描述:"贞观之初,频年霜旱",而得益于大唐皇帝的治理,使得"威加四海,年谷丰稔",有强盛繁荣之象。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耕种发展,米粮之价稳定,基本维持在一石米粮价格为30至200文的范围之内,并无太大波动。而盛唐之后,唐朝的后期却无此平和之景。
气候异常,频年水旱,颗粒难收
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发展形式,而在耕种技术水平有限的古代,农业生产绝大部分都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条件与气候变化。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之下,农业便可以顺应自然环境,蓬勃发展;如若遇到自然气候变迁而导致水灾旱灾,只能束手旁观,无能为力。依据史料《新唐书》的记载,唐朝统共发生过大约七十九次旱灾,初期与中晚期皆有。不同的是,初期社会发展良好,适应与消化旱灾的能力比中后期强得多,且初期灾情处理较为迅速。而每每发生旱灾,尤其是关中地区的河南、陇地一带,若遇旱灾,颗粒难收,甚至时常出现饥荒。
水灾亦是唐朝高发的自然灾害之一,甚至比旱灾的发生次数更多,尤其是唐朝中后期气候变得寒冷,旱灾的发生频次有所减少,而水灾的频次却不曾减少。《新唐书》曾记述唐朝共发生过一百八十四水灾,多是因为长时间的降雨而导致的。水灾的波及范围甚广,且受损的农业生产区域极其难以快速恢复,甚至接连多年的农业生产都难以复苏,这对唐朝的年度粮食收成有很大冲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伴随频发的水旱之灾而来的是饥寒,以及米粮价格的暴涨。
米价暴涨,谷贵饥寒,时局动荡
自然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冲击避无可避,初唐盛世之时,在政府的大力救助与整治之下,水旱之灾中的米粮之价并未出现惊人的暴涨。与之相比,唐朝中后期的水旱之灾,可谓是影响巨大,甚至波及时局发展。从天宝年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曾经发生过连续八年的连年暴雨,农业生产一度陷入困境,给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民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更加令人无奈的是,此时唐朝政权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整个朝堂内部混乱不堪,更加不能有效治理水旱之灾。最终,只能默默面对粮价暴涨的残酷现实。
唐代后期,尤其是唐肃宗到唐德宗期间,受水旱之灾的影响,粮产受损。米粮之价飞涨,一石之粮,可以价值八百到一千五百钱之多。历史文献中"京师旱,斗米值数千,死者甚众""米斛至万钱""河北旱,斗米千钱"等寥寥几语,写的确是无数生命的无助与悲惨。唐中后期,粮价暴涨似乎已成常态化,百姓饥寒交迫,社会频繁动荡,似乎透过飞涨的米粮之价,看到的是一个王朝走向衰落的必然。
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很难预防和救助水旱等自然灾害,且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更加严重,受牵连者甚重。而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古代封建王朝,若是在发生自然灾害之时,无力救助并解决粮食的问题,便只能面对粮价暴涨,饥者无数的悲惨。就连曾经辉煌的大唐盛世亦无法避免,中后期频发的水旱之灾,农业生产受损,粮价暴涨,无米粮为食之人不计其数。
参考资料:
《旧唐书》
《贞观政要》
《新唐书》
《中国救荒史》
《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