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得不提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众人眼中,他是“以史为镜”的明君,也是能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爱民皇帝。
诚然,我们并不能抹杀李世民为唐朝盛世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承认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令大唐欣欣向荣,但谈起唐太宗的亲情,一面感叹此人杀伐决断,一面只能扼腕叹息。
说起这位君主的家长里短,为人们熟知的便是和武则天之间的情情爱爱,甚至这段关系中还掺杂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妥妥的大三角。
直至今日,这段朝堂背后关于感情的腥风血雨还在电视机中被多次创作。
皇帝的感情生活如何跌宕起伏今天暂且搁下不谈,单是他与家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就足以惊掉人的下巴。
想当初,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斩草除根,连杀了李渊10个孙子,李渊退位前愤怒留下14字诅咒,谁能想到16年后预言成真了。
开国往事
隋朝末年乱世起,隋朝的末代皇帝隋炀帝甚至被部下砍了头,一时间天下混乱不堪,涌现了大批拥兵自重的英雄人物。
太原这个地方也同样崛起了一位枭雄,试图一统江山,终结乱世,此人不是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
说起李渊的出身,乃是世袭的唐国公,母亲也是皇后的姐姐,相当于李渊要称隋炀帝为表弟,
身为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按道理来讲是要拼命维护隋朝的封建统治,又怎么会起了反心,直接自立为王开创全新王朝?
然而,天下共主的位置,自然比一个国公的诱惑来得大,皇帝的位置表弟坐得,那表哥同样也能坐得,乱世下得循规蹈矩也是一种愚蠢。
但是史书却记载了这样一件桃色纠纷,李世民也就此登场。身为儿子的李世民结结实实将李渊“坑”了一把,将隋炀帝的嫔妃送到了自己父亲的床上。
事后得知真相的李渊早已是无路可走,事情一旦被揭发,早晚都是死路一条,不如放手一搏,争出一条活路。自此,李渊在晋阳起兵,准备打拼自己的事业。
李渊到底是被迫起兵,还是早有打算只是顺势而为,我们已经不能知晓了。但在众多骁勇之士的拥护下,在儿子李世民的东征西战中,唐朝最终一统天下。
父子相残
谈到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也得顺便谈谈李世民与自己的几个兄弟。唐高祖李渊做了皇帝后,按照嫡庶尊卑立了自己的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仅仅做了秦王。
若李世民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便也罢了,随着李渊征战多年的李世民,是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
战功赫赫的他处在这样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更有李建成沉迷酒色的对比,不满的种子便由此生根。
如此优秀的弟弟在后面虎视眈眈,即使李建成再蠢笨,也晓得打起精神提防起来。
第一步便是拉拢了自己的另一个弟弟李元吉,他将皇太弟的位置许诺给了这个弟弟,结成战线来与李世民对抗。
矛盾爆发在玄武门,史称玄武门之变。正史中是李世民阻止了两位兄弟夺取政权,逼迫李渊退位的密谋,并在暴乱发生时取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头颅。
但李世民接下来却做了与李建成二人相同的事:他派遣了手下将领入宫,逼迫李渊从皇帝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自此,李世民稳坐上了皇位。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史中将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写得正义凛然,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翻阅史书,并要求史官重修有关玄武门之变的事实,并指出此乃正义之举。
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关于李世民父兄的平庸形象,未尝不是李世民亲自为我们打造的信息茧房。
实际上,若是多方考证便可知,李渊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都是有雄图大略在身的。
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所立的军功,并不比弟弟李世民少。即使被立为太子后,对政务的勤勉也可从中一窥一二。
因此李世民即位到底是否名正言顺,为我们打了大大的一个问号,但有一点我们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李世民的手段韬略是非常强劲的。
经此一役后,李世民如愿成为了皇帝,李渊就成了太上皇。都说虎毒不食子,李渊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便希望李世民能放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们。
10个粉雕玉琢的小朋友,管当今皇帝叫舅舅的小家伙们,即使有爷爷的再三哀求,也没能留下性命,被自己的舅舅抹了脖子。
站在皇帝的角度,斩草除根才没有后患,已经是孩子们杀父仇人的李世民,为自己将来的高枕无忧做打算,于情于理都是可行的。
但李渊经历了兄弟相残导致的丧子之痛后,又要经历一场丧孙之痛,凶手甚至就是身边的亲人。
李渊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但他早已像是被砍断了爪牙养在笼子里的老虎,对此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愤然留下14字诅咒:“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16年后预言成真
在李渊退位时,留下的十四个字诅咒李世民,没想到16年后预言成真,李世民多个儿子死于非命。
李世民的儿子中,最得爱重的便是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可以说是溺爱,也下了大心思来培养这个孩子称为继承人,但也许是溺爱过头,李承乾逐渐成了一个叛逆的孩子。
与李世民当时一样,孩子们都想一争高下,来获得继承人的位置,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李泰。
也许基因的力量过于强大,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也做出了疯狂的举动——他将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泰暗杀了。
不知道此时的李世民有没有感到一丝可悲,悉心教导的太子竟然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但慈父之心还是让李世民放过了李承乾一命,只是将其贬为庶民,此事便就此作罢了。甚至李承乾病死后,依旧是按照王爷的规格下的葬。
因果报应并未止于此,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但他们或是自杀,或是病亡,或是在夺嫡中被杀,即使是后来被选为唐太宗继承人的第九个儿子唐高宗李治,也早早病亡了。
都说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错,即使是封建时代尊贵的皇室子孙,李世民的上一代与下一代都依旧循着原生家庭的足迹一去不返。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