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笔者小时候回老家之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明明看上去胡子已经花白的大爷,却反而要比自己矮上一辈,甚至两辈的。以前笔者觉得自己人小辈大,还挺得意。后来才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的祖上要么是穷,要么是小宗,想想还挺惆怅的。
当然随着当今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中青壮年越来越少,这种辈分上的巨大差异,也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今天笔者就来讲一个明朝最长寿亲王的故事,看看到他离世的时候,和当朝皇帝的辈分相差多少。
明太祖的曾孙
朱幼,大致可能生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是沈康王朱佶焞嫡长子、沈简王朱模之孙,明太祖朱元璋曾孙。至于为什么要对朱幼的出生时间加个疑问,笔者在后文会做分析。
朱模是朱元璋第二十一子,他出生的时候老朱已经53岁,这也为他们家族的辈分埋下了伏笔。朱模原本的封国是辽东沈阳,所以他的封号是沈王。但是在靖难战争后,他的四哥、永乐皇帝朱棣将朱模的封国改为山西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原本有晋藩庆成王留下的郡王府,山西布政司把它拿过来略作修葺,就改成了朱模的亲王府。
己酉,山西布政司言今年春夏少雨,年谷不登,民力凋敝,宜省徭役。庆成王府第在潞州,王已还太原,其宫室封护如故。请改为沈王府,庶免劳民。从之。—《明太宗实录卷八十三》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五月朱模去世,享年52岁,赐谥曰简,朝廷给出了“惇厚乐静,谨礼奉法,未尝有过”的评价。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沈简王庶长子武乡王朱佶焞袭封沈王。由于其嫡长子的身份,朱幼在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八月被册封为沈世子。次年又封东城兵马赵智之女赵氏为沈世子妃。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沈王朱佶焞去世,享年51岁,赐谥曰康。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七月,沈世子朱幼袭封沈王。
在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的时候,当时尚未袭封的世子朱幼以其父康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的理由,请朝廷在坟外复赐空地数亩。其实沈康王在凤凰山下的墓园占地五十亩,实在不能算小。而且此时的朱幼仅比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高上一辈,人微言轻,自然没人当一回事。只是未曾想到在此后近60年的时间内,无论奉天殿宝座上的主人是谁,沈王朱幼一直在那里,而且辈分越升越高。
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亩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增益,恐各王府援例不便。上是之,遂不与。—《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七》
宗室元老:皇帝的高叔祖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英宗朱祁镇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继位,是为宪宗。新帝登基,照例普天同庆,沈王朱幼获赐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疋、钞二万贯。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64年)八月,宪宗朱见深驾崩。皇太子朱祐樘继位,是为孝宗。新帝登基,照例普天同庆,沈王朱幼获赐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疋、钞二万贯。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孝宗朱祐樘驾崩。皇太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武宗。这一次实录上对亲王的具体赏赐数额虽没有记录,但沈王还是朱幼,这一点是不变的。
上以初即位,赐亲王白金、文绮各有差。仍贻诸王书曰:“予奉皇考遗命,缵绍鸿图。念宗室至亲效劳藩屏有年,特具白金、文绮,其表亲亲之意,其亮之。”—《明武宗实录卷二》
其实据笔者的统计,活到明武宗正德朝的太祖曾孙,并不止沈王一人。撇开信息不详细的镇国将军,有名有姓的郡王还有五位:辽府长阳王朱豪(庶人朱贵烚之子、辽简王朱植之孙),韩府襄陵王朱范址(襄陵庄穆王朱冲炑之子、韩宪王朱松之孙),唐府承休王朱芝埌(唐宪王朱琼炟之子、唐定王朱桱之孙),伊府光阳王朱勉坍(伊简王朱颙炔之子、伊厉王朱之孙),以及朱幼的弟弟内丘王朱幼(土字旁+寅)。但是既是太祖曾孙,又是亲王,只有沈王朱幼这独一份。什么概念?当朝皇帝武宗的祖父是宪宗朱见深,宪宗的祖父是宣宗朱瞻基,而沈王是宣宗的堂弟,武宗的高叔祖。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四月,宁夏庆王府安化王朱寘鐇举兵谋反。自当年汉王朱高煦之乱后,这是八十多年来明朝再一次爆发宗室叛乱。这场叛乱虽然被游击将军仇钺戏剧性的平定,但如何处置安化王,成为武宗面临的一项难题。
开国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更定了《皇明祖训》。老朱当算将此祖训当作“万世所垂”的家法,特意在序言中特意强调了“一字不可改易”。对于宗室犯罪如何惩处,祖训是怎么说的呢?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皇明祖训·法律》
和汉王之乱以后众多被扣上“谋反”帽子的宗室不同,这一次的安化王是真真正正地封锁了黄河,打算和朝廷分庭抗礼。而且安化王之乱带来的一个副作用,是导致了大太监刘瑾的垮台。文官们认为是刘瑾的“改革”导致了这场叛乱,因此必须杀刘瑾以谢天下。实际上本次的改革的幕后主使自然是皇帝朱厚照本人,刘瑾不过是一个台前的执行者。但是安化王这一闹,武宗被迫用处死刘瑾、废除改革措施的办法来平息众怒,他本人对朱寘鐇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是当年汉王公然反叛,武宗的高祖父宣宗也没有下旨将其诛杀。而武宗胸中怒气无处排放,也不想学宣宗那样暗中处死汉王,他要出气,出这口恶气。怎么办?好办,让天下宗室亲王来给朱寘鐇议罪。
丙申,沈王幼、秦王惟焯等各议奏:“寘鐇罪恶,宜并其子孙肆诸市以谢祖宗。”—《明武宗实录卷七十二》
这里为什么把沈王和秦王的名字单独列出来?其实是有讲究的。沈王朱幼我们说过了,是武宗的高叔祖,宗室亲王之中辈分最高之人。首封秦王朱樉,是太祖嫡次子,因此秦藩在明朝一直有“天下第一藩”的身份和地位。尽管秦王朱惟焯的辈分仅仅和武宗相同,在宗室中都排不上号,但是依然可以稳稳地位列亲王名单第二位。
由于沈王和秦王开口,武宗顺势表示自己从谏如流,朱寘鐇不可赦免。看在同是太祖后代的份上,赐自尽。但是对于朱寘鐇的子孙,朱厚照网开一面,只是将他们安置于西内监禁。所谓的西内,位于今故宫西部西安门一侧,在里面居住过的名人有:汉王朱高煦、景泰帝朱祁钰。
上曰:寘鐇图危社稷,得罪祖宗。既天下诸王及群臣皆欲正法。论出于公,朕不敢赦。但念宗支,令自尽,焚弃其尸以示戒。其子孙台溍等五人仍置西内严禁之。—《明武宗实录卷七十二》
另外巧的是,刘瑾死后,立刻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这场几乎相当于明末农民战争的预演的大起义,爆发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月,终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七月,共历时两年。刘六刘七所部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湖广等地,甚至一度逼近京畿,迫使京城九门戒严。
正德六年五月,纵横山西的大盗李华带领着他手下的近千名红裳军,和刘六所部会合。两股义军合流之后声势大振,随即兵锋直指壶关县。壶关县紧邻着潞州东面,可谓是已经杀到了沈王朱幼的家门口。老王爷大为惊恐,赶紧向朝廷求救。
癸未,山西盗李华等起,…与刘六等合掠壸关县之赵村,大肆焚戮。沈王乞师讨之。上切责镇巡官,令军卫有司失事者俱停俸戴罪杀贼。—《明武宗实录卷七十六》
朱幼身后事
早在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的时候,沈王表示自己年老体衰,王府祭祀社稷、山川的仪式实在是力不从心。礼部官员商讨之后,同意由其庶长子西阳王朱诠钲代为行礼。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三月,西阳王朱诠钲进封沈世子。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七月十六日,沈王朱幼去世,赐谥曰庄。《武宗实录》对于沈王去世的记载,有着重大的错误,笔者试着来做一个探究。
乙未,沈王幼薨。王,康王第二子,母妃韩氏。宣德壬午生,正统丁卯封世子。天顺己卯袭封,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制,谥曰庄。—《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九》
首先是年龄不对,沈庄王正统十二年袭封,正德十一年去世,他做沈王的时间就已经长达58年,怎么可能去世的时候只有55岁?宣德是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可是宣德年间并没有壬午年。明朝上一个壬午年是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下一个壬午年是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此外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是壬子年,所谓的“宣德壬午”是不是“宣德壬子”的誊写失误?而且朱幼的弟弟清源庄简王朱幼生于宣德七年,沈庄王作为兄长,肯定不会晚于这一年出生。这样算来的话,沈庄王终年85岁,可以算是明代最长寿的亲王。
丙午朔,沈府清源王幼圩薨。王,康王第三子,母妃韩氏。宣德七年生,正统十二年册封。至是薨,年七十。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庄简。—《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八》
结语:朱幼作为明代最长寿的亲王,虽然并无建树,可也不像一般明朝宗室一样鱼肉乡里,基本可以算是一位贤王。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刘芳亮所部义军攻破潞州,末代沈王朱迥洪被俘,此后不知所终。传承了250多年的沈王一爵,就此化为历史尘埃。
潞州的沈王府虽然是由郡王府改建而成,但依然富丽堂皇。王府城墙周长三里,占地150亩。从南至北建有端礼门、承运门、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内有承运殿、存心殿、进学宫、宝恩楼等。但在明朝灭亡以后,偌大的王府逐渐湮灭。清代康熙年间诗人许七云在游历潞州之时,曾写诗感叹沈王府的破败。
沈王第宅久荒唐,一望离离荆棘场。赢得禅林香火在,至今人尚说官庄。—《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
抗战结束后,为了纪念太行、太岳两个革命根据地牺牲的烈士,在废芜的沈王府遗址上兴建太行太岳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设计,1952年建成,总占地面积94600多平方米。目前在王府遗址上只有皇城西面一小段城墙残址,南北长约90米,宽约5米。2014年10月长治市修建南北向护栏100余米,加设防护玻璃栏,对这段珍贵的文化遗址进行了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