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只因此人说了三个字,才被迫改为朱高炽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只因此人说了三个字,才被迫改为朱高炽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初,都是风云际会,牛人扎堆。大明一朝也是如此,虽朱元璋为确保皇权交接的平稳,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掉了许多大明牛人,但当建文帝登基时牛人依然辈出,比如号称明初第一才子的解缙!

一提大明才子,许多人都会想到唐伯虎。但了解明朝历史的人都清楚,真正的大明第一才子,首推解缙。

《永乐大典》是谁主持编纂的?是解缙!《元史》又是谁最后校改的?还是解缙!朱元璋的《太祖实录》同样有解缙的功劳。至于唐伯虎最擅长的“诗画”,解缙照样藐视大明群英。

所以唐伯虎只不过,是因生在了一个“需要狂士”出现点缀的平和时代——成化年间,才那么出名。

解缙却偏偏生在了一个动荡诡异的时代——历经了朱元璋、建文帝和朱棣这三朝,需要他发挥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在朱棣登基后,虽杀了大儒方孝孺,但对其他建文帝时期的臣子,却没有过多杀戮,其中还重用了不少人。解缙就是这种情况,虽他等担任过建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可朱棣却还是重用他,让他跟杨士奇、杨荣等七人组成了自己的核心班子“参预机务”。

公元1405年,朱棣突然把解缙召入宫内,原来朱棣想要确立太子。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由于身体不好,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不像“朱家人”,并不被朱棣喜欢,相反他却非常欣赏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的次子朱高煦,想让朱高煦当太子。

可解缙却表示:立太子这事,朱元璋时期已经定了规矩,就是立嫡长子,怎么可以乱改呢?并举出了一些历史上,因废长立幼而引出的祸乱。

可朱棣听闻后却不高兴了!因为朱棣既不是嫡长子,又非嫡长孙,他这皇上是抢来的。而解缙的这番话,自然他就很讨厌,不爱听了。意思就是说:你解缙,是在讽刺我吗?

解缙,虽看出来了朱棣生气了,却依然不松口,跟着又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意思就是指,朱棣的孙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之才,皇上你选太子,应该眼光放长远。同时,朱棣又的确非常宠爱朱瞻基。

果然,当解缙这三个字一出口,朱棣就乐了。表示,这才是真正的理由,别扯那些什么嫡长子!起码能保证明朝两代帝王是明君。所以朱棣最终决定:舍掉朱高煦,立朱高炽为太子。由此这才有了后面的大明盛世,朱高炽和朱瞻基共同打造的“仁宣之治”。

但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朱瞻基真就这么重要?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朱棣询问解缙立太子这事,是非常蹊跷的,其实里面还藏着一个更深的用意——那就是朱棣,在为朱高煦寻求支持者。

因为朱高煦身边几乎全是武将,而解缙却身为文臣,既有地位,又有影响力,更能力出众,倘若他表示,要辅佐朱高煦,起码就能带动起一批文臣转向。

这就等于朱高煦的配套班子形成了——既有武略威慑,再加上文臣辅佐,这两翼一成,估计朱高炽真就没办法翻盘,自然朱瞻基也要靠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朱棣找解缙商量立太子的初衷,最有可能的就是,他期待解缙带头表态,辅佐朱高煦!

结论:从如上这段史料来分析,显然朱棣最中意的太子,是汉王朱高煦。可惜解缙的这个表态,让朱棣大失所望。因为,解缙宁肯抬出朱瞻基来,也不肯辅佐朱高煦。

这其实也是后来,为何解缙死得那么惨的重要原因。不然只凭汉王朱高煦,是不足以结果解缙性命的。因为朱棣最明白,为啥朱高煦要攻击解缙。所以,朱棣这才顺着朱高煦,最终把解缙活活冻死,一则是让儿子解恨,二则也发泄了自己的不满。

只可怜了解缙,那么大的才华,只因搅入“朱家人的家事”而惨死。只能说,还不如生于其他年代,也别如此生不逢时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朱高炽,朱瞻基,朱元璋,唐伯虎,解缙,朱棣本,大明,太子,高煦,观点评论,朱高炽,建文帝,朱瞻基,朱高煦,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朱高炽,朱瞻基,朱元璋,唐伯虎,解缙,朱棣本,大明,太子,高煦,观点评论,朱高炽,建文帝,朱瞻基,朱高煦,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朱高炽,朱瞻基,朱元璋,唐伯虎,解缙,朱棣本,大明,太子,高煦,观点评论,朱高炽,建文帝,朱瞻基,朱高煦,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