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皇帝朱元璋最为人诟病的问题是残暴嗜杀,尤其对于一干大明开国功臣的杀戮,动辄牵连数千数万人。
可洪武皇帝心里也苦啊,这些开国功臣有功不假,犯了罪也是真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而且留着他们,自己的皇权如何能安稳地交给小皇孙呢。
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朱标先自己而去,晚年的朱元璋除了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要紧的是,他必须给太子这一系的继承人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的苦心安排,削弱了藩王的权利,杀掉了很多与藩王关系密切的有罪重臣。
可洪武皇帝的算盘还是落空了,新上位的建文帝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丢了江山。
皇爷爷苦心安排的路他没走,苦心栽培给他留下的重臣他没用,用几个文臣策划了大动兵戈之事,又将全部家当错付了误国武将,终于把一把王炸的牌打得稀碎。
一个李景隆牵住了三个猛将
有人说朱允炆的失败是朱元璋的杀戮太重,致使朝中无将,所以对上久经沙场的燕王朱棣,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事实上,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猛将真不少,只是建文帝不会用人罢了。
以耿炳文、郭英、宋晟和瞿能为例,三个被李景隆误了,一个则因与燕王有旧不敢用。
这四个人,在洪武年间可以说都是战功赫赫的将领。可到了靖难之役时,耿炳文一仗惨败坚守不出,就被李景隆替换了下去。这一幕跟长平之战临阵换将何其相似,这位饱读诗书的建文帝,显然没有从这一段往事中学到教训。
再来说说“靖难功臣”李景隆的故事,耿炳文被换下之后,李景隆以建文帝完全的信任获得了“便宜行事”职权,但《明史》对他的评价是“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
他这边大军北上,燕王却不以为惧,反而只留了世子守城,自己去打别处了。
当时,郭英和瞿能都在军中,在李景隆手下完全受到了钳制。郭英作为洪武年间建功无数的猛将,“建文时,从耿炳文、李景隆伐燕,无功”,《明史》只用寥寥数语囊括了他在靖难之时的表现,那就是毫无表现。猛将受制,跟猛兽困于牢笼一般全无伸展之力。
瞿能倒是表现得一如既往地英勇,可惜跟错了领头人。在围困北平城的战役中,瞿能父子分明已经攻克了彰义门,但“景隆忌之,令候大军同进。于是燕人夜汲水沃城。”
燕军紧急进行了一番补救措施之后,唯一一次破城的机会就此丧失。
之后,瞿能父子虽然总能给燕军重创,甚至还抓到机会差点生擒了燕王朱棣,但架不住李景隆胆怯,以及骚操作频出,只能应了那句“将熊熊一窝”的老话,瞿能父子的进攻一再受阻,最后不得不困于阵中,父子皆战死。
瞿能父子虽然马革裹尸,但毕竟死得冤屈,从建文帝凭感情用人开始,他们的命运就注定了。耿炳文一战不利就失了指挥权,李景隆却能战战失利一直受重用,用人不当到这种地步,最后李景隆打开城门迎接燕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燕王有旧的宋晟
建文帝当真无将可用吗?一类骁勇善战者是他不会用,另一类战功彪炳者却是他不敢用,如宋晟,只因为曾经在战场上跟燕王共同对敌,由此建立了不错的交情,就成了建文帝只敢远远至于边陲的边缘化人物,反而给朱棣留下了不少可用之才。
宋晟年纪很小就跟随父兄一起投了朱元璋,并在随后的四处征战中创下了赫赫战功,除了打仗是一把好手,治理地方他也颇有建树,因此受到洪武帝的重用,常年在边陲之地解决叛乱问题,“三十一年出镇开平,从燕王出塞,还城万全诸卫”,因此与燕王有旧。
建文帝继位以后,令他继续镇守甘肃,因此在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后,他并没有获得参与作战的机会。一来是巩固边陲不敢轻易用兵回援,另一个更重要的可能,出于新皇帝对他的不信任,也许根本没想过让他去跟燕王对阵吧。
大明朝廷中,如宋晟一般的重臣不知凡几,建文帝既然做了一国之君,又担心他们跟燕王有旧,岂不是先寒了一众将领的心。这一点,也透露出了他的不自信,如果他能够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帝王威望,哪里还需要处处防着跟哪位王爷走得近的有功旧臣呢。
不知兵不知政的建文帝
选了这么个性情“纯孝”,却既不知兵又不知政的接班人,朱元璋的苦心布局终究只能付之东流。《明史》记载,建文帝刚一继位,先做了第一件错事:“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
行宽政没错,但他这么做等于是推翻了自己皇爷爷的政令。
第二个大错,是在开始削藩并准备将矛头对准皇叔燕王的时候,“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好好的人质在手他偏不要。等三个儿子都回到身边,朱棣再无任何需要忌惮的事情,即刻发动了“靖难之役”。
第三个大错,就是坚持重用李景隆,由着他一败再败,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四皇叔。直至最后李景隆将带出去的几十万部队全折了,连黄子澄在内,群臣上书要求追责诛杀李景隆,他都一概不听,以至于给了李景隆向朱棣献城的机会。
最后一个,也是最严重的错,就是他削藩的时机大错特错。朱元璋限制藩王的权利没人敢不答应,是因为那些藩王都是他的儿子,也都见识过自家老子开国历程的艰辛和功绩。朱元璋可以凭自己的一句话就让所有功臣和儿子们听话,这是开国君主的威望。
而朱允炆则是这些叔叔们看着长大的,皇权威望上天生就处于劣势。对于他来说,首要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天子威仪,即便削藩势在必行,也得等自己羽翼丰满,屁股底下这把龙椅坐稳了再做。只可惜,年轻气盛的建文帝完全忘了时间积累这回事。
至于朱元璋留给他的那些将领,本来足以防范任何一个藩王举事,可碍于建文帝既不知兵又不知政,反而让这些可防朱棣的军中利器,只能在匣中蒙尘,锋芒逐渐陨落。洪武大帝如果泉下有知,恐怕也得再想一想,论选择一个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