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迩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裵谈,内里无过李好。
这是在唐朝嗣圣年间,李显的韦后欲步武则天后尘,在宫中大发雌威,一名伶人为了巴结她做的一首诗,但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并不是这名怜人,而是唐中宗的宰相--窦怀贞,为了巴结抱大腿,不惜改名字,甚至娶皇后60岁的乳母为妻,可以说是唐朝最没节操的臣子了!
窦怀贞,又名窦从一(谄媚韦太后而自我更名),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说起这个窦怀贞,家境还是很富裕的,良好的家庭环境让窦怀贞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家风高洁,其父亲窦德玄正是当时朝廷赫赫有名的左相,为人刚正,从不为一己之私,做事公正廉洁,清廉干练。
也正因此,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自幼学习经史,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对待问题见解独到,年少便有雄心壮志,凌云壮志不负少年时光荏苒,他也曾有着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坚定信仰。
从清河县令,到越州都督再至扬州长史,清廉干练,颇有政绩,得到百姓们的爱戴和敬仰。更是在仕途上大有可为,成为了一代宰相。可谓是前途似锦,风采无限。
勤勤恳恳,清廉干练,窦怀贞仕途征程向前,从御史大夫,兼长史又升为了一国宰相,但长期的努力奋斗,在进入朝堂之中,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看到阿谀奉承,谄媚娇作的人借靠关系,提升官位,窦怀贞的心态发生了严重的改变。
在他看来,只要凭借关系,凭借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不需要勤勤恳恳,刻苦为民服务的做那么多事情,就能够不劳而获,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此时正值唐中宗李显身体抱恙,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便乘机入手国家政务。窦怀贞为了攀附权贵,讨得欢心,便虚与委蛇,甚至为了避开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的名讳竟然改名成了窦从一,这等谄媚娇作的行为,落人口舌,自此名声渐损。
唐中宗李显也对他大有不满,想要借赐婚来羞辱窦怀贞,赐婚韦皇后的乳母,年近60岁的王氏为窦怀贞的妻子,但窦怀贞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样他就可以与皇室相交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并以国赩(赩指乳母的丈夫)自居。
为了赢得统治者的欢心,窦怀贞还有更无法比拟的轶事,一次一位监察御史想要肃正条规便准备上奏弹劾一位官员。但窦怀贞因为此官员深受他所依附的安乐公主信任,便极力劝阻。可谓是不分青红皂白,虚与委蛇,阿谀奉承,谄媚娇作,胡作非为。名声扫地,失去百姓敬仰和爱戴。
善有善报,恶有恶应,多行不义必自毙,710年,李隆基重握政任,按照法理判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这些试图谋反的人。
窦怀贞自己背后的靠山一夜倾覆,可谓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果报应终有时,所有人都在等着这个奸臣贼子,贪官污吏的倾倒,但是,狠毒莫不如窦怀贞,竟然亲手将自己的妻子杀死,持带着着其头颅向当朝相王请罪。
事后,窦怀贞被贬了官职,并且还恢复了自己的原名。借助这几招,窦怀贞虽然降了级,缺好歹保住了身家性命。
但生不逢时,当时又正值太平公主手握政治大权,朝中宰相大都受她掌控,所以朝廷官员都攀附于她,窦怀贞又更加不甘示弱,拼命交际示好并且成功依附于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便产生了谋反的野心,与窦怀贞等人秘密谋划策反。
713年,太平公主依势谋乱,命令自己的部下带领军队进殿,又安排窦怀贞等人持兵相接应和附和。结果还未行动,便已经走漏风声。
唐玄宗闻其色变,命将军斩杀叛者。不少谋反者也在朝堂中被捉拿,窦怀贞趁乱逃入了沟中,但自知自己犯的是滔天大罪,即使巧舌如簧也根本不可能逃过这一劫,便自缢而死。唐玄宗还命人将窦怀贞的头颅砍下,还将他的姓氏改为毒姓。
这一位仕途坎坷,几经波折的朝中重臣的人生,也落下了帷幕。
谈到窦怀贞,不得不提及他所处的时代,历史风云变幻莫测,对于局势的把握也是在其中生存的一大关键要素,窦怀贞,家境良好,本就是金字塔顶端的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时期,干实事,清廉干练,不附权贵,也是能收到百姓大为赞赏和敬仰的。
但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怀有对不属于自己利益的渴望,就是贪婪作祟,这就是在给自己画地为牢,窦怀贞因自身贪恋权利富贵,攀附权贵,却最终自食恶果。
风云既起,江湖动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自我利益考虑合乎情理,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常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接近,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乃是君子所为。
但是,总有人会肖想那道底线,是道德高尚的封锁线,为了不属于自我的钱财和权力做出一些超出社会底线的事情,就是进入了禁区,在通往所谓成功的那条大道上,他们挣扎着自我、抢夺着利益、费劲心机。
就像是一道深不可测的地堑,有人成功地了过去,便名声在外,令人艳羡了,有人没过去,便寂寂无名,成了白白牺牲的物品。
窦怀贞也难逃一劫,总而言之,即使天下熙熙都是为了这利益来,即使这天下攘攘都是为了利益往。但是小聪明不如稳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怀有最真诚的那颗心,守住最后的那根线,贪念不过是在给自己画地为牢。
做人、做事岂能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自我的本心。可能只是一届布衣之徒,但做人,做事不必生忧惧之心,以自身浩然之气化解这不净的浊观,幸何如之。
参考文献:《旧唐书·窦怀贞传》《新唐书·窦怀贞传》《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