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86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明朝立国之初,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朱棣对外部蒙古残余势力进行了打压,将北元驱逐出中原大地。
同时,两位皇帝对内采取高压政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时局一度剑拔弩张,繁荣的背后是皇权与臣权之间的激烈博弈。
为了缓和矛盾,消除紧张情绪,到仁宣二帝时,明朝政策开始趋向宽松,主张优化内部关系,消除内乱,休兵养民,吏治清明。
在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明朝进入盛世阶段,百姓安居乐业,官府执政清明,整个社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明朝的二位皇帝继承了前朝的大好局面,蒙古势力已被太祖、成祖两代驱逐到境外,没有了外部势力的干预和袭扰之后,国家矛盾就转移到内部,那么仁宣两位皇帝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内部矛盾化解的呢?明朝又是如何进入盛世的呢?
一、整顿吏治
1、重组内阁
明仁宗上台之后,开始重用翰林学士和干练的官员担任要职,这些人在他当时在南京和北京摄政时就已经为他效劳,甚至在他与成祖有矛盾的时候支持过他,还受到过惩戒,君臣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
仁宗任用官员还十分注重对方的品行和儒家道德,敢于提拔德行兼备的低阶官员担任要职,比如权谨,仁宗提拔他进入其内阁完全是由于他为人孝顺,能够胜任为人臣子的职责并恪守臣道。
2
、改革科举制
为了让治下的官僚体系更加科学有效,仁宗对科举制做了些许改革,他发现科举制在选人的时候比较倾向于南方地区的学生,而北方则备受冷遇。
于是他便下令将每年录取的官员限定在北方地区占有40%的份额,以达到官员来源地平衡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在朝中形成团体,让臣子们之间相互制约。这一政策到明、清两朝也依然沿用。
二、广开言路
仁宗上台之后,开始广开言路,善于向大臣们纳谏,喜欢倾听不同的声音,他十分信任周围的重臣,对于好的建议能够虚心接受,君臣关系和谐。
謇义、杨士奇等人全力辅佐皇帝,励精图治,海内昌平,明仁宗深知百姓疾苦,能够体恤民情,经常减免百姓的赋税。
在他的治理之下,明朝社会呈现出一番盛世景象,朝廷广开言路,施政也就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国家政令通畅,国力自然强盛。
三、仁政爱民
1、仁宗时期
在其短暂的执政期间,仁宗颁布了数道法令,取消了皇帝征用民间木材和金银的“惯例”,他认为一个昏庸的国君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所以他的日常生活比较节俭,他还免除了贫苦百姓的赋税,并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比如粮食和其它救援物资。
为了解决永乐时期流离失所的百姓的生计问题,他下令允许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可以回归原籍,并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劳役,鼓励他们耕种荒地,仁宗时期,人口增加,国力得到积蓄。
2、宣宗时期
明宣宗以史为鉴,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清明的好皇帝,他很注意爱惜民力,不愿给百姓增添负担。在他治下,曾多次颁布为民疏困的法令。
尤其是多次下令罢采木材,曾经也发生过东莞申请采珠事件,明宣宗不但没有同意请求,反而将始作俑者逮捕入狱。不仅如此,还多次下令减免税额和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的老弱病残和吴丁力的匠籍。
四、兴修水利
明宣宗时期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宣宗对于水患和灌溉工程十分重视,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皇帝对于农业生产十分关注。
他在位期间,对都江堰、济南运河、新津通济堰等水利工程进行了修缮,并疏浚了太湖入水水道,解决了苏松水患。
仁宣宗时期,国家的粮食产量比洪武、永乐时期的产量增加了约一半,各地粮食仓储极为充实,粮食的供应充足使得生产力得到解放。
同一时期,不仅农业,包括手工业、瓷器、染织以及军事工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土木建筑行业水平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力提高,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告诉发展,仁宣时期,明朝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巅峰水平。
明朝太祖、成祖时期之后,明朝迎来了“仁宣之治”,与前朝不同的是,仁宗、宣宗两位皇帝并没有延续前两朝时期的高压政策。
在北元势力消退之后,新皇帝把关注点放到了国内,仁宗时期广开言路,选贤任能,对官僚体系进行了全面革新,行政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仁宗体恤民间疾苦,减轻赋税,免除劳役,鼓励开荒,积蓄人口。
为明朝发展提供了动力,最重要的是改革科举制,扩大选用北方学子的比例,优化官员结构,为之后的王朝提供了有益借鉴。
而宣宗时期更是与民休息,修缮水利工程,疏浚河道,提高农业灌溉水平,加强了对水患的治理,百姓生活富足,粮食产量实现新突破,商品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在仁宣二帝的治理之下,明朝走向了盛世之路。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