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宋淫僧杀人案:和尚坠井,井中有具女尸,人赃并获,他是真凶吗

大宋淫僧杀人案:和尚坠井,井中有具女尸,人赃并获,他是真凶吗

北宋真宗(也就是《梦华录》里皇帝的历史原型宋真宗赵恒)时期,出现了一起的离奇的淫僧杀人案。

这个案子充满了无数巧合,本来是一个铁案。

一个和尚被人怀疑与一个女人私通,却杀人灭口,抛尸过程中,在现场被抓。

和尚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时等待被开刀问斩。

焦恩俊饰演的最帅和尚,图文无关

可是,在神探名臣却从卷宗里发现了一个看似无关、被所有人忽略的小疑点,觉得此案存疑。

最终,他抽丝剥茧,将案件真相查得水落石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淫僧杀人案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六月,河南府衙接到一件下级呈报的杀人案卷宗。

卷宗显示,有一个和尚与一个村民的妻子勾搭成奸,两人深夜相约私奔。

结果,走在半路,和尚忽然后悔,觉得带着一个女人跑路不太方便,他竟然打算狠下毒手,将这个女人杀死,抢夺她带出来的盘缠。

来一个夺身、谋财、害命、杀人灭口。

《水浒传》潘巧云与裴如海剧照

月黑风高夜,和尚说干就干,很快就将计划付诸行动。

和尚杀死女人后,将她的尸体抛弃在一个枯井中。

可是,这个和尚倒霉透顶,抛尸过程中,脚下一滑,自己也掉进了枯井中。

枯井太深,和尚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爬上来。

等到天亮后,和尚和枯井里的女尸被人发现了,和尚就这样人赃并获,被官府给抓获了。

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吃瓜群众下意识地以为这个和尚是个淫僧。

也不怪吃瓜群众这么想,古代和尚确实经常利用身份之便,干出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水浒传》潘巧云与裴如海剧照

县衙抓获这个和尚后,也先入为主地认为案件就是淫僧杀人。

很快,经过审讯,县衙在取得和尚口供之后,就结案,上报给了上级。

按宋朝法律规定,和尚将被判处死刑。

可宋朝司法制度又规定,地方官府是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力,只有审讯权。

案件审理清楚后,地方官府需要上报各级提刑官和地方主官,最终上报朝廷,由皇帝亲自勾陈判处死刑,完成整个审讯、处罚过程。

这件淫僧杀人案,从犯罪动机到犯罪过程最终到犯罪事实,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证据确凿,合情合理,无懈可击,是一个铁案。

因此,地方各级提刑官和主官都没有异议,直接上报给了河南府,准备由河南府呈报朝廷,依律诛杀这个淫僧,就此结案。

02、蛛丝马迹

当时担任河南知府的正是前宰相向敏中。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出身一个官宦世家。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考中进士(这榜进士名臣辈出,李沆、寇准、王旦、张咏等人都是向敏中的同榜进士)。

向敏中、寇准、李沆剧照

向敏中才华横溢,精明干练,机智敏锐,因此上升劲头很猛,宋太宗时期就已经担任枢密副使,跻身宰执官之列。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向敏中担任过参知政事,枢密使。

咸平四年(1001年),向敏中升任宰相。

可惜,后来他因故罢相,贬知地方。

景德二年(1005年),向敏中改任河南府知府兼西京(即河南洛阳)留守。

当向敏中看到卷宗后,从这个铁案发现一个不合理的细节。

和尚杀害这个女人之后,盘缠哪去了?

和尚抛尸时就掉进了枯井中,并没有将盘缠转移,而且也没有从他的身上和枯井里发现盘缠。

办案人员认为是和尚抛尸时将盘缠放在了井边,结果被人拿了,因此犯罪现场没有发现盘缠。

而且这是杀人案,女死者从家里带出来的盘缠并不是一笔巨款,看上去也不像有人因为抢夺财物而行凶。

再说,嫌疑最大的和尚已经被抓获,犯罪现场没有发现盘缠也不是什么大事。

很多人直接忽视了这个细节。

可向敏中不一样,谨慎的他没有放过这个细节。

他认为,盘缠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盘缠下落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凶手拿走的;第二,就算不是凶手,也很有可能是第一目击者。

既然如此,这条线索怎么能被忽视呢?

向敏中下意识地从这个蹊跷之处,发现了端倪。

人命关天,他决定亲自审问这个淫僧。

经向敏中审讯,和尚的回答,与跟卷宗上的口供基本一致,和尚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可当向敏中问起盘缠时,和尚的回答却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

难道是和尚自知必死无疑,决定隐瞒这笔财产吗?

可出家人六根清净,他又没什么后代可以继承遗产,而且他即将被处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和尚不可能会存心隐瞒盘缠。

更何况这笔盘缠又不怎么丰厚。

向敏中没有放过这个问题,决定问个清楚明白。

和尚被向敏中问急了,坚称是自己杀了这个女人,这就是报应,是他种下恶因,才有了恶果。

向敏中越听越奇怪,越发觉得此事另有玄机。

他要求和尚实话实说,如果他有冤情,他可以帮和尚伸冤。

向敏中剧照

和尚见向敏中态度坚决,与之前的办案人员都不一样,他好像看到了翻案的希望,把向敏中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他赶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告诉了向敏中。

03、无巧不成书

原来,这个女人被害那天晚上,和尚正好经过她家,打算借宿一晚,化个斋什么的。

可主人并没有答应。

和尚只好退而求其次,祈求主人让他在墙外的一辆车里度过一晚。

事已至此,主人也不好拒绝了,只好同意。

到了半夜,和尚忽然惊醒,他发现有两个人影,翻墙而出,扬长而去。

和尚以为这两个是窃贼。

如今窃贼已逃之夭夭,如果主人发现失窃,肯定会把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和尚当做同伙。

和尚略加思索,瓜田李下的,如果再呆在这个地方,一旦被官府抓住,他有理也说不清。

早不失窃晚不失窃,你一来就失窃,不是你干的。

因此,他决定明哲保身,趁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引火烧身。

由于,他担心自己被主人家追上,朝天大道他不走,专挑荒僻小道。

结果一不小心,他掉进了一口枯井。

更巧合的是,这个枯井中还有一具刚死没多久的女尸。

和尚看到这具尸体,吓得亡魂皆丧,想赶紧逃出枯井。

可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二天,主人在枯井里找到了他,一看这情形,直接将他绑了起来,送到了县衙。

这下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和尚若不是心中有鬼,大晚上的跑什么跑?

而且还和女尸掉进同一口枯井?

所有人都怀疑凶手就是这个和尚。

一开始和尚还极力争辩。

县衙一看这个和尚不老实,直接严刑逼供。

三木之下,一般人哪挺得住?

和尚被打得皮开肉绽,最终无法忍受痛苦,只能在县衙的诱导下,承认了莫须有的罪名。

当向敏中开始问他的时候,一来他认为这就是他的孽缘,命中注定有此一劫,选择了躺平,二来他也怕向敏中也会用刑,为了再次遭受皮肉之苦,他还没有说实话。

直到向敏中追根刨底,他才说了实话。

04、水落石出

事情果如向敏中所料,此案另有玄机。

可这只是和尚的一面之词,还不完全可信。

整个案子,有个铁证,就是被杀女子从家里带出来的盘缠。

女子被害之处,人迹罕至,一般人不会来此。

而且按和尚所说,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接触过盘缠,也没有看到有人接近过。

盘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凶手在杀人之后,顺手牵羊带走了。

因此,只要找到盘缠就能找到真凶。

于是,向敏中派一个手下伪装成商人,从洛阳出发,赶往案发的小村庄。

手下刚一到一个店里休息,老板得知他是从洛阳来的后,询问道:“那个杀人的和尚现在怎么样了?”

手下一听这话,按向敏中事先交代的说辞,说和尚已经被明正典刑。

老板随即长叹一声,说道:这个和尚冤啊,如果以后抓到真凶,他就白死了。

手下眼睛一亮,看来这个老板知道内幕,他赶紧详细询问。

图文无关

老板解释道:我们村里的人其实都知道这个和尚可能是冤枉的,那个女人之前跟村里一个小伙子私通,女人出事他的嫌疑才最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手下第一时间奔赴小伙子家中,直接将他拿下。

果然,女人带出来的盘缠就在他家,人赃并获,证据确凿,凶手无话可说,认罪伏法。

原来,凶手杀人之后,并不知道和尚掉井里了;

他拿着盘缠就回家了,第二天才得知有个和尚给他当了替罪羊,他以为高枕无忧。

不曾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严厉制裁。

此案一出,河南府上下对向敏中佩服得五体投地,视其为神。

《宋史·向敏中传》称赞向敏中道:

“敏中姿表瑰硕,有仪矩,性端厚岂弟,多智,晓民政,善处繁剧,慎于采拔。居大任三十年,时以重德目之,为人主所优礼,故虽衰疾,终不得谢。”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名臣向敏中,名不虚传。

结语、

如果没有向敏中,这件淫僧杀人案的真凶肯定将逃脱法网,而和尚就会无辜丧命。

可惜的是,正义虽然不会缺席,却总是会迟到,迟到的正义还算正义吗?

历史上,明察秋毫的包青天还是太少了些

大宋王朝,乃至整个古代,向敏中这样明察秋毫的神探还是太少了一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井中,杀人案,审讯,过程,盘缠,向敏中,河南,卷宗,枯井,女人,观点评论,淫僧,和尚,宋真宗,枯井,河南府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井中,杀人案,审讯,过程,盘缠,向敏中,河南,卷宗,枯井,女人,观点评论,淫僧,和尚,宋真宗,枯井,河南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井中,杀人案,审讯,过程,盘缠,向敏中,河南,卷宗,枯井,女人,观点评论,淫僧,和尚,宋真宗,枯井,河南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