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都开封以降,不少人都对此非议颇多,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最终灭亡正是因为北宋定都开封,不利于守卫都城,导致北宋社会、政治、军事危机不断,最终走向灭亡。
但又有一派人认为,定都开封是北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最符合当时北宋实情的选择,因此北宋定都开封并无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两派意见究竟孰是孰非?
一、北宋立国形势与被放弃的洛阳
1.北宋立国与定都之争
实际上,在北宋立国之初,尽管北宋定都开封,但依旧不时出现迁都的呼声。赵匡胤本人就“尝有迁都之意”(《宋史》)。公元976年,赵匡胤曾出巡洛阳,当时他对臣子说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迁都洛阳的计划没有实现,将来有机会打算迁都长安。简而言之,赵匡胤曾一度打算迁都洛阳和长安。
此后,北宋朝堂的迁都之议频频出现,如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南侵,直抵黄河北岸,朝野震动,王钦若“请幸金陵”,陈尧叟“请幸成都”,范仲淹上书建议道“有事必居洛阳”(《宋史》)。
此后,北宋名臣富弼又曾上奏:“(开封)八面受敌,未若长安、洛阳有天险可恃”(《宋史》)。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群臣普遍看好长安、洛阳,对定都开封的选择非议颇多。
即使在北宋灭亡之后,依旧不断有人对北宋定都开封进行反思。如南宋史家郑樵说道:“宋祖开基,大臣无周公宅洛之谋……遂有靖康之难”(《通志》)。
可见,郑樵认为像周公一样迁都洛阳才是正确的选择,并直接将北宋靖康之难归咎到北宋定都开封之上。
清代学者顾祖禹的意见与之相似,他认为“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读史方舆纪要》)。在顾祖禹看来,将都城定在河南开封是一种岌岌可危的选择,由此,宋代立国之处就有着必然灭亡的趋势。
2.被放弃的洛阳
既然开封有着如此多的弊端,那么为何一代雄主宋太祖赵匡胤不定都在有着“山河之险”的洛阳呢?
实际上,在北宋开国之初,洛阳已经不再适合成为都城。
洛阳在唐代是东都,其地位仅仅亚于西京长安。安史之乱时,东都洛阳被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破,这些叛军大多由边军和少数民族构成,喜好烧杀抢掠,由此,洛阳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浩劫。
唐末之时,各大军阀在洛阳展开混战,“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旧唐书》)。曾经宏伟的东都洛阳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不复昔日荣光。
北宋初期的士人也看到了这一点,如北宋初年的李符劝诫赵匡胤不要定都洛阳,他列出了定都洛阳的八大困难,包括洛阳建筑荒废、百业萧条等等。
此外,根据现代学者研究,长安、洛阳等地由于千百年里作为历代王朝都城,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河渠水量减少,再加上唐代中叶以降气候变冷,长安、洛阳等地从自然环境上也已经无法再承受一个王朝都城的巨大人口容量。
二、何以定都开封?
1.经济重心南移与开封崛起
唐代后期以降,曾经繁华一时的长安和洛阳开始走下坡路,开封城却后来居上,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一大雄城。
这与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密不可分。
在隋代,随着京沪大运河投入使用,濒临运河的汴州城(即开封)逐渐繁荣。到了唐代,汴州漕运更为发达。反观关中,随着人口的增长,长安、洛阳等地已经无法满足食物、土地需求。正如《新唐书》所言“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处不足以给京师”。
即便关中有着肥沃的土地,但受限于土地面积,粮食产出已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
与此同时,安史之乱和唐中后期北方的藩镇割据给北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长江以南的人口与经济迅速发展。到了北宋立国之初,北宋百姓、群臣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南方转运来的大量物资,从这方面来看,长安、洛阳等地对于运输物资而言都不算方便。
开封则与之相反,便利的水利交通为开封带来了大量的物资,根本不需要担忧人口增长问题。《资治通鉴》记载:“大梁(开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资用富饶”。可见,开封处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物资丰裕。
唐朝时期汴梁的发达在唐诗中得到了直观体现,唐诗中写道“(汴梁)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全唐诗》)。这一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汴梁市场依靠漕运运输货物的繁忙场景。
至后周时代,汴梁已经发展成“车马辐辏,水陆会通(《五代会要》)”的超级大都会。
有鉴于此,清代学者范祖禹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建都于汴,实就漕挽东南之利”。他看到了北宋建都开封背后的经济考量,就是汲取东南财政支撑北宋王朝。
在北宋时期,汴河每年漕运的粮食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万石之多,最多时可达七八百万石。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于一个国家的命脉,由此看来,北宋建都开封有其根本的经济考量。
2.北宋立国的军事危机与定都开封
除了经济因素外,北宋定都开封还有其军事方面的考量。
众所周知,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军事威胁来自西北,如秦汉的匈奴、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隋代的突厥。这也是唐朝以前的中原王朝多定都长安的原因。因为这样方便中原王朝调动边防部队随时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唐朝以降,东北地区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日益增大。如兴起于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建立了辽朝,女真族建立了金朝,都对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威胁。
如此一来,北宋建立之时便要仔细考虑建都方位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换言之,宋朝将率先平定南方,再转而向北,向契丹进攻。
这一战略的致命缺陷在于燕云十六州在后晋时期被石敬瑭献给了契丹,如此一来,北宋在北方面临着无险可守的困境。
有人可能会有困惑,既然北方已经无险可守了,那为什么还偏偏要定都在地处平原的开封,这是将都城暴露给游牧民族了吗?
其实不然,正因为燕云十六州不在北宋统治者手中,北宋失去了抵御少数民族南下的屏障,因此,为了夺回军事要地燕云十六州,北宋政权不得不采取积极进取的军事进攻战略。
开封地处四战之地,便于展开军事动员,随时进攻北方游牧民族。正如清代学者陈梦雷所言:“大抵长安便于守……大梁便于战”(《古今图书集成》)。
也就是说,长安、洛阳这种有着显要关隘、山脉的城市便于守城,但实际不利于主动出击,而开封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调动军队,提高军队机动能力。
定都开封的另一个军事优势就是开封便于后方运送军粮。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便利的漕运可以帮助北宋军队积聚足够的军粮。
如此一来,北宋开封便具备了在短期内将全国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通过京杭大运河送达前线,抵御契丹人的客观条件。
除此之外,北宋统治者在定都开封时也考虑到了开封没有山川、关隘守城的情况,加强了城池的构筑。
宋太宗开宝元年(968),宋廷“发近甸丁夫增修京城”。此后,历代宋朝政府不断增筑开封城墙。
所谓“团敌”、“马面”都是边塞城市惯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马面是城墙凸出墙体外的部分,团敌是城墙上的城楼,可以贮存各种物资。将边塞城市的防御措施运用到都城之上,这是宋代统治者的创新之举,由此可见,宋代统治者对定都开封的利弊其实有着充分考量和充足准备。
时至北宋末期,开封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
如果我们回到北宋末年的开封,望向开封城墙,我们将看到每百步设置的较为密集的马面、战棚,还有城墙上的小垛(女头),用来贮存物资,躲避敌人进攻。这些防御措施得到了北宋政府的日常精心维护,每日清晨与傍晚,我们都能看到不少士兵、工匠在维修、加固这些设施。
总结
北宋立国之时并非一下子就确定了开封作为都城,而是经历了激烈的争议与仔细的斟酌。
不少臣子倾向于定都洛阳、长安。但是,由于唐代中后期以降洛阳、长安屡次遭受战火打击,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成为,长安、洛阳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巨大损伤,无法承载大量人口生存。
与之相反,开封依靠京杭大运河在唐代中叶以后迅速发展成一大商业都会。具备支撑宋朝发展的经济实力。此外,开封作为四战之地,也适合宋朝采取积极进取的军事政策,应对北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威胁。
所以,在经济、军事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之下,开封成为了北宋定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合群.再论北宋定都开封——兼与宋长安和洛阳之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3):125-128.
2.李龙.北宋定都开封原因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