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大将中有1个神箭手,活捉36个梁山好汉,在靖康之变中被气死

宋朝大将中有1个神箭手,活捉36个梁山好汉,在靖康之变中被气死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南宋无相,北宋无将”。这种说法的由来,是因为北宋长期实行以文驭武、重文抑武的做法,朝廷有意识打击抑制武将的地位和职权,使得北宋武将始终处于处处受限、壮志难酬的窘境。因此北宋武将集群,很少出现一个像唐朝李靖那样出将入相、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材。并非北宋武将无能,而是朝廷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靖康之变中,北宋一员名将的遭遇,就鲜明体现出了北宋武将的悲剧命运。此人名叫张叔夜,河南开封人,历任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青州知州等职务。张叔夜为人忠心耿耿,慷慨勇烈,不仅饱读书史,且骑射精熟,是宋朝末年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之才。

张叔夜在兰州府任职期间,每逢冬天来临,黄河结冰后,对岸的羌人骑兵经常趁机踏冰过河,日夜骚扰宋境,边防官军常连续数月不能解甲而眠,时刻需防范敌兵来袭,苦不堪言。张叔夜为了扭转宋军的被动局势,亲自踏勘数百里河防,在黄河最易被突破的天都之地,修建一座城池,扼守住了羌人进攻要道,使得羌人边患大为缓解。

张叔夜不仅将略过人,本人也武艺高强。《宋史》记载,他曾经奉命出使辽国。辽国人属游牧部族,射箭是看家本领,他们也以此自得。在招待张叔夜时,他们存心想让他出乖露丑,就在席间提出比试射箭。他们原以为这个宋朝使臣不敢接受,谁知张叔夜毫无惧色,当场张弓搭箭,每发必中,箭术超群,连精于骑射的辽国人都敬佩不已。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原型,是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真实的宋江起义,虽没有小说中那么声势浩大,但也曾威震一时,席卷河北山东,持续三年多时间,多次重创官军,《宋史》记载,朝廷官军“莫敢撄其锋”。只不过宋江手下的头领并非一百零八人,而是三十六人。

张叔夜担任济南知府期间,宋江起义正处于高峰期。张叔夜决心彻底剿灭这支义军。有一次宋江等人乘船下海,掠夺到数十支大海船,满载金银财货,耀武扬威,想攻打海州城。张叔夜事先埋伏下重兵,然后派少数人马挑战,诱使宋江带领大队人马登岸。宋军伏兵四起,切断宋江义军后路,同时派人抢夺焚烧宋江的海船。结果宋江大败亏输,三十六个头领束手就擒,后被朝廷招安。宋人李若虚的诗《捕盗偶成》中,“三十六人同拜爵”一句,就是说的这件事。

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兵锋锐利直指宋朝国都汴梁。张叔夜审时度势,上书朝廷,建议乘金兵孤军深入,宋军应尽快抽调精锐骑兵,切断金兵后路,在中原腹地把金兵围歼。张叔夜这一招可谓真知灼见,当时另一个名将种师道也曾向皇帝提出过类似建议。可惜昏聩软弱的宋钦宗却毫无斗志,置之不理,白白丧失扭转战局的良机。

当年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汴梁。张叔夜组织三万大军,星夜奔赴汴梁城下勤王救驾。与金兵激战一场后,张叔夜进入城中见到宋钦宗。他深感金兵势大,且战力强悍,建议皇帝尽早撤出京师,南迁到襄阳,以免不测,日后徐图大事。事实证明,如果宋钦宗听从张叔夜,靖康之变将是另一种结局,北宋绝不会因此灭亡。

可无能的宋钦宗犹豫不决,幻想能与金兵议和了事。张叔夜也无可奈何。金兵围城之后,张叔夜毫不畏惧,接连四次出城大战金兵,阵斩金国两名武将。但宋钦宗却被金兵吓破胆,最终决定议和乞降。他出城之际,张叔夜拦住他的车驾放声痛哭。结果宋钦宗成为俘虏,汴梁被攻破,张叔夜力战负伤被俘。

靖康之变后,张叔夜与北宋皇族、大臣等数万人,被金兵押往北国。途中张叔夜眼见国破家亡,二帝被掳,满怀悲愤之情,一病不起。北上途中经过宋金交界白沟河,有人说:“马上要过界河了!”张叔夜闻听猛然起身,翘首南望,仰天大呼,悲愤难以抑制,第二天就负气而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江起义,大将,金兵,宋钦宗,朝廷,靖康之变,好汉,张叔夜,梁山,武将,观点评论,金兵,宋钦宗,张叔夜,北宋,宋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江起义,大将,金兵,宋钦宗,朝廷,靖康之变,好汉,张叔夜,梁山,武将,观点评论,金兵,宋钦宗,张叔夜,北宋,宋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江起义,大将,金兵,宋钦宗,朝廷,靖康之变,好汉,张叔夜,梁山,武将,观点评论,金兵,宋钦宗,张叔夜,北宋,宋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