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比如安全,文化差异,个体差异都会有不利影响。以下是边肖分享的留学利弊。让我们来看看。
出国留学的优势
1.国外的学术环境很好。我这里说的不是学术能力,而是学术氛围。出来之前导师跟我说,“中国人搞学术都想学美国,学术氛围变成了商业,学术能力却不如美国;所以我只是学了美国学术的表面东西。在欧洲,做学术更像做艺术,精雕细琢。“当然,这个概括有点太笼统了,但它有很大的正确性。不了解美国的学术情况,不做评论;但是在中国学习就像做生意,在欧洲学习就像做艺术,这是我亲身体会的。我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呆了一年,和诺伯特一起研究重力。真的很慢,但是我喜欢。我学到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计算。按照国内做生意的惯例,估计会有五条左右。但按照这里的惯例,充其量只能算是质量一般的小艺术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科研环境,和导师多年的探讨,确实让人身心愉悦,体会到做科研的巨大乐趣。而且,能留在学术界的,不可能是那些商家的“产品”,而应该是艺术品,所以,把学术当成活饭碗的人,可能会感到压抑;而那些对学术有理想的人,真的可以受益匪浅。
2.良好的学术支持。国内博士生工资基本只够买一日三餐。但在这里,无论是学生的工资,还是学生科研的条件,都远远优于国内。从中国拥挤的办公室搬到这里优雅的工作环境令人耳目一新。月薪结余,可以买单反,苹果产品之类的,还有可能去欧洲国家旅游。顺便说一下,这里有很多节日。周六周日注定休息,还有各种国家/地区的节假日等等。也可以申请40天/年左右的假期。
3.出国留学是一个接触世界的好平台。让你了解各种文化和观点;结交各种国际友人。让人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看法。
4.出国留学让你更独立。你得自己租房子,自己做饭。不像在家里,公共食堂保证你的生活。所以在留学期间,我能够有更多的独立性,更多的自我因素。而不是家里那种“一切跟党走,一切跟群众走”的态度。这样的生活,毕业后回头看,能让人觉得生活还是很有个性的。
5.在德国,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来自任何人,而是来自社会。比如在中国,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进学校要检查,地铁要检查,领导要回避学校。更有甚者,让人感到害怕,某种意义上失去了一些自尊(更严重的是,有些人麻木到不认为这是失去自尊!)。但在德国,我能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人的安全感和尊重。这种感觉是一个人应该享受的基本保障。所以很多在国外定居的中国人不愿意回国,他们的理由基本就是这个。
6.其他人。
出国留学的弊端
1,沟通不够顺畅,由于语言原因,文化原因等等。所以你需要学习很多语言和文化。尤其是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比如找房子,写合同。而且价值观与国内价值观相悖。比如一个内向,不惹事,不与人交往的人,会觉得自己更好,更善良;但是在这里,他们会觉得你很无聊;他们喜欢更外向、能和他们一起玩的人。如果出国前能完善这种语言和文化理解,那就很好了。
2.感情问题,思念祖国、家乡、爱人、亲人等。长期的沟通障碍很容易导致情感上的空虚。我知道有很多情侣因为这个而分开;其实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所以,如果留学导致异国恋,你要慎重,至少要和对方好好沟通。我的建议是,最好一方做出一些牺牲,或者不留学,或者一起飞。如果真的想在异国恋爱,说明双方都在煎熬,内心真的很强大。
3.食物问题。比如德国,我实在吃不惯他们的土豆和香肠;所以每天早晚自己做饭,周末自己做饭。当然这需要时间,但它能做什么呢?如果你能随大流,没有我这样的不良偏好,你会比我顺利很多。
4.其他人。其实上面说的几点都是双刃剑。比如学术氛围,对有些人来说,“艺术化”的学术氛围可能太过生气,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真的受益匪浅,很享受,学到很多真知识。再比如自理,这可能是一部分人学习独立自主的好平台,而另一部分人却恨不得食堂养他/她一辈子。所以权衡这些利弊,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我在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留学的孩子要有素质和能力。
1.自理、自律: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流利的外语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入乡随俗,有较强的运用当地语言与周围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了解环境,主动接触:出国前要充分掌握目的地国家的国情、法律、科学文化、风俗礼仪、地理历史等相关信息,尽量在国内创造机会,适当接触那个国家的人民,获取更多真实的信息。
4.经济头脑,适度消费:生活节俭,消费科学,工作学习,保证经济上无后顾之忧。
5.注重学习,抵制诱惑: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辨别和认同能力,避免涉足与学生身份不符的地方,避免不恰当的交往和活动,与侨社和使馆保持密切联系,遇事善于求助。
6.自决、自制、个性独特:强烈健康的自我意识,统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应急能力。
7.自愿,目标明确:对留学的学习目标有充分的考虑,对自己有信心。
8.遵纪守法,爱国自尊:时刻牢记中国人的身份,不做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