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兄弟,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都是有所贡献的。当初的李渊在太原起义,此后,李渊的李氏家族一路征战,最终建立了唐朝。不可否认的是,唐朝建立后,将古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古就有强汉盛唐之说,唐朝时期,出现了万邦来朝的局面,由此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
当初李渊起兵的时候,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都没有李氏家族发挥的作用大,当时来说,李世民的实力还没有李氏家族实力强大。李氏家族指的是李渊的堂兄、堂弟等人,这些人为李渊建立唐朝奠定了很大的基础。只不过在后来的征战过程中,李世民、李建成是征战沙场的。李氏家族在最早的时候筹集资金和兵马。
总之,李氏家族的合力,才奠定了其后李渊的唐朝。作为唐高祖,李渊身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李渊的后半生实属憋屈。李渊登基之后,李建成兄弟三人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为了皇位,三兄弟是你争我夺。最终爆发了玄武门之变,通过玄武门之变,让李世民这个次子成功登基为帝。作为嫡长子,李建成的优势不言而喻。
虽说是嫡长子,但是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失败了。要说李建成在朝中的势力,肯定是不在少数的。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史书进行了修改,将李渊“批”发一文不值,史书记载了李渊是一个“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通过这样的记载来看,李渊貌似真的没什么本事,可是事实绝非如此。
能够建立唐朝,李渊的本事就不言而喻了,之所以史书记载的李渊如此不堪,是因为李世民的政治需要,宣扬自己的皇位登基是应该的。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将唐朝的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其次,李世民为后人留下了贞观政要这样治理朝政的“珍宝”。
李世民登基之后,开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给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是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在李渊起兵之后,随李渊南征北战,最后建立唐朝,成为继承大一统的皇太子。身为皇太子,为何李建成失败了?首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话。
魏征是李世民的谋士,可是在最初的时候,魏征是追随李建成的。当时魏征是站在李建成这边的,而且魏征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对于当时朝廷局势分析得十分透彻,而且多次向李建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可问题是,李建成并没有听从魏征的意见。比如李建成和李世民在争斗的过程中,魏征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死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优柔寡断,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
据《旧唐书高祖纪》,武德五年(622)八月“突厥颉利寇雁门”,“遣皇太子及秦王讨击,大败之”。十月“遣齐王元吉击刘黑闼于洺州”。十一月“命皇太子率兵讨刘黑闼”。十二月“皇太子破刘黑闼于魏州,斩之,山东平”。六年七月“突厥颉利寇朔州,遣皇太子及秦王屯并州以备之”。八年六月“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备突厥”。最后九年“突厥犯边,诏元吉率师拒之”。
根据这样的记载来看,玄武门之变告吹。武德后期李世民已当不成大战役的最高统帅,这个重要位置已逐步为建成、元吉取代。问题是,李世民后期仍然成为了玄武门之变的发起者。对于李建成来说,没有先下手为强就是最大的遗憾。否则李世民肯定不会登基为帝。
为了顾及兄弟之情,李建成没有先下手为强。魏征在早期的时候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伯乐”,直到遇到了李建成,魏征觉得李建成当上皇帝的可能性十分大。可问题是,魏征万万想不到,李建成的魄力不如李世民。值得一提的是,在李世民夺得皇位后,并没有收拾魏征,反而是重用了魏征。可以说李世民是魏征的伯乐。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争夺皇位的时候是有各自支持者,而这些支持者无外乎自己的兄弟或者大臣。李建成的支持者便是自己的三弟,李元吉,但是李元吉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也想要当皇帝。可是李元吉对李建成也不是真心实意的。李建成身边有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且李建成还选择了相信,那么他要想当上皇帝自然就变得十分困难。
那么李建成到底能力如何呢?现如今,我们只能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这类书去认识唐初的历史。可问题是,这些书都是李世民主持编纂的,因此史官在记载的时候,难免会有偏见。想要真真正正地了解李建成,只能够通过考古进行了,从考古发现中来看,李建成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