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有这么两个大诗人,他们几乎是同年生同年逝,还同时共有一个好朋友-孟浩然。在日后的官事与文事上几乎还能同框,可他俩抬头不见低头见,却老死不相往来。
公元720年,在国际第一大都市—长安,20岁出头的田园诗人带着天真与才华兼容的稚容,由“伯乐”歧王爷牵头,步入玉真公主的家,从此这个“京漂”的人生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止会写诗,书法绘画,还擅音律!亦精通佛学,甚讨主人欢心。
公元729年,同样在国际第一大都市的长安城,浪漫诗人带着赤裸裸的文采,恍然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终南山悠悠而来,于京都再会玉真公主。“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见一面便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仙女一般浪漫舒然。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继战国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被誉为“诗佛”的同龄人,两大诗家同朝而仕,同廷派命。只是两大诗人同框而不同视,抬头不见低头见,想见又不向言,这是咋回事?
时间再往前,公元701年,纪年锁定在我国唐朝。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田园主义诗人王维诞生,他们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公元701年的天空更加的绚丽多彩。
这一年,李隆基刚16岁成年,便出落成全国诗才佳人钦慕的对象。12年后他经过一番政变接管了大唐天下,这个热衷文学的皇帝,一手将唐代诗文撑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他所建立的文化平台上才有了后来“诗仙”李白的发挥之地;“落笔摇五岳、啸傲凌王侯”,以及“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的经典趣事。
王维与李白擦肩在长安,唐朝是诗人的天下,李太白生的正是时候。靠着诗艺;天才写手、御用文人。一段时间里他都如日中天,被唐玄宗李隆基由布衣擢为待诏翰林,升官发财,紫气东来。机会难求,时运相当,诗人王维也再续伯乐,步步高升,官运亨通,位在七品上的左补阙,妥妥的准部级,随从骖乘,彩轩华盖。论事业。谈人生,试问还有谁能与之相媲比?
可是,二人同在朝廷供职,共捧皇家饭碗,一样的御用文人,又为诗界泰斗。不知为何,他们动若参商,形若水火,身挨咫尺心远天涯,抬头不见低头见,始终不曾谋一面。
开元十八年,前辈诗人贺知章常约苏晋、张旭、焦遂、李白、汝阳王李琎等名士于长安街巷开怀畅饮,后人称赞“饮中八仙”之美名。而他们就没有邀请过诗人王维。
开元十九年,前朝诗人张九龄再次奉诏入京,闲余之时曾多次邀上张旭、王之涣、焦遂、王昌龄和王维等人于长安市郊渭河之滨把酒言诗,同样他们也没有邀约过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在西域亚细亚的碎叶城,祖籍川人。李太白是中国唐代的大诗人,也是我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一生穷困潦倒的诗圣杜甫合称”李杜”。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也即山西运城人,祖籍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都是文采斐然,诗中大咖,如此千年一遇的顶级知音,就在左右,却无言以对!纠结是为何?
要找出二人友谊的症结,恐怕要从大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说起;李白和王维与玉真公主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
玉真公主一直很赏识的两个男人,就是唐朝文坛的中流砥柱,王维,李白。
玉真公主对诗人王维玉树临风的外表、超凡的礼乐演奏水平以及玉真公主的“超龄待嫁”有密切关系。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
这首诗出自王维《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诗名太长(王维就擅长把诗名写得让人记不住为止)。但意境很好!就如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唐代众诗纷扰之中如秀出丛林,历代名家举皆叹服。
诗人赠诗给公主,倘若不是交情匪浅,就是二人惺惺相惜。
另外;作为皇帝的妹妹,恃宠而骄肯定是有的。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首李白所作的《玉真仙人词》可以看出这位皇家千金与他的纠葛情事,太白其人,风流倜傥潇洒不羁。而且常常高庭阔步,自视甚高,但他笔下的玉真公主成了九天玄女一般浪漫惊人,被得到这样的美化,必然是满心欢喜,对李白的欣赏必然再加三分。
自古情敌难再肩,同来同去不同情。
双人文化起冷战,不知后人皆高看。
——小编
聪明且好学的读者,与文字的深度相遇,相知,有时候要的是时机、契机,也或是眼神中历久不衰的等待.....不过此时,你对小编的关注,便是日后“相知”最真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