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平乐》的小伙伴,对张泌晗这人物可能争议比较多吧,说实话,@历史沧澜倒是挺佩服她的。她活的真实嚣张,爱得热烈无悔,她是跋扈霸道的,她是愚蠢自私的,她又是可悲可怜的。那么历史上的温成皇后,是不是也像影视剧里演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幼年孤苦
温成皇后张氏(在史书上并未记录名字),本来出身是比较好的,出自官宦之家,祖父张颖、父亲张尧封都是进士出身,本可以做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却偏偏父亲早逝,母亲带她本想投奔大伯父张尧佐,无奈人情冷暖,这个大伯父找了个路途远别折腾的借口,就拒绝了她们投奔。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他母亲曹氏只能带着她到齐国大长公主府做舞姬。
张贵妃,河南永安人也。祖颖,进士第,终建平令。父尧封,亦举进士,为石州推官卒。时尧封史尧佐补蜀官,尧封妻钱氏求挈孤幼随之官,尧佐不收恤,以道远辞。妃幼无依,曹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小时候的颠沛流离,人情冷暖,应该在小小的张氏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她学艺努力刻苦,凡事都想拔尖,要强又心思玲珑。
成为仁宗宠妃
张氏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张氏出众的姿容,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仁宗,遂纳入后宫。由于张氏出落得楚楚动人,性子也聪明柔顺善解人意,故深得仁宗宠爱。初为御侍,累封清河郡君。康定元年十月,进封才人。庆历元年十二月,进封修媛。庆历三年七月,因连丧二女请下迁为美人。庆历八年十月,封贵妃。
"妃幼无依,钱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岁中为才人,迁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胜宠名,原为美人。"许之。皇祐初,进贵妃"。——《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可以说,张氏的一路都是被仁宗皇帝偏爱,护佑着的。
被偏爱的表现之一,升迁迅速,惠及家人。才人→修媛→美人→贵妃→皇后(追封)
我们来看看张氏升迁的速度,已经打破宋朝后宫惯例。不仅她自己升迁,她过世的亲人也被一再追加官位,甚至当初不肯收留她的伯父张尧佐,也不断加官进爵。说的不文雅点,真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为了在前朝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张氏只能不计前嫌,扶持娘家人,为了给她大伯张尧佐加官进爵,还一度使得仁宗皇帝被包拯喷,怎么回事呢,看下面:
之前,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不得已而作罢。张贵妃不死心,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一天,仁宗上朝,贵妃送仁宗到殿门口,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的事,宋仁宗听罢连忙说:"放心!放心!"
到了大殿,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站出来反对了,不给皇帝面子,大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说到激动处,唾沫都溅到仁宗脸上。好在仁宗这人也不跟他计较。包拯这人,小伙伴们肯定不陌生了,素以刚直不阿闻名。
仁宗回到后宫后,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仁宗就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一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
虽然埋怨张贵妃,但仁宗最后还是在皇佑二年(1050)十一月进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只挂名,不掌权,算是和朝臣,尤其是包拯的妥协)——《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
被偏爱的表现之二,待遇比对皇后,风头一时无两
张氏在宫中专宠,饮食供给都超过皇后标准。曹皇后的外甥女,后来的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本养于宫中,皆因温成皇后盛宠被送回府。在宫中圣宠不衰也就罢了,出行居然用皇后仪仗。这是什么概念,大张旗鼓的僭越呀。在封建社会,身份等级是有严格规定的。逾越就是大不敬,一般人早不知道死几次了。但什么事放到当时的贵妃头上,那都不是事。
我们的张贵妃嫌弃自己的车驾仪仗不好,就和仁宗说想借皇后的仪仗来用用,仁宗让她自己找皇后借,她还真去借了。关键,曹皇后还真借给她了,真替曹皇后心塞呀,真能忍。后来还是仁宗反应过来,怕谏官弹劾,嘱咐她以后不可在僭越。
初,妃既受封册,宠爱日盛,出入车御华楚,颇侵并后饰。尝议用红伞、增兵数。有司以一品青盖,奏兵卫准常仪……张妃怙宠上僣,欲假后盖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怿而辍。——《资治通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唐的杨贵妃带火了荔枝,而我们的张贵妃也带火了一种水果。产于江西的金橘因为路途远,东京市民很难见到。后运至东京,由于张贵妃爱吃,仁宗下令大批量运金橘入京城,因为太多吃不完,只好拿到东京市场上去卖。遂在东京饮食市场上红火起来了
"金橘产于江西,以远难致,都人多不识。温成皇后特好食之,由是遂重京师。"
被偏爱的表现之三——生死两皇后
至和元年正月,张贵妃突发疾病去世,(也有说是连失三女,身体承受不住打击),时年三十一岁。宋仁宗悲痛不已,为她辍朝七日,自制挽歌词。仁宗没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也不管曹皇后尴不尴尬,合不合规矩,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但此时谁也劝不动仁宗皇帝。其实,仁宗皇帝后面还酝酿着大招呢。他要实现张贵妃的心愿。
张贵妃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当然是皇后之位。生前就几次问鼎后位,但都没成功。比如,《清平乐》中演的皇宫侍卫纵火事件,关键时刻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众宫女太监御敌灭火。但最后,仁宗怀疑这次事件蹊跷,把功劳都给了还不是贵妃的张美人不说,曹皇后差点因这次事件被废后。这心偏的可不是一点两点,根本不像电视里演的对曹皇后那么信任。张美人在这次事件后虽问鼎后位没成功,但封了贵妃,一跃仅次于皇后。
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仁宗是很清楚的,因为张贵妃的心思也从来不在仁宗面前隐瞒。这可能也是后宫众多美女,为啥仁宗最被她吸引的原因吧,——真实,从来不装贤良淑德(仁宗认为的)。生前不能满足她的愿望,那么就死后满足吧。
仁宗下旨,让贵妃穿上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仁宗因为担心谏官们的反对,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爱妃为皇后,谥曰温成,礼数资送甚极丰厚。朝臣想拦也拦不住了。
同年六月,仁宗进封温成皇后父尧封为清河郡王,母曹氏为齐国夫人。并保留了她生前居住的宫殿。
皇祐初,进贵妃。后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册为皇后,谥温成。追封尧封清河郡王,谥景思。而尧佐因缘侥幸,致位通显云。——《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总结:
温成皇后,身前集万千宠爱,死后倍显哀荣。在宫规森严的后宫,她却活的明快鲜亮、嚣张肆意,这和她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是仁宗对她的纵容和偏爱吧。被偏爱的总会有恃无恐。对于她而言,仁宗的偏爱是她的幸运。可同时,她给仁宗生了三位公主都先后夭折,对她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这未尝不是不幸。#历史中的浪漫#
参考资料: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