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之所以被认为是过去最优秀的皇帝,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道德方面,李世民没有一个坏习惯,心胸宽广,善于听取建议,没有随波逐流,善于对待下属而不杀人。在个人能力方面,李世民更像是一个神童。
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治理朝政,无论是处理敌人和朝廷之间的关系,都是近乎完美和公正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前者指明代的朱棣,后者指崇祯皇帝。崇祯是国君,最终死于煤山。隋末唐初,天下大势复杂。李渊和李世民面对两个主要敌人。
第一,叛乱分子和军阀横行中原,分别占据一方,即所谓的第十八条路线反旺。第二个对手更强大。他们是来自长城外的突厥部落。其领导人是始毕可汗、颉利可汗。事实上,始毕可汗、颉利可汗是极其强大的战斗力量,远远超出了中原各派的力量。隋朝末年,天下动荡之时,始毕可汗、颉利可汗也觊觎中原和整个世界,这意味着他们有一份称霸中原的野心。
大明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政权。崇祯皇帝是这个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崇祯帝葬送了大明王朝,把大明王朝送入历史,结束了朱明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奇怪的是,在过去的370年里,一个失去国家的君主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批评。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王朝的统治者,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史学,人们都普遍同情崇祯皇帝,认为明朝失去国家不是崇祯的错。
崇祯皇帝以死殉国。崇祯帝的感情和做法都很感人。然而,当崇祯皇帝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众爱卿”上时,他的反省和道歉显然不是那么真诚。尽管崇祯皇帝的自我批评发自内心,但历史主义显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崇祯帝的死太悲剧了,并不是所有亡国之君都能做到,所以虽然崇祯是亡国之君,但人们总是尽力解释崇祯帝的所作所为。
乾隆皇帝在历代帝王评论集锦中对崇祯王朝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乾隆的观点,崇祯的继位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混乱。崇祯帝的父亲明光宗在即位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于红丸案;他的兄弟明熹宗仍然无法改变在万历最后几年形成的政治格局。宦官的皇权改为魏忠贤的“魏朝”只是时间问题。
魏忠贤的问题是在前几十年逐渐积累起来的。是明朝的强大组织,东殿特务,控制了王朝的命运。他们的权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可以决定谁将是皇帝。除了哥哥临终授权的合法性,崇祯皇帝之所以即位,是因为他处处谨慎,多疑,为人小心。
那么假如崇祯帝根据唐太宗的计谋,明朝或许有转机。李世民登基之初,面临很多问题。最具有威胁的就是始毕可汗、颉利可汗,面对这个两个可汗,李世民想尽办法拉拢,之所以拉拢始毕可汗、颉利可汗,是因为当时的唐朝不能与之正面交锋。当时李渊起兵之初,就对始毕可汗、颉利可汗采取了曲意逢迎、拉拢交好的对策。
李渊李世民就对此达成共识,派遣大臣刘文静出使塞外,主动对始毕可汗称臣纳贡。对此《旧唐书》记载为“厚赠金帛,前后无算”,这一点和汉朝的和亲类似,只不过汉朝是和亲,唐朝是送去金银珠宝等。这样做就是为了拉拢始毕可汗、颉利可汗。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平稳的发展,对唐朝来说,只要发展起来,一切敌人都不行。
李世民登基后,颉利可汗自恃实力强大,此时的颉利可汗不知好歹,面对颉利可汗,李世民没有坐以待毙。在最为危机的时刻,颉利可汗甚至是攻打到了长安城。只不过李世民采取了“倾府库赂以求和”,就是把国库中的金银珠宝全部拿出来,将这些金银珠宝送给颉利可汗以换取和平。
其后李世民说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八个字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正是靠着八个字,让唐朝稳定发展,在贞观三年,李世民一声令下,整个唐军进攻颉利可汗,此时唐军大破颉利可汗,威风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活捉。
现如今看来,明末时期,崇祯帝的处境与李世民有很多相似之处,辽东关外有实力强大,其次清朝虎视眈眈,可称是内忧外患交织,可是崇祯帝太过死板,不懂的变通。崇祯帝对外与皇太极在辽东激战不休,对内与李自成等义军苦斗不已,选择了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战。这无疑是死路一条。如果崇祯会用“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方针,应该效仿李世民,换取时间,其后对李自成和清朝发动攻击,逐一攻打。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