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二十一年五月,朱棣病重。
在这敏感的时期,宫廷内发生了一场叛乱,有人企图毒杀朱棣,伪造遗诏:废太子,立赵王朱高燧为帝。
这场事件的参与者,有朱高燧身边的近臣、有朱棣身边和朱高燧关系较好的宦官(宦官黄俨、常山护卫指挥孟贤、内侍杨庆养子、钦天监官王射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高燧都很难洗脱嫌疑。
事情暴露,是由于朱高燧府中的总旗王瑜不愿意参与谋反,又担心被杀人灭口,于是他很果断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朱棣。
朱棣在将相关人等缉拿过后,便将朱高燧喊过来,质问他:这是你做的吗?
《明史》: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
朱棣听到朱高炽的袒护,加上自己又不忍心杀害亲儿子,他选择宽恕了朱高燧。
史书记载,在此之后朱高燧越来越懂得收敛脾气“益敛戢”。
由此,朱高燧成了历史上,少数几位牵涉进谋反事件,还能得以善终的人。
朱高燧能够得以善终,除了朱高炽帮忙说好话外,还有另外几方面的原因。
一、朱高燧懂得低头用权力换平安的道理
朱高燧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他在自己成为谋杀朱棣的嫌疑人之后,果断选择了低调化路线。
因为他明白,自己在失去唯一一次依靠政变成为皇帝的机会后,他再也没有可能和朱高炽硬碰硬了,无论是手段还是实力,都是如此,与其一败涂地,不如乖乖做好臣子的本分。
而以他这样有过造反前例的藩王,要想表示臣服的态度,最好的方式便是交出手中的权力,好告诉上位者:我认输了。
《明史·朱高燧列传》:仁宗即位,加汉、赵二王岁禄二万石。明年,之国彰德,辞常山左右二护卫。
二、朱高燧能够在利益面前压制住自己的贪婪
朱高燧在造反失败三年后,他收到了二哥朱高煦的邀请:弟弟,咱们造反吧,以清君侧的名义学学老爹夺下侄儿的江山!
按照朱高燧以前的脾气,他俩早就联合起来和侄儿作对了。
磨难,是一个男人走向成熟,所必经的考验。
此时的朱高燧,便是那个经历过重重考验的男人,所以,朱高燧没有答应朱高煦的邀请。
这次朱高燧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当朱高煦兵败之后,明宣宗压住了所有要求连坐朱高燧的命令,只是做出了收回朱高燧护卫的决定,让他可以安享余生。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