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宪王朱琼炟:明代首位以嫡子身份兄终弟及的亲王,情商极为堪忧

唐宪王朱琼炟:明代首位以嫡子身份兄终弟及的亲王,情商极为堪忧

前言: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一条烈女自经的消息惊动了当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高氏,汝州郏县人高盘之女,刚刚被选为唐王妃。她的夫君唐王朱琼烃,是唐定王朱桱嫡长子,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之孙,封国河南南阳。

朱琼烃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才袭封唐王,却在宣德元年十月初一日去世,年仅21岁,赐谥曰靖。此时的高氏尚未颁册,即还没过门。但是在明初极强的殉葬风气影响下,高氏自杀。明宣宗闻讯之后下旨追封其为唐王妃,一切丧葬礼仪按照亲王妃规格举行。

唐靖王连王妃尚未过门,自然是没有子嗣,那么唐王爵位该传给谁呢?唐定王共三子,长子即唐靖王,次子朱琼燀、第三子朱琼炟都尚未受封。亲王无嗣,可以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袭封,但一个必要条件是嫡子优先。

新野王朱琼燀虽然年龄大,但他是庶出。因此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朝廷册封朱琼炟为唐王,朱琼燀为新野王。其实就在两年以前,秦藩渭南王朱志均已经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袭封了秦王。但是朱志均只是庶子,因此朱琼炟才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以嫡子身份“兄终弟及”的亲王。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唐王朱琼炟一生之中有什么趣闻故事。

壬寅,命行在吏部右侍郎黄宗载,鸿胪寺丞焦循为正、副使,持节封唐定王嫡次子琼炟为唐王,庶次子琼燀为新野王。—《明宣宗实录卷四十》

一位情商极低的唐王

朱琼炟,生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四月十四日,唐王朱桱第四子(因其次子早夭,故伦序可称第三子),生母唐王妃吴氏。吴氏的出身不错,她是开国功臣安陆侯吴复的孙女。

鉴于唐靖王成婚太晚(21岁),导致无嗣而终的教训,朝廷在朱琼炟袭封当年,就册封东城兵马指挥宋真之女宋氏为唐王妃。不过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朱琼炟嫡长子朱芝壐的出生时间是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成婚五年以后。从史书来看,朱琼炟并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大恶。但这位王爷怎么说呢,情商非常低,和周边所有的人都搞不好关系。

南阳中护卫指挥潘英

唐王府位于今南阳市王府街,由南阳卫治改建。作为永乐年间之国的亲王,唐王府和洪武年间修建的秦王府、晋王府、蜀王府等相比,不但规模上远为逊色,似乎质量也不甚佳。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朱琼炟向朝廷提出本府要修理家庙及居室,打算动用唐王府南阳中护卫官兵一千五百人,希望免除这些军士明年的屯种。王府护卫军平时是需要种地交租的,但既然唐王愿意自力更生修理王府,朝廷自然也乐得给一个顺水人情。

不过修个王府险些修出一桩谋反案。唐王府原本是南阳卫治,洪武年间朝廷曾经在里面囤积了五万八千余件守城军器,建文年间靖难战争一闹,大家都把这茬给忘了。本次趁着修王府发现了这批军器,和唐王关系紧张的南阳中护卫指挥潘英立刻向朝廷打小报告。好在本次朝廷派出来的调查组组长是巡抚河南山西、行在兵部右侍郎于谦。这位日后的于少保自然是大公无私,最终还了唐王一个清白,但也认为身为亲王却和王府属官闹矛盾不应该,要求长史官严加辅导。

谦以军器数多,非王府应有,宜转输河南布政司。且王与英相讦非宜,请除刚正长史以辅王德。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二》

南阳中护卫百户徐信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八月南阳中护卫百户徐信因守门不严,遭到唐王的斥责,一怒之下向朝廷密报王府内修盖宫院、寺庙,唐王本人还“乘轿选女子”等等罪行。朱琼炟大惊失色,急忙向朝廷为自己鸣冤。

可能唐王发的快递,徐信寄的平信,朝廷是从朱琼炟的奏疏之中才知道这位唐王殿下又被本府属官给告了,尴尬。英宗回信称已经安排河南当地官员对徐信以及本案涉及的内使苏海等人进行调查,让唐王这位叔祖放心,自己不会为“小人诬罔之言所惑”。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英宗对此事盖棺定论:徐信诬告,发配辽东充军。

甲寅,书复唐王琼炟曰:“比者护卫百户徐信奏府中不应事,已敕法司审覆明白。信已发戍辽东,妻子随住。内使苏海、魏兴、刘厚,典仗李亨俱还职役。专此奉复,叔祖亮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二》

强行引用《皇明祖训》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镇平县知县向朝廷举报唐王在王府中造了十余间便室。明代亲王的王府规制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随意改动,因此朝廷对唐王府左、右长史都进行了处罚。

不过朱琼炟是一根筋的性子,他老人家拿出《皇明祖训》为自己喊冤。意思就是《祖训》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要是王府子孙繁多,是可以自行建造宫室的。英宗让礼部官员把《祖训》翻出来一看,还真有这么一条。

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燕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皇明祖训·营缮》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确实你唐王说的没错,《祖训》是这么写了。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祖训》上面还有“燕因元之旧有”这句话,你现在还上哪儿去找燕王府?明里暗里戳我们肺管子,讽刺我们是反贼不成?此事英宗虽然咬着牙没有追究,但是心里肯定给你重重地记了一笔。

叔侄反目

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朝廷对唐王府的宗室进行了一次统一的册封。朱琼炟嫡长子朱芝壐封唐世子,嫡次子朱芝址封舞阳王。已经去世的新野悼怀王朱琼燀嫡长子朱芝城袭封新野王,庶长子朱芝埩封镇国将军。

这个时候朱琼炟和侄子的关系还不错,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他为镇国将军朱芝埩第宅向朝廷请地(朱芝城有原来的新野王府,朱芝埩需要搬出去)。而新野王朱芝城的岁禄逾期未给,也是唐王出面向朝廷讨要说法。

乙丑,唐王琼炟奏:“臣侄新野王芝城,次子舞阳王芝址及鲁山、河内郡主仪宾,每岁禄米折支钞贯例于南阳府支拨。缘南阳存留钞少,逾年未给。”事下户部,请于户口食盐钞内每岁存留八万贯,同商税课程等钞给王,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二》

俗话说爱会消失,亲情也一样,如果矛盾的焦点是财产的话。为了唐定王当年购置的两处田产,唐王和新野王叔侄二人吵得不可开交。此时是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宝座上的皇帝是发动夺门之变二次登基的明英宗。

朱祁镇想起当年朱琼炟拿《皇明祖训》来恶心自己的往事,气就不打一处来。对于叔侄二人的争端,皇帝陛下不问对错,先做了一通严厉的表态:“唐王、新野王是亲叔侄,宜各尽恩义。如何全不相顾,屡来奏扰?”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唐王情商虽低,好歹这一点还是了解的。于是朱琼炟立刻表态愿意将两处庄田中的一座让给侄子。这场危机才算得以化解。

庚子,新野王芝城尝奏叔唐王琼炟占据祖父财产地亩,乞均拨养瞻。事下户部,言宜令有司覆视,取自上裁。既而唐王亦言父存时上置庄田二处。今愿以涧河庄田一处与之。上曰:“分地既王所愿,具见亲亲之心。仍令布政司委官履亩给拨,务令允当,毋再烦扰。”—《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五》

干预有司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南阳府平民马刚和南阳中护卫军士互殴,失手将对方打死(话说王府护卫军的战斗力是不是也太弱了一点?)。按理此事自有当地有司处置,而且作为唐王,即使想干预有司,也应该偏向自己的护卫军吧?何况有司确实判了马刚死罪。

不过朱琼炟确实奇葩,他给朝廷上奏,称马刚到王府端礼门乞恩免死,请求看在他老父老母都已经85岁的份上放他一马。可惜二次登基的朱祁镇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他连珠炮般地对唐王进行反怼,一下就戳穿了事情的真相。

王居藩府,岂可受人诉牒?况刚在囚系,无缘得至端礼门陈诉。盖王欲设词脱刚死,以市私恩耳。于理甚乖,是皆辅导不得其人之故。已敕法司逮治长史等官,今后宜守法循理。凡有司之事一毫勿预,庶免厥愆。—《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九》

好在此事过后朱琼炟终于清醒了不少,当年他派人进贡白鹿一只,希望能够就此扭转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总算是开了窍。

结语: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七月十五日,在位48年的唐王朱琼炟去世,享年64岁,赐谥曰宪。朱琼炟能活到这个年纪是很不容易的,他的父王唐定王朱桱死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30岁。嫡兄唐靖王朱琼烃21岁去世。庶兄新野王朱琼燀死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26岁。

哪怕是朱琼炟自己,也饱受足疾和风疾的困扰。比如早在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朱琼炟就上奏朝廷称自己有足疾,明英宗朱祁镇立刻派御医赶赴南阳为唐王治疗。明朝皇帝、宗室很多都有足疾,笔者一直怀疑是不是痛风。

庚午,唐王琼炟奏偶患足疾,艰于步履。上命太医院择精医者,给善药往疗之。—《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七》

因此朱琼炟虽然情商低,又一直疾病缠身,但他顽强地活了64岁,生了6个儿子:长子唐世子朱芝壐、次子舞阳王朱芝址、第三子三城王朱芝垝、第四子新城王朱芝坦、第五子承休王朱芝垠和第六子荡阴王朱芝(土瓦),基本上消除了唐王府无嗣除国的风险,算是最大的功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身份,唐王妃,首位,南阳,朝廷,朱琼,徐信,公元,情商,王府,观点评论,唐王,新野王,朱琼炟,南阳,唐王府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身份,唐王妃,首位,南阳,朝廷,朱琼,徐信,公元,情商,王府,观点评论,唐王,新野王,朱琼炟,南阳,唐王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身份,唐王妃,首位,南阳,朝廷,朱琼,徐信,公元,情商,王府,观点评论,唐王,新野王,朱琼炟,南阳,唐王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