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结束分裂,隋文帝休养生息,为什么还是二世而亡?
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经过隋文帝杨坚二十年的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隋文帝实行均田法,减轻赋税徭役,人民生活富足,史称“开皇之治”。
可为什么如此大好局面,却在隋炀帝手里短短十几年便灭亡?
很多人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起义。
其实我们想想,哪个朝代没有农民起义,可又有几个朝代是农民起义胜利的结果,大部分都是失败告终,况且隋朝刚刚二世,隋文帝又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即便隋炀帝不惜民力、急于求成的施政风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难以忍受,导致农民起义。
然而从结果看,得到天下的李渊等人,也并非农民,而是出身贵族。
可见门阀的力量才是隋亡的主要原因。
自东汉以来开始,门阀与皇权就在不断斗争,到两晋时期尤盛。隋文帝建立了隋朝后,深知关陇门阀的实力,自己也害怕有一天自己被这个集团支持的强人取而代之。
为了遏制关陇门阀的势力,隋文帝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制,也是在和门阀势力正面对抗。而隋炀帝推行的政治改革,同样为了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和影响。
隋末各地爆发动乱,其实各地的门阀世族在这场动乱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拥有不弱于朝廷的武力,隋朝的灭亡又过于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贵族在后面的推波助澜。
对于隋朝的灭亡,其中还存在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从隋炀帝前期的一系列做法来看,他非常有抱负,也非常有眼光有远见,并非我们了解的那么昏庸无能。
但不可否认隋炀帝的改革也好,还是一系列的军事举动,都有点过于激进。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至于隋末局势一发不可收拾,隋朝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