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吧。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十分传奇,屡建奇业。
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一直靠自己的奋斗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这是中国甚至世界上都从未有过的事情。
明太祖与马皇后的恩爱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一生很多子女,一共42个孩子,而在他的26位皇子中,其中前5位都是马皇后所生。
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明太祖的这些皇子们各个不同。在历史上也都有着不同的结局。
世人最熟悉的不过有那么几位皇子,比如朱棣,作为明太祖的第四子才武双全,开始受封为燕王。后来起兵谋反了建文帝,成了备受尊重的“永乐大帝”。
还有那个早逝的大皇子朱标,明太祖的第一个儿子,备受明太祖喜爱。
但却因病早逝,令明太祖心痛不已。后世更有“朱标不死,朱棣难出”的说法。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朱标,也不是朱棣。
而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周王朱橚。
是不是觉得很陌生?但是他的一生却非常坎坷。
这位皇子与他的弟弟哥哥不同,作为朱棣的同胞弟弟,甚至在明朝算得上是“丢人”的存在。
但是世界上对于他的评价却非常之高。那周王真的一事无成吗?他究竟是个怎么的人?
朱橚作为明太祖的第五个儿子,一开始还是深受明太祖喜爱的。
在洪武三年,也就是朱橚九岁的时候,就封他为吴王,封地为当时最为富庶的江浙一带。
但是很快明太祖便受到大臣们的反对,因为江浙一带为国家财赋之地,并不适合建藩。思考过后,还是将朱橚的封地改为开封,并改封号为周王。
不仅如此,明太祖还为朱橚找了一门好亲事,将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的女儿许配给他。
洪武二十二年,朱橚第一次被流放。
当时的藩王离开封地必须征求皇帝同意,朱橚不仅擅自离开封地还去了老丈人冯胜的所在地,凤阳。
这直接击中了明太祖多疑善猜忌的弱点,一怒之下,将朱橚逐放到了云南。
去了云南的朱橚,更直观地面对了百姓的疾苦,这也为后来朱橚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但是明太祖还是心疼他的五儿子的,很快改变了主意,将他召回了京城,接受自己的训导。并让朱橚的儿子朱有炖替朱橚驻守藩地。
过了一年之后,明太祖就让朱橚回到了藩地。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逝世,便将皇位继承给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多疑的性格也与他的祖父明太祖很像,他深知自己并不能服众,而自己的叔父们又太过权重,于是建文帝决定削藩。
但是他削谁呢?这使建文帝无从下手。当时建文帝最忌惮的就是燕王朱棣。
但是燕王朱棣当时并没有什么把柄在建文帝手上,而且还有军功,建文帝虽然忌惮也要顾及在朝廷中的影响,于是他决定从朱棣的同胞弟弟朱橚开始整治。
正好这时候,朱橚的二儿子不满父亲和哥哥独统大权,向建文帝举报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于是朝廷派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了朱橚和他的长子,把他贬为庶人。
这是朱橚的第二次流放。
有人说朱橚本身图谋不轨,也有人说朱橚志不在此。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次流放都为朱橚往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文四年的时候,建文帝看皇位岌岌可危,于是将朱橚召回了南京禁锢。
直到同年,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成功之后,才恢复了朱橚的爵位。
可见,从朱橚的政治才能来说,他真的并不优秀,甚至有些“丢人”。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那朱橚还有别的优点吗?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废材皇族吗?那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到“不务正业”的皇室,最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宋徽宗赵佶。
他并不与其他皇帝一样,重视自己的江山社稷,而是一心醉心于书画,崇尚道教。
按照一个皇帝的标准来说,宋徽宗着实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对于宋代艺术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足的人才。他自创的“瘦金体”至今被无数人追捧。
历史上这样的皇室子弟不在少数。今天文章的主角,朱橚,也是一位这样的皇子。
前文提到,世界上对朱橚的评价很高,就是因为他在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朱橚是一个十分重视儒学的人,再加上名初期那种务实的作风,朱橚非常能体会民生。
尤其是经过两次的云南流放之旅,他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疾病带给百姓的痛苦,于是暗自发誓要研究医学。
回到自己封地后的朱橚,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召集了许多能人方便撰写医学方面的著作。
他组织编写的《袖珍方》一书,针对百姓缺衣少药的情况,在那个年代拯救了许许多多的人。
他酷爱研究植物,组织了许多学者以及画师并建立了专门的植物园进行观察记录,撰写出了研究意义十分重大的《救荒本草》一书,传入别的国家后赢得了许许多多学者的赞美。
朱橚一生,除了这两本书,还有两部十分重要。那两本就是《保生余录》还有《普济方》。
其中,《普济方》被认为是医学方面的百科全书,为后世的医药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借鉴了这本书里的很多方剂。
总的来说,朱橚虽然在政治方面没有出色的成就,但是他在医学界以及植物界的贡献是十分伟大的。就连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都曾评价朱橚为“中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参与编辑的许多著作,迄今为止还有很大的研究意义。虽然,历史上也记载着朱橚的许多不足之处,但人无完人,他的成就不可泯灭。我们透过历史去观摩古人的时候,也是尽可能通过寥寥数字,去了解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