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朱元璋为何要诛杀开国功臣?有哪些亲家?解决外戚干政,这条红线不能触碰!
对于朱元璋建国后为什么要弑杀开国功臣,笔者看了很多资料,无外乎有这么几种说法,朱元璋性格使然,卸磨杀驴;朱元璋为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普通道路,把对有皇权威胁的人都杀掉;朱元璋出身底层,文化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自信生怕皇位被抢夺而抢先下手,虽然开国帝王成功创业后,为了稳住来之不易的成果,大都杀害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但是像朱元璋这么狠毒的实属少见,朱元璋为何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朱元璋和刘邦很相似,都是草根皇帝,都建立汉民族统治的国家,建国后他俩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我们先从西汉为切入点。
刘邦建立西汉后,在朝廷中有三股势力能威胁到皇权,异姓诸侯王,开国功臣,皇室宗亲;为了解决帝国隐患,刘邦和吕后先后诛杀彭越,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暂时解除皇权威胁。异姓王解决后,西汉势力被打破,从此外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政治舞台,最终西汉葬送在外戚手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熟知历史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浅显的道理,朝代更迭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外戚干政,大臣功高震主和皇子间同室操戈。
对于外戚干政,朱元璋成功解决了外戚势力问题,那就是他下圣旨“凡朱家皇子亲王的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从此明朝后宫和亲王选皇后,妃子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必须来自民间,民间底层,当官的不行,富贵的不行,由此完成皇后妃子在朝中根基十分浅显,要想培养自己的外戚势力,非三十年不可,而下一个储君的后宫还是来自民间底层,有明一朝几乎没有外戚专权现象,说明朱元璋成功解决了外戚干政对皇权的威胁。
朱元璋不能不看到这点,明朝虽然没有异姓诸侯,但和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实力不可小觑,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些开国功臣了。
朱元璋,与历史上开国皇帝乱世起家创业时一样,为了扩充自己实力,拉拢实力战将,大多都通过结拜兄弟,结儿女亲家等方式把这些文臣武将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让他们誓死效忠自己。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汉初三杰。刘备有张飞,关羽的桃园结义,北宋赵匡胤有义社十兄弟等等。
而在元末乱世时,朱元璋初了认义父,拜兄弟,收养子外,还与这些大臣结为儿女亲家。
朱元璋与功臣的政治联姻:
嫁公主,招驸马:梅思祖的儿子娶了宁国公主陆仲亨的儿子娶了汝宁公主,李英之子娶了大名公主,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娶了福清公主,傅友德之子傅忠娶了寿春公主,胡海之子胡观娶了南康公主,郭英之子郭镇娶了永嘉公主,谢彦之子娶了汝阳公主。
开国武将家族与皇子联姻情况:魏国公徐达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燕王、代王、安王;常遇春女儿嫁个太子朱标为首任太子妃;谢成女儿嫁给晋王;冯胜女儿嫁给周王;王弼女儿嫁给楚王;邓愈女儿嫁给秦王;吴复孙女为齐王妃;汤和女儿为鲁王妃;蓝玉女儿为蜀王妃;吴祯女儿为湘王妃;郭英女儿为辽王妃;袁洪女儿卫岷庄王妃,冯诚女儿为韩宪王妃。
朱元璋有8个女儿嫁给了开国武将后代,皇子也多娶开国武将之女为王妃,并且这些开国武将的后代都得到了朱元璋的培养与优待。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在明宣宗那得到了印证。
《明宣宗实录》曾记载,“我国家待勋臣礼意尤厚,太祖皇帝开国功臣,子孙世袭其爵,年幼者给全俸养之,置武学,教之书史。其成人,任以事,着为令典。”
由以上资料可知,开国功臣子女可以世袭罔替,年幼者国家出钱俸养,教其武学和经史子集类书史知识,长大后国家安排工作委以重任。
后来朱元璋发现功臣与藩王的结合对皇权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即使功臣没有谋反篡位之心,但他们终究现在自己女婿一边的,况且这些大臣不一定认为自己是篡位谋反,因为他们所支持的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将这些开国功臣,特别是联姻的儿女亲家几乎全部诛杀殆尽。
对于皇权的继承,朱元璋心里始终有一条红线,这就触痛了朱元璋心里红线,皇权必须朱家人继承,必须是马皇后中的嫡子继承,其他的亲儿子只能是藩王,享受荣华富贵,并且帮助皇帝看守大明江山。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