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认为朱允炆一定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朱元璋虽安心走了,但留下一个隐患,朱允炆仍然有九个身影笼罩在他的头上。而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朱元璋在世时,为了避免孙子上位带来隐患,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
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都要让三分。
在朱允炆看来,他们几个无疑是一种威胁,他认为该采取点措施了。
削藩:朱棣趁机发起靖难
其实,朱元璋也考虑到各地藩王的势力,因此为朱允炆留下了一群人,为帮助他治理天下,方孝孺、齐德、黄子澄这三个人成为后来建文帝的主要班底。
这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然而,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朱允炆担心那些叔叔们将来要造反,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
黄子澄知道原因后,安慰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他们不敢造反,并且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所以在建文帝登基后,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黄子澄等人都表示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因为以朱棣的野心一定会造反的!
齐泰认为对燕王先下手为强,但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剪除其他各王,除掉燕王的羽翼,然后再对燕王动手。
这是一盘决定天下命运的棋局,对弈的双方是朱允炆和朱棣,现在身为皇帝的朱允炆猜到了先手,他在棋盘上下出了自己的第一着。
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在朱允炆看来,他将是朱棣的有力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成了最早被清除的人。
李文忠奉命调大军奔赴河南周王府,把周王以及他的老婆孩子押到京城,朱允炆把他从国家一级干部直接贬为庶民,并迁至云南。
建文帝上位后,开始收拾起他的那些叔叔们。周王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而且周王很快就会发现与后来者的遭遇相比,去云南旅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年十二月,有人告发代王朱桂,建文帝把他的这个叔叔迁至蜀地看管起来。
第二年五月,建文帝又将岷王朱楩逮捕,以“不法事”罪名贬成老百姓。
此后,建文帝又以私印钞票对湘王朱柏下手了。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随后朝廷就派使臣至湘王封地去抓人,而湘王朱柏不愧是朱元璋的子孙,甚有骨气。得此消息后,他把老婆孩子都召集起来,没有开门迎接使臣,而是紧闭宫门,自焚而死。
这样的惨剧,并没有阻止建文帝的行动步伐,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连续抓获了齐王朱榑和代王朱桂,此二人皆被废为庶人。
真是干净利落,毫不留情!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傻瓜也知道建文帝想干什么了。
至此,建文帝已经完全违反了他向朱元璋做出的承诺。毕竟,这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先是朱允炆抢到了先手,但却没有抢到先机。
其实朱棣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以往的记录成功率很少。所以朱棣做出自己的应对。
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
因为在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去京城,但朱棣意识到侄子可能要对他下手,所以他只派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代他前去祭拜。一来表示自己重视此事外,二来表明自己没有异心。
不过,朱棣这次打错算盘,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书齐泰就提出将此三人扣为人质,建文帝也觉得有理。谁知,黄子澄说应该将三人还给燕王,以免打草惊蛇。
书生办事,真正是不知所谓。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处理掉五六个藩王了,谁都知道他接下来要向燕王动手了,然而,黄子澄居然提出“掩耳盗铃”!
两人的提议使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来说话了,若放朱高煦三人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建文帝最后做出决定,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
朱允炆虽然从朱元璋那些学到了很多东西,唯有一条关键的规则没有领会到精髓,那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然而让朱棣没想到的是自己三个儿子却毫发无损地送回来,因此更坚定了他选择造反的气势。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干了,就干到底吧!
但必须师出有名,要造反也需要一个理由。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法律规则的漏洞。所谓“朝内有奸恶,无正臣,则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元璋在世时,也料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会造孙子的反,因此制定了一套用来制约藩王规定,但为了防止所谓奸臣作乱,他又规定京城危急时藩王可以起兵勤王。
所以朱棣找到法律规则的漏洞,打了一个漂亮擦边球,公然宣称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难”,清君侧。
而且朱棣要有预谋,众多藩王中,又打起宁王的主意,时有人评价诸王,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语。以燕王如此狡猾之辈,竟然还有宁王善谋之语,可见此人确实厉害。
在朱棣看来,宁王最厉害的就是他手下的那支特殊武装朵颜三卫。这是一支在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朱棣做梦都要拥有,但想得到这支部队,势必得先要解决宁王。
而建文帝对这个能征善战的叔叔并不放心,在对燕王动手的同时,也把手伸向了宁王,所以朱棣来诉说此事时,宁王确实也存在兔死狐悲的复杂心情。
在宁王看来,号称藩王中最强的朱棣靖难靖到一半就准备投降了,无非就是一个软蛋,因此放松了警惕让朱棣带兵马进城。
于是让他没料到的是,朱棣早已布好的伏兵,一声令下,控制了局势。宁王也想动手,但这支朵颜三卫首领已经被朱棣收买,变成了朱棣的人。
靖难之役共历时四年,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开门投降,朱棣带兵入城,建文帝下令放火烧宫,当燕王来到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不知所踪,所使用的宝玺也随他一起消失。
正史记载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当燕王到来时,建文帝自知大势无可挽回,遂纵火自杀。
靖难之变,且不讨论朱允炆最终结局如何,朱棣进入南京之后,朱允炆生母吕氏和三个兄弟落入了朱棣之手后,他又是如何对待的?
靖难后:朱标的妻儿个个不得善终
朱允炆生母吕氏,起初只是一个妾。朱标原配是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是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大将,常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朱雄英,老二朱允熥。因生朱允熥时,常氏大出血而死。
常氏死后,吕氏被扶正,成了朱标的大老婆。吕氏给朱标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包括朱允炆。如此算起来,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朱雄英,二儿子朱允炆,三儿子朱允熥,四儿子朱允熞,最小的是朱允熙。
朱允炆虽然比朱允熥大,而且生母在自己出生一年后就被扶正,可他毕竟是小老婆所生。所以,嫡长子只能是朱雄英,但朱雄英在1382年去世。如此,朱标的嫡长子就变成了朱允熥。
但常氏根基深厚,如果选择嫡次子,那么必定会壮大外戚的势力,所以担心来篡权的悲剧发生,所以朱元璋千挑万选,选择了朱允炆。
朱元璋选择庶出的皇孙继位,其他儿子显然非常不满,尤其是朱元璋四子朱棣,而点燃这个导火索的就是朱允炆登基后的削藩!
当朱允炆开始对燕王朱棣下手,把燕王的精兵调离时,燕王可不愿坐以待毙,在姚广元的建议下起兵造反,最终爆发靖难之役!
朱棣攻入南京后,朱允炆不知所踪。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和长子朱文奎据说死于宫中大火。他生母吕太后和三个兄弟便落入朱棣手中。
朱棣登基以后,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十分谨慎,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皇帝,为了安抚百姓们的心情,开始了休养生息的策论,在他登基仅仅五年的时间里,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达到了国泰民安程度。
最初,朱棣对大哥朱标的孩子们和老婆还算客气,毕竟面子工程得做足。为了实际上,这些“客气”仅仅是他等待时间的过程罢了。
毕竟这江山是靠自己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生怕被人讨论,落下话柄!开始表面上尊重吕太后,希望得到舆论支持和理解!
后来,朱棣稳固皇位后,就没那耐心继续再演戏了。先是将大哥朱标的封号从孝康君王改为懿文太子,吕太后改为懿文太子妃,并将其打发去懿文陵园,为朱标守陵。
此时除了朱允炆外,朱标还有三个孩子。朱标的三子朱允熥,在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曾封这个弟弟为吴王。
可未等到朱允熥去往封国杭州就藩,朱棣就篡位成功了。于是乎,嫡次子朱允熥的人生开始发生了惊天逆转,说来,朱棣亡朱允熥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
先是从吴王降为了居漳州的广泽王;随后又从封地召回京师贬为了庶人,囚禁在了凤阳,后暴毙而亡。
朱标四子朱允熞,朱棣对其的处置手法跟朱允熥几乎一样,从衡王降为怀恩王,将其封地改到辽宁建昌。
后来,朱棣认为派太远不利于自己掌控,于是到封地不到三个月就被朱棣召回京城,削除宗籍,贬为庶人,禁锢于凤阳。
史书上记载,老三被囚禁不久暴毙而亡,原因可想而知了,老三死后老四便郁郁寡欢,最终也随三哥而去,当时的老四仅仅二十九岁,连后人都没有留下。
朱标小儿子朱允熙徐王,在朱棣继位之后,从徐王贬为庶人,并让他和母亲吕氏一起去给父亲朱标守陵墓去了。
公元1404年,朱棣将他改封为瓯宁王,并以“不遣之国”世奉太子祀。听着确实不错,朱允熙和母亲颇有能幸免于难的意思。
但是年近16岁的朱允熙,莫名其妙在自己住宅中被火烧死。据《明史》也记载,在永乐四年,朱允熙竟然在自己住宅葬身火海,而母亲吕氏却安然无恙。
细想,只有年仅16岁的朱允熙葬身于火海之中,而年迈近50岁的母亲吕氏却毫发无损。
再看看朱允熥和朱允熞的诡异死因,不难想象,朱允熙之死也并非意外。只能说朱棣手段高明,只任凭后人猜测,却永远找不到实质证据。
好在,朱允熙死后,得了一个“哀简”的谥号,说来,这结局终归要比其他几个哥哥强。
此时,即便朱棣登基后已经得了民心,但他依旧不安心,尽管他处置了大哥朱标的众儿子,坐稳了江山,但从未放弃过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为此,他几次三番派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为建立邦交、巩固政权,实则是为了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然而,朱允炆的下落,直到朱棣辞世,都未能探寻到。这意味着,朱棣登基后,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中,加上国事繁忙,在如此巨压下,也导致他在位23年,未生下过任何子嗣,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件奇事。
写到最后
俗话说:“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在强大的权利和利益的诱惑下,亲情便如同散沙。靖难之役使朱棣成功逆袭,原本与皇位无缘的他,凭借着造侄子的反成功坐上龙椅。
朱棣继位之后,凡是忠于朱允炆的,都难逃一死。朱棣对大哥朱标的妻儿如何,虽说史书并未详细记载,但突如其来的大火和突然的暴病而亡,一定存在着蹊跷。后世心里也都有数,尽管朱棣收拾朱标后人的手段很高明,但就像刘璟临死前说的那样:燕王无论如何,百年之后也难堵后世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