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隋炀帝巡狩:穷奢极侈是表象,巩固隋朝政权才是目的

隋炀帝巡狩:穷奢极侈是表象,巩固隋朝政权才是目的

公元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驾崩,杨广随即即位,号称隋炀帝。

与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开皇之治带给隋朝的繁荣鼎盛不同,隋炀帝在位期间,不顾经济与粮食的困难,修建洛阳城、兴建运河、四处巡游,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自己过着穷奢极侈生活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的负担,进而造成了隋朝由盛转衰的趋势。尽管后期曾改革官职,创立科举,但依旧无法避免起义国灭。

那么隋炀帝这样的做法是否只造成了负面影响?隋炀帝尽举国之力四处巡狩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1.隋炀帝为巡狩所做的准备

隋炀帝即位的初期,国家依旧如隋文帝在位期间一般强盛,但隋炀帝依旧决定修建完善东京和洛阳,并迁都洛阳。

同时在洛阳周边的洛口、回洛等地区,修建粮仓以备洛阳之需。洛阳周边地区都是如此,更别说洛阳本地了,隋炀帝为修建洛阳城花费兵夫70万人筑造城墙,工速之快60日便已筑成。

城内诸殿基、墙院又役10万多人,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再役10万多人,加监工常役80万人,用工总量达到170万人,极尽奢华的宫殿、如此人力物力堪称历代皇宫建造之最。

在营建东京和洛阳的同时,隋炀帝还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造龙舟。

隋炀帝似乎很早就已经做好的巡狩的打算,在营建东京的第二天,隋炀帝就下达了“巡历淮海”的诏书。

于是为了方便南下巡游,隋炀帝下诏开凿连接黄、淮的通济渠,开通自洛阳至江都的运河。

几天之后,隋炀帝接着下令造船。《隋书·炀帝纪》记载,当时建造的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庞大的龙舟船队中就有5191艘。

而隋炀帝所乘的龙舟也十分豪华,堪称水上宫殿。《大业杂记》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

为了尽快建成而出游,自然大量的人力是不可避免的,粗略计算,开凿运河以及造船的民夫也不下数百万人。果然,历时五个月,通济渠造成,自洛阳至江都的水陆全部贯通,船队也按时完工。由此便为隋炀帝南下巡狩创造出了条件。

耗费如此人力物力,打造宫殿、修建运河、建造船只,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为满足自己欲望、不顾百姓压力,穷奢极侈的皇帝形象。

甚至杜牧有诗云:“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更是将隋炀帝开凿运河看做了亡国的祸端。

然而我们虽然无法否定隋炀帝这些举措中涵盖着自己的私欲,也无法否定隋炀帝为建造这些所实行的暴政,但事实上,真正的情况远不止于此。那么隋炀帝迁都、修建运河的目的还有什么?

《隋书》记载:“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认为洛阳具有“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优势,说明了之所以迁都洛阳是出于隋炀帝充分意识到洛阳在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上文知,开凿运河是为隋炀帝巡狩而做的准备,而开凿运河不仅利在千秋万代,更是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意义。至于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了解开凿运河之后,隋炀帝四处巡狩的目的及结果之后便可得知了。

2.隋炀帝的三次南巡

中国古代有天子“巡狩”之礼。《孟子·梁惠王天下》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由此可知,巡狩就是古代皇上巡视国家疆土。

隋炀帝在位期间,就曾三次北巡,一次西巡,三次南巡,三次东征,可以说他将在位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巡狩这件事上。

首先就是隋炀帝的三次南巡之旅。大业元年及605年8月,隋炀帝自洛阳西苑出发开启了南巡之旅,随后在大业六年、十二年又两次巡狩江淮。

这几次南巡除了皇帝、嫔妃、文武百官之外,隋炀帝还命令携带“内位百司供奉之物”,再加上船队中的士兵以及船夫,总计二、三十万人向着江南徐徐前行。

这表面看来是隋炀帝的浮华之举,为了游山玩水,可事实上隋炀帝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首先,江南地区是隋炀帝的政治生命所在,他在任扬州总管的10年里,早已熟悉了江都的风物,对该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执政的30年中,就有13年是在江都度过的。

他在自己的诗中,也不止一次表达过这种感情“黄梅雨细麦秋横,枫叶萧萧江水平。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而隋炀帝来到江都,带给江东父老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宣布大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所谓给复就是免除租赋。

从军事方面,隋炀帝南巡是为征伐高丽作积极的准备。魏晋之后,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江淮以及太湖一代,更成为天下的粮仓。

而在南巡之前,隋炀帝曾征伐过高丽,此次征伐中大多数人力物力都出自与江南地区。由此可见江南地区是征伐高丽的战略后方。所以隋炀帝巡狩江南地区,还为此后再次讨伐做足了准备。

从政治方面来说,隋炀帝南巡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隋朝自北周而起,对南朝地区素有戒心,再加上隋文帝在位期间灭陈,地方氏族以及豪强纷纷反抗,如开皇十年苏州沈玄桧、越州高智慧等聚众反隋(隋炀帝就是那时被任命为江都总管的)。

而隋炀帝大张旗鼓的多次南巡,从政治上就起到了震慑当地豪强的效果,对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及全国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隋炀帝南巡还促进了南北地区的融合发展。隋炀帝率文武百官下江南“观省风俗,眷求谠言”;“令上先人家,宴故老”等,在江南地区亲自主持南北儒臣制定礼乐和服仪制度,对于南北地区的文化融合极其重要。

3.三次北巡以及一次西巡

说完隋炀帝大张旗鼓的三次南巡之旅,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其西北巡狩的旅程。

“自古帝王莫不巡狩”,而帝王巡狩的政治手段与军事征伐一直是紧密联系的,先是耀兵威震,不服则转为征伐,对手屈服则转为巡狩安抚,隋炀帝西巡、北巡塞外运用的正是这种政治手段。

隋炀帝首次北巡就下诏曰:“古者帝王观风问俗,皆所以忧勤兆庶,安集遐荒。自蕃夷内附,未遑亲抚,山东经乱,须加存恤。今欲安缉河北,巡省赵、魏……”诏中河北就是指河套以北的东突厥。可以看出隋炀帝本质的目的其实就是震慑突厥等部。

在几次巡狩的过程中,隋炀帝首先实行耀兵、怀柔的策略。其巡狩随驾士兵50余万,马匹50余万,千里不觉。

大业五年五月在拔延山举行大规模狩猎“分四十军,军万人,骑五千匹。”可见与上文提到的南巡一样,隋炀帝西北巡不仅是天子威仪天下而举行狩猎礼的传统行为,更是中央王朝实力显赫的彰显,以对“不安分”的突厥部落起到震慑的作用。

另一方面,隋炀帝实施“以夷制夷”的策略,在第二次北巡时联合突厥启明可汗进攻伊吾国,迫其投降。大业六年,西巡时又攒动西突厥酋长打败处罗可汗,并命处罗将五百常从车架巡行。从此西突厥的势力几乎被完全遏制,而隋朝西北疆域再无后顾之忧。

此外,这几次巡狩还成为汉代张骞、班超经略西域的重要条件;调动民兵修建长城以加强边疆防御;并使得魏晋以来中国与西域各国的阻隔以及隋初“突厥吐谷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胡贡不通”的局面彻底解除。

4.隋炀帝三征高丽

最后,再说说隋炀帝的三次东征之旅,这三次东征也称为三征高丽,而这三次巡狩更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际上,我们分析隋炀帝北巡、南巡、西巡的目的,其根本上就是要消除高丽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后顾之忧,并为征战高丽,调动、征集军队,筹划军事部署,并为人物资源方面做好准备。

高丽于西周时曾为封地,汉晋时代都是中国的郡县,在五胡十六国时代高丽趁机进攻古乐浪郡,并向辽河流域扩张。

在隋朝统一中国的时候,高丽入境参加了陈朝军的反叛,“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杀害边人,心不在宾”。故长期以来,高丽一直是隋朝的一大威胁。

大业六年,隋炀帝北巡出塞,在突厥启民可汗牙帐中居然见到高丽私通使,于是大怒曰:“联以启民诚心奉国,放亲至其帐,明年当我往逐那。而还片语高丽王: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如启民,敬或不朝,将率启民往巡彼土。”

大业七年,隋炀帝在镇抚西北突厥后,下诏征讨高丽。于次年正月,共调集全国113万大军,分为24军,浩浩荡荡杀向辽东。从军事角度隋炀帝这么做一是为了以武力震慑高丽欲其畏惧屈服;二是若震慑不成便可以直接通过武力征服。

而从政治角度,隋炀帝的作法,是暗示高丽应恪守藩属的尊卑之礼,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在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和对外传统政策方面确立政治上的藩属关系,避免武力征伐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隋炀帝在大业七、九、十年三征高丽的结果都不近人意,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出,其本质的目的就是征服高丽。

总结

隋炀帝,作为隋朝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世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实施暴政打压百姓,有人认为其政治军事举措有利于后人发展。

究其在位期间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巡狩来说也是如此。巡狩之前,隋炀帝迁都洛阳,在其周围及内部大修宫室,兴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此类举措虽劳民耗力,但从正面的意义上来看,一是充分考虑了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二是为巡狩做足了准备。

而隋炀帝的多次巡狩,表面上是为满足自己游山玩水的私欲,实际上在军事上是对隋朝存在威胁的西北少数民族以及高丽民族产生了震慑作用,使其不敢来犯;在政治上更是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加强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参考文献

1.《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之原因考》

2.《隋炀帝巡狩政治军事战略析论》

3.《再论隋炀帝的巡狩》

4.《建国以来隋炀帝巡狩研究述评》

5.《隋炀帝开运河为巡游史事辨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隋朝,运河,江都,洛阳,龙舟,开国皇帝,政权,表象,隋炀帝,人力物力,观点评论,江都,江南地区,洛阳,高丽,隋炀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隋朝,运河,江都,洛阳,龙舟,开国皇帝,政权,表象,隋炀帝,人力物力,观点评论,江都,江南地区,洛阳,高丽,隋炀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隋朝,运河,江都,洛阳,龙舟,开国皇帝,政权,表象,隋炀帝,人力物力,观点评论,江都,江南地区,洛阳,高丽,隋炀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