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问题上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传位于皇孙朱允炆后,明朝内部便发生剧变。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原本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可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因此痛苦不已。朱标的死对朱元璋选择下一个继承人,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公元1368年,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立长子为合法继承人),其目的是为日后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以避免未来皇权纷争。因此,朱允炆成为朱元璋认定的“合法继承人”。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并且温文尔雅。确切来说,朱允炆并非最合适的帝王人选。朱允炆向往实行理想的仁政,并且实行了一些较大的变革,最终为他招来灾难性的后果。早在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时,地方诸王便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但畏惧朱元璋仍在,最终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逝后,地方诸王无不窥伺皇位,而仍畏惧朱元璋,即便是明争暗斗,也只能不了了之。朱元璋去世前,秦王、晋王先后去世,燕王朱棣的两个强有力的对手。朱元璋驾崩后,朱棣更是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这时他的羽翼已经丰满。朱元璋一直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朱元璋晚年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同时也担心其权势太大不好控制,于是临死前告诫:“燕王不可不虑。”可已经无济于事,朱元璋毕竟已不再年轻。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下南京并占领京师。攻克南京时,宫中起火,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朱文奎都神秘失踪(也有史学家认为朱允炆自焚于宫中)。朱棣攻下南京后,登基为皇帝(并非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朱元璋的帝位)。朱允炆失踪后,他的儿子朱文圭只有两岁,朱棣并未斩草除根,只是将他幽禁于中都广安宫。
朱文圭虽说被幽禁起来,但相比其父亲朱允炆、兄长朱文奎,他的下场要好太多。毕竟只是失去自由,并未夺其性命。朱文圭作为朱允炆的后人,对于朱棣而言毕竟还是隐患,虽说朱棣动了恻隐之心并未杀他,但也时刻提防着他。朱文奎在广安宫中生活了将近54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朱棣从未将他们放出,并且令后人继续将他们幽禁。如此不禁令人唏嘘感慨,帝王家本无亲情,在权势面前,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即便是一个2岁的孩子,也不例外。
根据史书记载,天顺三年十月(1459年),明朝已经传位至明英宗时期,可朱文圭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感慨。从书中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朱文圭至死都没有出广安宫。淮阳巡抚都御史奏请明英宗将建庶人(朱文圭及其后人的称号)送到城中看守,明英宗不许。而当时朱文圭去世已有两年,可见朱文圭至死都没有被解除幽禁,这个结局令人唏嘘感慨,可怜生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