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潘美战败、杨业战死,他却打了胜仗,宋太宗叹曰:俺哥识人啊!

潘美战败、杨业战死,他却打了胜仗,宋太宗叹曰:俺哥识人啊!

领兵打仗这事,您还别说,真是有天赋的。历史上就有很多文臣,兵营一天没呆过,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出手就是名将范儿。宋代的张齐贤就是这么一位天才。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乘辽国12岁的小皇帝刚登基、主少国疑之际,派三路大军北伐。初期进展顺利,眼看燕云十六州收复在望,谁知理想虽然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宋太宗心头胜利的甜蜜滋味尚未散去,宋军败报却不断传来。先是名将米信在新城会战失利,随后宋军最大的BOSS曹彬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眼看这仗没法打下去了,宋太宗急忙传令撤兵。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西路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不但不采纳副帅杨业(杨家将演义中的杨令公)扼守石竭谷口利用有利地形阻击辽军的正确建议,反而逼迫其出雁门直趋朔州出战。面对乘胜而来的辽军主力,结局可想而知。更可恨的是等到杨业失利退回约定会师的陈家谷口时,潘美、王侁并没有留守接应,已违约先撤。杨业孤军奋战,最后因为身负重伤被俘。他坚贞不屈,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这次进攻,宋太宗几乎倾尽全力,谁成想形势却瞬间逆转,山西前线形势危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此时,镇守晋北重镇代州的张齐贤登场了。

辽军西路大军在北院大王蒲奴宁的指挥下,汹涌而来。面对强敌,张齐贤自知很难抵挡,急忙派信使联系大军主帅潘美。前文说过,潘美知道东路大军战败,早已和监军王侁溜之乎也,连副帅都顾不上了,哪里还有精力派兵支援代州。这还不算,更加糟糕的是信使除一个负伤逃回外,其余全被辽军俘虏了,这下城中窘境辽军也知道了!该怎么办呢?

面对城外漫山遍野的辽军,城内人心惶惶。为了安抚人心,张齐贤立即召开了一场以“当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为主题的报告会。只见他斗志昂扬,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敌人虽然势大,但是他们只知道我们求救兵,却不知道我们的救兵已退,心存忌惮,所以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团结一致,勇敢战斗,胜利一定属于宋军!

人心稳定了,接下来张齐贤就开始施展自己的军事手腕了。半夜,他派出200多人,每个人都背着一小捆干草,手拿一面旗帜,乘夜色掩护偷偷跑到州城西南三十里地地方,遍插旗帜,四处燃起大火。一时间彩旗飘飘、火光四起,烟雾弥漫,喊杀之声响彻云霄。辽军看到了,摸不清虚实,以为宋军主力来援,急忙撤退。谁知张齐贤早就算定了这一步,在辽军退兵要道土磴砦埋下二千伏兵,将匆忙撤退的辽军打得大败。擒俘辽军北院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杀敌数百,俘获二千匹战马及很多兵器。

代州前线捷报传来,宋太宗阅后,不禁长叹一声:俺哥看人可忒准,不服不行啊!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骨子里是一个文人的张齐贤自持有点本事,年少时行事很是张狂。有一年赵匡胤到西都洛阳,当时还是布衣的张齐贤直接拦驾,献上十策。其中有四件符合赵匡胤的意思,但张齐贤坚持认为十条都是好的,要皇帝全部采纳他的建议才肯罢休。赵匡胤发怒,令武士强行把还想死缠烂打的他拖了出去。

其实这并不是赵匡胤不认可他的建议,而是觉得他太狂傲,有心要杀杀他的傲气、磨他一磨。回到京城汴梁,他就对赵光义说:“我到西都,只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打算授任他官职,今后可以让他辅佐你任宰相。”

赵光义果然重用张齐贤,不过此前都是从事文职工作,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此次代州之战,在众“名将”皆败退情况下,以弱胜强,总算是为宋太宗找回了一点颜面。

白崇禧眼里的红军:除彭德怀、朱德所部,其余皆战斗力薄弱

国军首批8个一级上将,没有他朱德可能就不会参加南昌起义

国军有名的“独眼龙”将军,自杀后彭总下令厚葬,蒋介石亲自祭奠

彭老总调教50军,军长曾泽生说:情愿到38军当一名炊事员

抗日名将郑洞国,当了“俘虏”还能“起义”,他是如何做到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将,胜仗,赵匡胤,建议,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大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辽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将,胜仗,赵匡胤,建议,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大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辽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将,胜仗,赵匡胤,建议,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大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宗,潘美,张齐贤,杨业,辽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