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真宗:成为一代明君近在咫尺,与契丹的澶渊之盟,成了人生转折

宋真宗:成为一代明君近在咫尺,与契丹的澶渊之盟,成了人生转折

公元994年,宋太宗为考虑册立太子一事,把道教老祖陈抟找来,让他给自己的八个儿子看相,只有一子元侃还在南官酣睡未来。陈抟到了南宫,没进门便回头告诉太宗:“不用看就知道,八子中元侃的命最好,我见他的守门人都是将相之面,元侃必有大福!”

元侃便是日后的宋真宗。公元997年,真宗即位。他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首下诏求直言”,希望朝臣“尽言无隐”,多提意见。有一次,石熙政进谏,所言与事实不符,有人建议要治石的不敬之罪,真宗说:“若是说错了就治罪,以后还有何人敢言?”

真宗日理万机,勤于政事。自称除政事之外,惟好文史,喜欢著书立说,经常与一些文士谈笑风生,以友相待。宗好学博识,能详知邻国风俗。有一次,契丹使者来访,侍卫不准使者带佩刀见真宗,真宗说:“戎人佩刀是其常礼。”传诏许其佩刀觐见。

公元1004年,辽军压境,真宗接受寇准建议,决定亲征,离京时,他拒绝内侍给他的貂冠裘衣,冒着严寒启程北上。真宗渡过黄河后,到达澶渊北城,当黄龙旗出现在城头时,城内外军民一片欢呼声,士气大振。

宋军大败辽军,射死辽军统帅萧达览,迫使辽军提出议和。虽然当时局势对大宋来说非常有利,但是真宗认为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加上稍微有点惧怕辽国的声势,所以,在议和谈判中,真宗认为如果契丹要求割地,便要决一雌,如果他们只要财物,可压在岁币30万内。

最后,以宋朝岁贡30万,达成了“澶渊之盟”,变成了“战胜反倒输捐”。虽然此举结束了宋辽数十年的战争,但颇遭非议。本来真宗以为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后来,宋真宗意识到澶渊之盟失了尊严,心中闷闷不乐。

朝臣王钦若揣摩到真宗心思,便提出“封禅”的建议。认为契丹人畏灭命,信鬼神,封禅能够镇伏他们。公元1008,或宗决定搞封禅大典,他带着文武百官到泰山,祭拜天地。随后,又到汾阴祭祀后土,到太清官拜谒老子,这些活动耗资巨大。许多地方官也争报“符瑞”以图晋升,致使军政颓败,国库空虚。

到了晚年,真宗越来越昏聩,神魂颠倒,满口胡话。有一次他命宰相寇准传谕让太子理政,过后又忘了是自己的意思,说寇准僭越,罢了他的官。过了不久,他叉同左石:“为何多日不见寇宰相?”

可见晚年的真宗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以至于朝廷内部越来越腐败,朝政逐渐被操纵在皇后和奸臣丁渭之手。公元1022年,55岁的宋真宗病逝。

纵观真宗的一生,前期的真宗勤于治国,朝政清明,造就了“咸平之治”的盛世场面。那个时候的大宋财富规模跟前朝相比,超过了唐朝贞观二十三年的总量的四倍。可见真宗的业绩政绩显著。

真宗英明半世,可惜没能够有始有终,可能是真宗性格所致。真宗是大宋的第三代君主,跟太祖、太宗相比,缺少了战场上的历练,久在深宫,造成性格比较懦弱,缺乏一些敢为人先的勇气。稍微有些思想陈旧,故步自封。加上澶渊之盟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才使得真宗晚年在政治上没有了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粉饰太平、迷信鬼神、肆听谗言。造成财政空虚、朝政腐败的局面。如果能有始有终,其必成一代帝王明俊。正应了那句“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真宗此人,无不令人惋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契丹,寇准,宋真宗,澶渊之盟,建议,一代,公元,朝政,封禅,辽军,观点评论,寇准,宋真宗,陈抟,澶渊之盟,辽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契丹,寇准,宋真宗,澶渊之盟,建议,一代,公元,朝政,封禅,辽军,观点评论,寇准,宋真宗,陈抟,澶渊之盟,辽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契丹,寇准,宋真宗,澶渊之盟,建议,一代,公元,朝政,封禅,辽军,观点评论,寇准,宋真宗,陈抟,澶渊之盟,辽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