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盛极而衰,盛唐之变-安史之乱(二)

盛极而衰,盛唐之变-安史之乱(二)

其实很多人会好奇安史之乱为什么被冠以乱的名号,毕竟黄巢起义,黄巾之乱,虽然都是农民起义,也是有区别的。而安禄山和赵匡胤之类都是类似的,起兵清君侧,结果却截然不同,安禄山虽然一时攻克了长安,却始终无法灭掉大势所在,民心依旧的大唐,所以只能在关中为非作歹,最终被其他藩镇联合击败,而这场攻陷长安洛阳,长达八年的兵变。也只是让大唐由盛转衰,甚至还有继续兴盛的底气,只能说,大唐之强盛,非一时之功,仅仅一个安禄山确实无法动摇强盛的大唐,安史之乱也不仅仅是安禄山,史思明,还有着吐蕃,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周边诸国对大唐的一次成功的挑衅,而这,还要从安禄山掌握三个藩镇节度使开始。

当时朝中宰相还是李林甫,虽然李林甫口蜜腹剑,而且嫉妒贤能,但是他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和玄宗意见达成一致,这让玄宗非常喜欢,甚至因此废除了张九龄,李林甫也能一度压制安禄山,安禄山一开始对君王缺乏敬畏之心,结果被李林甫各种教训,安禄山才明白大唐人才济济。可惜后来凭借妹妹杨玉环上位的杨国忠势不可挡,最后李林甫因病去世又被杨国忠诬陷,死后被清算,要知道那个时候宰相地位很高的,作为文官领头人,身前不说鞠躬尽瘁,也是为国尽忠,结果落得如此下场,玄宗必然是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后来的安禄山和杨国忠都有玄宗的宠幸,而两人之间矛盾重重,安禄山明白自己不在中央,杨国忠日渐影响之下,自己必然会被抓住把柄,毕竟自己也不干净(私自囤兵)。他又是个胡人,对皇权没有敬畏之心,于是开始招募党羽,最后一次长安一行,虽然玄宗依旧信任他,但是他明白,有杨国忠在,自己迟早回危险,当他看到玄宗太子不立,朝野不稳,十个节度使割据,世家失心的问题后,他明白,这场战争,有的打,毕竟幽州大军征战多年,高句丽被打的溃不成军,幽州精锐必然可以一路南下,摧枯拉朽,事实证明,安居山预料的确实没啥大问题。

755年,从长安逃回范阳不久的安禄山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杨国忠和杨玉环)带领十五万幽州精锐南下清君侧,因为“一骑红尘妃子笑”等缘故,军队士兵普遍对杨玉环感官不好,加上上司的命令,军令如山可不是说说而已,结果?唐朝除了长安有禁军,主力都在藩镇手中抵抗外敌,各地守军实力虽然参差不齐,但是都很低,和久经沙场,装备精良的幽州精锐,差距很大,尤其是还有精锐中的精锐“曳落河”,可以说很快撕裂了唐朝的防线,攻克到了关中地区。直到众多失陷土地消息传来,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真的起兵了,而不是有人诬陷他,才召集杨国忠商议怎么退敌,这个时候的玄宗已经自甘堕落,这种事儿不去找崔家,卢家等宰辅之家,而去找一个泼皮无赖(杨国忠之前是市井之徒),能有什么结果?最终以封常清为平卢节度使防御,以高仙芝带着自己第六个儿子东征,和安禄山大战。其实高仙芝和安禄山军事水平差不不大,应该是五五开,但是架不住幽州军队精锐,而高仙芝,封常清带领的是在两京招募的新兵,战斗力还未形成。再加上杨国忠多方约束,最终丢掉了洛阳,高仙芝带兵退守潼关,潼关天险,自然可以抵御叛军,等待各地勤王大军。可惜,李隆基这会儿已经没什么判断力了,在边令诚(大宦官)的挑拨下,李隆基处斩了高仙芝,封常清二人,自毁长城。启用了哥舒翰(在家养病)。不曾想哥舒翰和杨国忠也有矛盾,安禄山派遣新兵送死,迷惑了杨国忠,他逼着哥舒翰带领新兵出关外和安禄山决战,于是哥舒翰接到李隆基命令后,大哭不已,这位号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大将,大哭之后,带领大军出关,最终丢掉了潼关。

这时候,叛军两路齐头并进,玄宗两次错误的决定,让各地藩镇的勤王大军还没有赶到时,战争基本已经结束,长安,那个曾经万国来朝,人人敬仰的长安,在曾经让他更加辉煌的李隆基手中,被放弃,这时候的李隆基已经没什么英明神武,只想着自己能活着,于是放弃了长安,带领几万禁军和自己的后宫,一些亲近大臣,决心逃出长安,逃亡四川。逃亡到马嵬坡之时,杨国忠的飞扬跋扈,惹怒了士兵们,禁军将士逼着李隆基处死了杨玉环,然后他们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自己把“清君侧”目标完成,然后怨气平息的唐军才护送李隆基继续前往四川,而其中,又发生了一些让李隆基想不到的变故,这场动乱让李隆基失去了禁军的拥护,而太子李亨,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脱离了父亲的大部队,跑到了灵武,决定借助地方藩镇军马恢复大唐天下(也有另一种说法,这场兵变有预谋的,李隆基迟迟不封太子,侵犯到了某些集团的利益),总之,这位太子撇开他的父亲,准备单干啊,现在长安失陷,民心可用,正是自己可以一展宏图的时候。756年,太子在灵武自己登基,得到了塑方大量将领拥护,他遥遥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然后封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塑方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分别带兵平定叛乱,拉开了双方的拉锯之战。而远在四川的李隆基确实是安全了,却也失去了问鼎天下的权利,被朝臣联合太子排挤出了权利的圈子,只能说天宝十四年,李隆基碌碌无为,毫无作用,抑制世家大族失败,对朝堂掌控力下降,甚至还放权给安禄山,无异于自取灭亡,最后居然没有魄力守护大唐的江山,而把国都拱手让人,只能说,李隆基让天下失望了。李亨抓住机会再立,大唐民心还在,各方节度使还在,依旧可以打。

可惜,繁华的大唐被打断了前进的步伐,从此之后,逐渐被藩镇和宦官掌权,一位位有能力挽救大唐的皇帝被局势所限制,最终去世,直到,大唐的名存实亡,只能说,李隆基的自我堕落不仅毁了自己,还毁掉了大唐的江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结果,长安,盛唐,太子,精锐,安史之乱,知识科普,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结果,长安,盛唐,太子,精锐,安史之乱,知识科普,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结果,长安,盛唐,太子,精锐,安史之乱,知识科普,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