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在于二人的个人能力和操守都比朱元璋差的太远。文臣武将倒是次要的,下面就逐一分析。
在清水看来,张士诚好比三国里的刘表,守家之犬尔。朱元璋夹在张士诚喝陈友谅之间,之所以敢率先攻击比自己强大的陈友谅就在于朱元璋看出张士诚不思进取,就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没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和勇气和能力。这样的人注定难成大器。
张士诚以贩卖私盐发家(和现在贩毒差不多)由于张士诚成事以后占据了江南一带的富庶地区,而这片地区自两宋开始就是最富庶的地区,而且长时间不受战争的困扰,因此张士诚所属地区的百姓过的很不错,而且张士诚也日益骄奢。朱元璋攻击张士诚,双方几经战斗。张士诚被被朱元璋所败所杀,而张士诚认为自己失败是上天不佑,就是胡说八道了。
张士诚败就败在他不思进取,目光短浅。他以为只要不攻击别人,只要守住自己的现有的地盘就行,他忘了,天下群雄和他想的不一样,一统天下的不仅有朱元璋的还有别人。当朱元璋和陈友谅激战的时候,有人建议他攻击朱元璋老巢南京,被张士诚所拒绝,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更别说坐收渔利了。再就是富裕的生活洗刷了张士诚的进取心。处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张士诚的骄奢淫逸就在所难免了,朱元璋看到了张士诚的马车,就连马槽都是银子打造。不仅感慨起来,手下人拍马屁说,张九四(张士诚原名)未成大事而如此骄奢焉能不败。朱元璋则说,就算成就天下如此骄奢天下也长不了。
为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败于朱元璋之手,如果说上天不佑还是可以的。陈友谅确实有点倒霉,运气不佳的意思。但最要的就是人品太差,性情残暴(与张士诚性格反差很大)。陈友谅以渔贩起家。成事以后是长江以南的霸主,拥有超过朱元璋的军事实力战斗。和朱元璋比邻而居。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了自己的主公徐寿辉,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天完(意思是压大元一头)在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内湖大战,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于朱元璋,并且当场被射死。陈友谅和朱元璋元都是最有实力统一全天下。但最终朱元璋成就大事。
如果张士诚是刘表,陈友谅就是袁绍了,鄱阳湖就是他的官渡之战。朱元璋跟陈友谅决定性的战役就是鄱阳湖大战了。陈友谅号称自己有六十万军队,而朱元璋当时只有二十万军队。陈友谅败就败在这生性多疑和刚愎自用上,由于杀了徐寿辉,不少人都离他而去,造成上下人心不齐。陈友谅的指挥又出现战略性失误,陈友谅的战船都是大船,机动性太差。陈友将所有的船都连起来,原本大船机动性就差,这一连就更动不了了。结果被朱元璋一把大火就烧,陈友谅也死在乱军之中。
陈友谅最大的缺点就是品行太差,没有领袖感召力和亲和力,这一点朱元璋就具备和做的就很好。陈友谅杀徐寿辉这件事,做的很不地道,有点太早了,也让军中的将领得知都很寒心,真是谁都敢杀啊,说不好自己那天就把自己给杀了,所以但是有很多的将领都不愿在跟随。
再就是朱文正牵制了陈友谅的主力部队。朱文正手中只有4万人,硬是挡住了陈友谅的进攻,而且坚守85天,以4万防守60万大军还能够坚持85天,朱元璋真会用人。而陈友谅手下却没有这样的武将。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我是清水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