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奸相,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口蜜腹剑是因他而诞生的成语,人称“肉腰刀”。他性格生来就阴柔奸狡,不学无术,擅长音律,会填词作曲,懂机变会钻营之术。
他是唐朝宗室,李虎五世孙,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李林甫。
从小不务正业,斗鸡走狗寻花问柳,家族里没几个人能瞧得上他,唯独舅舅楚国公姜皎很喜欢他,让他做了个小官。
那时李隆基专宠武惠妃,惠妃的儿子李瑁深得皇上喜欢。李林甫看出门道,就可着劲巴结武惠妃说,他愿意把寿王挺上皇位。武惠妃就经常在李隆基跟前说李林甫“德政”。于是他就跻身高层做到刑部吏部侍郎。
唐玄宗是个自小就聪明过人的人,他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些对他政治掣肘的大人物,把武则天时期遗留下来的党羽和企图模仿武则天的人杀得那叫一个干净。
在唐玄宗执政前期,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方针,使得朝纲大振,宇内清平,唐朝达到了全盛。但是到了后期,玄宗自认为功德圆满,开始贪图享受,信用奸佞小人。
其中,李林甫最受信任,此人善于迎合上意,妒贤嫉能,屡起大狱,朝臣无不惧怕,即使是皇太子也十分忌惮。
李林甫当宰相,由于曾经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说错话,所以就想着把太子李亨扳倒。于是李林甫也重用王鉷。王鉷为人阴险忌刻,还很会揣摩李隆基和李林甫的意图,所以宠遇益厚。王鉷一时权倾朝野,他在自己的府邸旁边专门建了一间大院子,里面需要签发处置的文书堆积如山。好多属下为了让他签一个字,好几天排队等不到。李隆基的赏赐更是接连不断。
鉷于第左建大院,文书丛委,吏争入求署一字,累数日不得者。天子使者赐遗相望,声焰薰灼。
要说安禄山,最怕的那个人还是李林甫。据说安禄山每次进京的时候,总说斜着眼不停地在观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围都看过好几遍,才肯进殿去。由此可见,安禄山其实打从心底里就一直在觊觎着大唐的锦绣河山。
安禄山仗着唐玄宗对自己的无比恩宠,自以为无人能出其右。当初见李林甫的时候,他很没把李林甫的那个老头放在眼里。李林甫不动声色。当时大夫王鉷在朝堂上和杨国忠齐名,身兼二十多职,混得风生水起。李林甫就把王鉷叫过来问话,王鉷对李林甫态度甚是恭敬。这让安禄山很是意外和惊恐,从此以后,他见到李林甫就再也不敢放肆了。
李林甫病亡的消息传到安禄山的耳边时,他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安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虽然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但是在李林甫的面前,如一张透明白纸,完全没有隐私可言。
说实话,当年安禄山第一次见到李林甫这位宰相的时候,仗着玄宗的恩宠,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中,态度怠慢,相当不恭敬。李林甫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但是,安禄山很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王鉷,一身兼领二十余使,朝廷内外皆畏惧他的权势的王鉷,可以说是恩宠无比,见了李林甫也只能卑词趋拜,满脸媚笑。
《旧唐书·李林甫传》说他“无学术,仅能秉笔”,说话“陋鄙,闻者窃笑”。但就是这样一个基本素质极差的人,居然就平步青云,久居要津,不能不令人佩服他那惯耍阴谋伎俩的本领。他最拿手的就是伪装术,“面柔令,初若可亲”,而内心却是“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好似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有个成语就是从他身上得来的“口有蜜,腹有剑”。来看看李林甫是怎么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