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隅成功的夺取天下的藩王中,朱棣绝对是一个王者,面对着大明上百万的军队,朱棣丝毫不害怕,运用自己的军事能力,成功的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那么一个统领全国军队的皇帝,为什么干不过一个只有几万军队的藩王呢?朱允炆失败在什么地方呢?真的是用人不当吗?
其实在明朝的藩王之制中,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把自己侄子的皇位给夺了,虽然不再朱元璋的计划里,但是却符合朱元璋藩王设置的初衷,也就是说皇位的传承之能是他朱元璋的后人,只要不是别的什么人就行。
可以说朱元璋为了朱家的江山可谓是操碎了心,也为了孙子能够坐稳江山做了很多的安排,先是杀了很多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骄兵悍将,随后又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可以帮助他实现太平盛世的文物班底,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发动的这场政变朱允炆到底输在了什么地方呢?
有一个问题一直是我们忽视的,就是朱元璋选择的即位之人真的是合格的即位之人吗?这一点在那些文臣集团看来确实如此,而武将之间的认同度就变得很低了。
朱允炆的执政之念,在一开始就有这偏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读懂朱元璋设立藩王的意义,以至于认为朱元璋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尽管他也是朱元璋亲自抚养在身边的孙子,但是两人之间的认同度很低,只有威慑力的存在。所以在朱允炆即位以后,在文臣的撺掇下就急急忙忙的开始削藩了,对于加强自己的实力,增加的自己的威望似乎都抛掷了脑后,更甚至于有点变本加厉。
从朱允炆削藩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朱元璋只是想着宗法制而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这个封藩的方式是不是后世都能够理解的,或者是能够执行下去。自己亲自选择的这个皇帝,能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继续走下去。但是从结果来看,朱允炆对于朱元璋的政治安排不是很满意。
总结来说,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假装的顺从,因为他对于这个朱元璋的威慑力毫无抵抗力,和太子朱标相比,朱允炆更加的唯唯诺诺,这或许就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而朱棣能够胜利的原因,就是朱棣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朱棣还是很有远见的,在把握机会,在韬光养晦上,在容忍上都比朱允炆强很多,这就是朱棣能够胜利的重要原因。
朱允炆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用人上始终局限在自己的眼光里。
朱允炆可谓是一个运气好的不行的人,本来这个皇位应该是他爹朱标的,但是朱标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而朱允炆不过是朱标的庶长子,但是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死,紧接着朱标的正室常氏也早亡了,因此身为侧妃的吕氏就得以扶正了,朱允炆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朱标的嫡子,朱元璋的嫡孙。
这个让朱允炆一直相信的人就是李景隆,朱允炆为什么这么相信他呢?因为这个人士李文忠的儿子,也就是说是朱允炆的表兄,朱允炆用儒家的那套想法,李景隆毕竟是自己的亲戚,而且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一直出错的李景隆,或许后面会更好。其实这个想法并没有什么错,唯一错的是朱允炆太相信自己的眼光,也对李景隆太过信任了,这就不免有赌的成分在里面了。
面对一个能征善战的朱棣,一支步步为营的大军,朱允炆仅仅靠着这个亲戚的关系和自己的眼光来处理国事,这难道不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