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代,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国号来源有许多,一般认为跟宗教有关,来源是“明教”,还有人认为是出自“白莲教”、“佛教”等。
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明朝一样反复地中兴,从即将灭国又回到盛世,明朝经历过许多次中兴,很难说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期。
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那时候确实算得上是盛世,但谁能想到,这出现在亡国前夕。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他十几岁登基,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崇祯帝”。
明朝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这就是评价崇祯的,在明朝灭亡时,上吊自尽。
崇祯也是个非常憋屈的皇帝,历来末代皇帝,都是骄奢淫逸,庸碌无为的草包,但是崇祯却非常勤政。
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就头发花白,眼睛长了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但是当时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也不断骚扰入侵,即使崇祯有大志,也无法挽回风雨飘摇的江山。
崇祯性格也有缺点,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有大志却没大才,如果在朝代中期,他绝对是个守成之君,然而生不逢时。
嘉庆曾评价:“明朝亡,不是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天启。”
崇祯努力过了,却救不了苟延残喘的大明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崇祯是亡国君,但却颇受人同情,可能就是因为他确实有为国为民之心,在死时,他的袍服上还写着“勿伤百姓一人。”
然而,明朝灭亡,崇祯也并非毫无过错,他不懂得用人,随意处死大臣,这也加速了明朝灭亡,到死他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
最重要的,崇祯明明有机会改变亡国的局面,只是没有把握住,如果他能拿出一万两黄金给“他”,那么自杀的可能就是李自成了。
李自成是明末起义军领袖,勇猛有识略,自称“闯王”。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参加起义,最终闯入京城,崇祯被迫自缢,史称甲申之变。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时,曾经提出过两个条件,如果崇祯答应,他会马上撤兵,并且会听从崇祯调遣,抵抗关外满清军队。
《小腆纪年附考》记载: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要求崇祯封自己为王,索要封地,并且要求崇祯给他万两黄金,用来犒劳三军。
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同意,倒不是拿不出,而是他想到李自成杀害自己的亲人,侵犯自己的国土,心里就厌恶,因此就谈崩了。
李自成被拒绝后,恼羞成怒,一声令下,农民军大举进攻,崇祯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在受到两方夹击时,崇祯就有跟皇太极议和的想法,但是他这个想法却被大臣骂是“卖国偷安”,最终只好作罢。最后局势越来越差,实在撑不下去了,崇祯就偷偷找了个尚书去跟满清接洽。
当时皇太极并没有野心当皇帝,他只不过是敲点竹杠,崇祯来找他,皇太极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崇祯给自己一万两黄金,他就会做出让步。当然,崇祯并没有同意,最后才落得自杀的下场。
试想:如果崇祯当时能把钱给皇太极,也许就能得到皇太极的帮助,那么李自成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最后上吊的或许就是李自成了。只是这件事没办成还被大臣们一顿讨伐和反对,崇祯的计划作罢,败局也就锁定。
对于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不能真正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就算没有李自成,就算崇祯跟皇太极达成协议,也许大明朝还会有其他困难,历史的脚步无法阻挡,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注定会灭亡,这所有的假设,不过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