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作出了大部分中国人排名第二的启蒙诗《春晓》,仅次于排名第一的《鹅鹅鹅》,那么热爱田园生活是孟浩然的本意么?当然不是的,在那个科举制度正兴起的时代,孟浩然也多次求仕,一度见到了求贤若渴的唐玄宗,但是却因为一首诗,影响到他终生未仕。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就有入仕为官的愿望,因为不愿意变成谄媚的人,在经历了长期的不顺利后,孟浩然终于放弃了仕途,归隐鹿门山。
归隐后的孟浩然成天沉浸于山水诗歌中,生活虽然不富裕,倒也挺恬静的。一直到四十岁的时候,孟浩然终于还是不能完全释怀自己心中曾经入仕为官的想法,也因为自己过了不惑之年,年少时计较的事情现在已经不再计较了。孟浩然选择了再进长安。
这时候的孟浩然,才学造诣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再次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却还是没有考中。既然考试这条路走不通了,那只有另想办法了。于是孟浩然就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给长安城里的权贵们写诗。
经过坚持不懈的送诗,最后终于引起了同样热爱文学诗赋的丞相张九龄的注意,以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举俘获了张九龄的心,直接征为幕僚。当时唐朝的风气鼓励人才搞文化创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张九龄的推荐,孟浩然终于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一手了。
当时同时期的王维也被张九龄赏识,给安排了一个文职供养着。王维也是田园派诗人,和孟浩然的诗风相近,两人交往的非常愉快。有一次孟浩然去找王维交流文学,正好碰到了唐玄宗来视察工作。
作为好朋友王维,趁机向唐玄宗推荐了孟浩然,说他才富五车。唐玄宗一向非常敬重人才,听了王维的话后对孟浩然也有兴趣了。让孟浩然朗诵一篇得意的工作。
四十多年了,终于见到了帝国权力最大的,这简直是上天赐给孟浩然的机会。这么多年的怀才不遇,那么多年的辛酸苦辣终于要熬到头了。文人总是感性的,孟浩然一激动,就朗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大概是想向唐玄宗诉说自己多年怀才不遇的困苦经历,好争取唐玄宗的同情和赏识,结果唐玄宗听了勃然大怒:你都没有当过官,为什么要诬告我抛弃人才?
情商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像孟浩然这么有才,竟能把机会变成危险,最后被吓的半死,立刻卷铺盖继续回去归隐了,实在是可惜可叹。
看官有没有低情商的料要爆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