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古代孝道论:唐代尽孝能免除劳役赋税,还能加官进爵

古代孝道论:唐代尽孝能免除劳役赋税,还能加官进爵

儒家的孝道思想有以下几个表现:精神上对父母敬爱;物质上对父母满足;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用事业有成满足父母的成就感;父母去世后要安排好后事。而统治者也以“孝”将平天下紧密相连在一起,并积极推行。

唐朝统治者对“孝治”甚为重视,并将“孝治”作为基本国策加以积极推行。为了促进“孝治”,唐朝统治者制定了多种措施。

一、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主要内容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家庭道德观念和伦理文化之一。孝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传统伦理的基本准则之一。

中国有句古语:“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君臣父子,这种关系存在于社会和家庭的各个方面,因而,孝道也成为了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构成。

长期以来,它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现代社会的今天继续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1.孝与生育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中,个人对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生殖繁育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种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背景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地广人稀,朝代更迭,常年战火纷乱,导致人口稀少,孝道思想则是对中国古代人口领域的自然反应。

在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纷争不断,人口自然随着战争而急剧减少。国家强势的前提必须要有庞大的人口做基础。

于是,统治阶级提倡大力增值人口,来发展生产力,与儒家学说的思想吻合。统治者通过家庭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功能来实现迅速增殖社会人口。因此,顺应着这一历史潮流,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

2.孝与供养

传统的中国孝文化,家庭对赡养老年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孝”字最早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上有“老”组成,下有“子”组成。

后来将“老”的下半部分取消,就形成了现在的“孝”字,寓意:小时候父母为孩子遮风挡雨,父母老了孩子则在下面背着父母。这是一种充满儒家思想意识、充满血缘亲情的伦理化释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因此中国古代的经济和人口都依托于家庭这种载体独自完成。

而以家庭为中心的生存状态,必然需要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来约束。就比如家庭的老人赡养问题。

中国古代的三代同堂以至多代,都被视为家庭模式最理想的状态,中国传统家庭的三代以上的家庭模式也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社会中,这种模式就是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和稳定延续的表现。

老人在完成社会劳动的经验传授与交接之后,便退出劳动生产,由子女供奉晚年生活,和子孙们生活在一起。若子孙与老人分家,自立门户,则被传统社会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所不容。

如唐朝律法《唐律·户婚》规定,若祖父母和父母还在世,子孙另立门户,会被抓去坐三年牢。唐朝至清朝,对于这种行为都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

3.孝与治家

中国古代将儒家的“孝道文化”视为“齐家之宝”。齐家与修其身紧密相连,《礼记大学》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种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多有体现。《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

由此可见,按照古人的传统观念,要想齐家,必须先修其身;要想修身,必须先行孝。

儒家观念中,将孝看作“齐家之宝”;孝则会为家庭带来幸福。这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又一重要观点。

4.孝与治国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忠孝不可分,皆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国宗法政治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家”与“国”的统一。

从语源上讲,中文的“国家”一词就是由“国”和“家”两个词复合而成,它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家”、“国”统一的宗法国家。

中国古代将“孝德”认为是忠德的基石,忠德则是孝德的自然延续与升华发展;孝忠结合,反映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特色。但实质是孝道文化终为统治阶级所用。

君主希望臣民效忠国家与君主,就如同顺从父母一般,借助孝道的力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唐朝的孝文化

1.帝王以身作则

唐代统治者懂得“孝”是人们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约束和规范,帝王尽心孝顺双亲,臣民就会模仿,也会尽心侍奉父母。将孝道推行至天下普通的黎民百姓,使人人都遵循孝道并孝行,国家才能够长久的统治下去。

唐太宗李世民典型的杀害兄长,逼迫父亲让位的行为,跟孝道沾不上半点关系。但为了维护并稳定自己的统治,他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形象,后代统治者皆是如此。如《旧唐书》中描绘玄宗与肃宗,玄宗至,肃宗必亲自相迎。

2.孝道贯穿于方方面面

唐代在选取储君的时候,也将“孝道”作为准则之一,因为君主要作为天下人的表率。在唐代册立太子和新君的文书中充分反映出这一要求。

唐高祖传位于李世民表示其心怀忠孝,唐太宗李世民在遗诏中则称李治“大孝通神,自天生德”。玄宗传位于肃宗,称其“睿哲聪明,恪慎克孝,才备文武,量吞海岳。”

而这种孝道规范不仅在传位皇帝时可用,在册立、罢黜诸王时也经常体现。比如唐朝册封突厥李思摩为可汗时则称“忠孝之节,简于朕心”。

为了维护本朝后继君王的“仁孝”形象,唐朝在培养储君时往往聘用德高望重、孝行可嘉的大臣作为皇子的老师,意在将皇子们培养成仁孝之君、仁孝之臣。

天子“以孝治天下”还表现在谥号制度上。皇帝生平事迹用谥号来体现,有的几个字,有的长达二十来个字,较为复杂,但都有一个“孝”字,唐代除武则天和哀帝外,足可以表明唐朝皇帝对于自己的“孝德”评价非常看重。

除此而外,唐代皇帝在宗庙祭祀、立后选妃、敬老养老等方面都竭力塑造自己“仁孝”的形象,以此达到率先垂范,教化天下的效果。

三、表彰民间孝行

1.旌表其门

在唐朝,如果子女尽心侍奉年老的父母,至父母逝世,官府就会为这些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来加以表彰。甚至有时候皇帝也会下诏书来表彰,对民间孝道的推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2.免除课役

在唐朝律法中,孝子贤孙、节妇义夫也会被表彰,甚至会免除劳役赋税,“表其门闾,籍悉免课役”。

3.擢授官爵

做官是许多人光宗耀祖、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选择,唐朝对于官员的孝道则更加严苛,也以“孝德”作为选拔官员的准则。唐朝甚至会对尽心侍奉父母的人进行加官进爵,这也让许多人认为做官的唯一途径就是侍奉父母。

4.赏赐财物

历史记载,豫州人许坦,因父亲上山采药被猛兽所咬,他年仅十岁有余,便拿起棍子勇敢地将猛兽驱逐走,父亲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太宗听闻,便授许坦文林郎官职,赏赐五十段锦帛,用以表彰他的孝行。

5.颁赐谥号

对于皇帝赐带“孝”字的谥号于官员是一种非常荣誉的表彰,且较难获得,由此可见,唐朝对孝道的重视。

6.树碑立传

唐朝律法还规定,政府应及时将这等孝道行为编写为传记,在后代广为流传,用以昭示后人。

7.建祠

唐玄宗在天宝七载五月下令,所有忠臣义士、孝妇烈女等德行弥高的人,都将死后安置于祠宇,使后人祭祀。对孝行表彰最看重的朝代便是唐朝,有统治者的带头作用,民间行孝之风盛行,而当时受到政府表彰的人有百人之多。

总结

综上所述,唐王朝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通过自身的“孝”起到社会的带头作用,使“孝”作为一个准则和规范,用以表彰民间行为和官员选拔等举措,为唐朝统治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朝统治者在吸取前朝推行孝道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从皇帝的亲身实践到黎民百姓的切身推行,并且为此而立法。将“不孝”罪纳入《唐律疏议》里的十恶中,可见唐朝对孝道伦理的重视。唐朝对孝道伦理的立法不但明确而且内容详细。

孝道伦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视。从唐朝对孝行文化的推行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对孝道的立法方面的规定。既加深了我们对古代关于孝道伦理立法的理解,也对于我们现在学习孝道伦理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社会,赋税,古代,中国,唐代,父母,劳役,家庭,孝道,消息资讯,统治者,唐朝,中国,伦理,孝道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社会,赋税,古代,中国,唐代,父母,劳役,家庭,孝道,消息资讯,统治者,唐朝,中国,伦理,孝道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社会,赋税,古代,中国,唐代,父母,劳役,家庭,孝道,消息资讯,统治者,唐朝,中国,伦理,孝道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