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张福弑母案:一起普通命案,为何会惊动东厂,让嘉靖皇帝一错再错

张福弑母案:一起普通命案,为何会惊动东厂,让嘉靖皇帝一错再错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名叫张柱的老实人被东厂指控杀人,尽管刑罚用遍,嫌疑人也矢口否认,东厂还是在没有口供和画押的情况下结案了事。

当朝廷官员推翻此案,找出真凶后,嘉靖皇帝为此下了好几道圣旨,反复指导案子的审讯方向,引起了朝堂多种势力的博弈。

为此,多位大臣被革职罢官,嫌疑人无辜惨死,这起命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被冤枉的老实人

鼓楼是北京城的闹市区,往西走有一条街,叫做西斜街。在这个胡同里住着一家老实人。张柱家境贫寒,与母相依为命,起早贪黑贩卖水果为生。

1529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天还没太亮,张柱背着水果筐去后海上货。突然被地上不知什么东西绊了一跤,他仔细一看,发现地上躺着个人,用手一摸,感觉那个人身体已经冰凉了。

当他看到手上全是血时,慌得把背篓和其中的水果刀都丢了,匆忙地跑回家,爬到床上浑身发抖。

没过多久,东厂差役凭着水果筐和血迹找到了张柱家,当场捉拿,抓回了东厂审问。理刑百户李青负责这起案件,他认定李柱就是凶手,吩咐大刑伺候,结果张柱就是不承认杀人。李青没办法,只能武断结案,上交朝堂。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民间的凶案为何东厂去管?不是应该县衙、府衙审完,交给刑部吗?

这就要交代一下历史背景了,一般地区,审讯程序是这样,但到了北京这就不管用了。北京城是天子脚下,首都无小事,何况是杀人大案。

在这种情形下,类似的案件都是由东厂直接侦查、审讯的。所以,在那个时期,东厂不仅办理谋反、叛逆等大罪,也处理一些民间的大案,要不平时闲着干嘛,谋反案十几年、几十年不一定有一个,那么些人也不能只养着不干活不是。

书接上文,刑部收到了案件卷宗和人犯后,官吏们坚持依法办事,在审问张柱时发现很多疑点,便上报嘉靖帝请求重审,嘉靖帝看完奏报就同意了。

真凶出现

在张柱在大牢里吃苦受罪的时候,张母也在家哭得昏天黑地。突然有一天,一个穿孝衣的年轻女子,跑到张家放声大哭,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哥哥害了张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女子正是死者老太太的女儿张秀萍,她说自己的哥哥张福好吃懒做,还染上毒瘾,出事那天母子吵了一架,结果哥哥一身是血的回到家,母亲却死在了外面。她认定哥哥就是杀死母亲的凶手,这些天内心实在愧疚,就跑到张柱家来谢罪了。

张柱之母听她说完,又惊又喜,就带着张秀萍到了刑部衙门指认张福就是弑母凶手。审理此案的是刑部郎中魏应召,他在听完张秀萍的叙述后,慎重起见,决定微服出访。

一番打探,找到了杀人的证据血衣和尖刀,确定了杀人凶手为张福,很快捕快将张福在赌场抓获。“杀父弑母”是大逆之罪,张福在证据面前,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自知罪孽深重,追悔莫及,只求速死。

如果判张福有罪,则张柱就是被冤枉的,涉及推翻东厂的判案结果,东厂会怎么想?正在魏应召犹豫不决之时,老书吏悄悄递了张字条给他,魏应召看了一眼大惊失色,原来凶手张福与东厂百户李青还有另一层关系。

判决结果一波三折

魏应召衡量再三,还是不能昧了良心,决定实事求是上报审案结果,推翻东厂的判决。谁知张福是东厂百户李青的眼线,二人关系亲厚,最重要的原因是东厂的颜面不容“抹黑”,他提前向嘉靖帝汇报,魏应召收受钱财,栽赃张福,而张秀萍与张柱通奸,吃里爬外。

嘉靖皇帝大怒,下旨痛斥刑部办案官员,魏应召待罪下狱,此案交三法司会审!

主持会审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熊浃,二品大员看问题比魏应召这个五品郎中要高明。此案,案情明了,校场的不是细节,而是牵扯政治上的权力斗争。

熊浃是个好官,最后决定尊重事实,回复嘉靖皇帝魏应召的判罚是正确的。当然,他也在奏折里留下了转圜的余地,建议将此案的人犯、证人、仵作等所有人“再行会审”。

熊浃是嘉靖皇帝信赖的大臣,曾经在“大礼仪之争”中站在嘉靖帝的一边,他现在才明白东厂错了,他被欺骗了,但皇帝心里还是不高兴。

让一个人认错很难,让皇帝主动认错更难!朝臣指责东厂犯错,以后自己依靠东厂监督朝臣,就不可能理直气壮了,这会影响自己的统治。

嘉靖皇帝很纠结,到底要不要改判呢?他把案件有关的卷宗调到御前,仔细阅读起来,读着读着发现了一个细节,促使他下定决心,不顾事实,制造一个大大的冤案。

对外戚的厌恶泯灭了良心

《明史·刑法志》中记载:“京师民张福杀母,诉为张柱所杀。而帝以柱乃武宗后家仆,有意曲杀之。”

明武宗是朱厚照,后家就是武宗皇后老丈人夏家,而张柱原是夏家的家仆出身。正是这层关系,让嘉靖皇帝起了杀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要从嘉靖皇帝的身世说起,嘉靖皇帝原来只是个藩王的儿子,明武宗死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最终这皇位落到了嘉靖的身上。

宗室和大臣们希望嘉靖用过继的方式继承皇位,所以他只能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父,但嘉靖皇帝不乐意了,决定一意孤行,给自己的父亲上皇帝位,引发了“大礼仪之争”。

在这场血腥的政治斗争中,先皇外戚是站在嘉靖皇帝的对立面的,所以嘉靖对之恨之入骨。

《明史》:“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

嘉靖皇帝一直按捺住不满,等待合适的时机。这个案子把外戚夏家的仆人牵涉其中,给他提供了发泄不满的出口。于是,嘉靖皇帝决定杀鸡给猴看,一定要置张柱于死地。

首先,嘉靖不顾真相,将熊浃以“徇情曲护”革职。

其次,责令刑部重审此案,对张柱“用刑追问”,就是要按东厂审理的结果办。

此案拖到秋后,刑部侍郎许赞亲自宣判:张柱斩立决;张福当即释放;张秀萍通奸杖责100;刑部郎中魏应召充军云南;右都御史熊浃革职归家,得知结果,舆论哗然。

之后,张秀萍受了杖责悲愤不已,当天晚上悬梁自尽;张柱之母哀莫大于心死,跳护城河自尽。

张福弑母案,就这么结束了。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桩冤案,嘉靖皇帝也知道。但是,在皇帝心中,一件案子的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一两个老百姓的死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皇权的荣耀与巩固。

司法独立,事实真相,个人命运,在他眼中和尘土一样毫无价值,皇帝可以根据心情随意摆弄,任意牺牲。这个案子再次触动了中国古代司法中“权与法”的老话题,也证明了封建社会强大的权利对律法的无情践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命案,案件,张福,嘉靖,结果,皇帝,张秀萍,张柱,刑部,凶手,观点评论,张福,魏应召,嘉靖,张柱,东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命案,案件,张福,嘉靖,结果,皇帝,张秀萍,张柱,刑部,凶手,观点评论,张福,魏应召,嘉靖,张柱,东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命案,案件,张福,嘉靖,结果,皇帝,张秀萍,张柱,刑部,凶手,观点评论,张福,魏应召,嘉靖,张柱,东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