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动摇两个帝国根基的农民起义,崇祯甚至亡于李自成,而同治比较幸运,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但是不同的现实情况以及应对措施自产生了两种结果。
首先,崇祯年间的起义单纯就是饥民吃不上饭,所谓流寇,哪里有饭吃就往哪里去。至于后来立国打天下是后来逐渐形成的。这种起义,剿不胜剿。长期出于春风吹又生的阶段。崇祯为人吝啬,国家国库空虚。自然就是没有钱打仗。而太平天国起义一开始就是要推翻满清政府。满清必然要全力镇压。在军需方面,自然不会亏欠,再者剿灭太平军队的以地方武装为主,属于自筹军需。满清中央政府开支要少一些。
但二者不同的是崇祯年间的经济基础已经彻底破坏,而且没有新的经济来缘,经济枯竭是必然的,而满清政府虽然江南富庶之地被太平军占领,又要赔偿外国赔款,但总体经济基础还在,还有新的经济来源,没有被占领地区还在有效地治理之下,也就是说百姓还能够吃得上饭。缺乏造反的基础。满清的根基还是很牢靠的。至少比崇祯强。
再就是满清有源源不断的外贸收入。而崇祯根本无法筹措到任何收入。打胜仗和打败仗对崇祯都一样。逻辑就是崇祯首先是经济崩溃,财政枯竭,而满清通过对外贸保持了经济不崩溃,只要维持住基本盘不失就可以击败太平军。崇祯的失败就是财政经济的失败,而满清就赢在财政和经济上。从军事角度考虑,李自成属于流动作战,没有固定的地区,崇祯的需要耗费巨大的钱粮去剿灭李自成,还要安顿地方。而太平军则是打下一个地区就固守,最终占据江南半壁,使得满清可以从容布局,有固定的作战区域。完全可以将其隔离。取得作战胜利。
再就是明清的军需制度不同,崇祯时期军需完全是中央政府负担,而同。同治年间,打仗的时候不仅不要给中央缴税,还可以获得周边省份协济。这与明代因为绅权嚣张而导致的地方主义不同,崇祯年间无论中央和地方的苏浙两省的士绅坚决反对给苏浙加税来供给军队。而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以后,慈禧一道诏书,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所有军需户部一律免于报销,就此一点就比崇祯高明数倍。还有一点就是天意,大明的气数已尽。内忧外患不得不亡。而慈禧能够放手让地方组建团练自行镇压太平军,足见其气魄高于崇祯。为了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其他都可以放手去做,而崇祯却前怕狼后怕虎。缺乏应有的能力与才干。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