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的大词家杜甫和杜牧,可以说是中国杜家最著名的姓氏之一。与后世的后人比较起来,西晋著名的“二杜”之父杜预的名声则要逊色许多。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杜先掌握了一段史实,这其中,还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二杜”,那就是清代之前,仅有一位曾到过文庙与武庙的官员。这是什么情况?
唐代,朝廷从二十二名圣人中选拔出二十二人,与孔子同乐,并从文庙中选出六十四名将领,与姜太爷同乐。杜预是二十二个入文庙的先贤,六十四个“古武”中的一员,也是文庙与武庙的两个人。而杜预之所以能够在文庙和武庙中混得风生水起,那是因为两个理由。
晋武帝于咸宁五年十七九年十一月,率六路兵马向东吴发动攻击。杜预是西晋六路兵马的总指挥,他的使命就是向江陵(现在湖北省荆州市)发起攻击,以掌握长江中部的水路。荆州是荆州的中心地带,是东吴的重镇,可以说,东吴之败,就看他是否能够攻下江陵了。
杜预在江陵战役中取得了近乎完美的胜利,消灭了东吴的西军,为王浚的船队成功地向东进军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因此,后人普遍将杜预与王浚视为西晋的第一功臣,并有人说王浚不及杜预。因为三国时期的战功,所以唐代才会将杜预送到武殿,作为他的侍奉。
杜预不仅在军事上有天赋,而且以“左传癖”自居。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中国儒学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后人对《春秋》的相关论述大都以杜预为中心。杜预在律学、行政、礼法、机械、铸造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在唐代,儒家思想还没有成为主流,而儒家思想的主流评价则仍以其学术成就为基本准则。杜预在儒家思想上有很高的造诣,自然要去文庙。所以杜预因在军政、儒家等领域颇有建树,所以他成了清代之前,仅有文庙与武庙,清代之后,仅有诸葛武侯和杜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