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有部争议极大的编年体通史,名曰《竹书纪年》。这本史书因存于魏王墓葬而免于秦火,却因经历过严重的失佚而致可信度极大受损。即便如此,《竹书纪年》仍是我们认识先秦历史的重要凭据。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记载:“率军西出,斩白首两万余。”这句话的主角是妇好,是商朝第22位君王武丁60多名妻子中的一位;而短短一行字看起来平平无奇,其背后可能藏有一段极其曲折且诡谲的历史。
1976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妇好墓被发现,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作为殷墟唯一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墓出土的1928件随葬品有力推动了学者们对商朝历史的研究。然而妇好墓中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墓里列有16具殉葬者的骸骨,学者从其中几具身上找到了明显的高加索白人特征,因此显得十分突兀;这一发现与同时期其他墓葬形成呼应,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猜测,商朝殉葬品里恐怕有白种人。有人更进一步,提出了“商朝是由黄种人和白种人共同建立”的奇葩推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便放到今天,欧洲白种人出现在中国的大街上,恐怕都会引起路人侧目,更别说在殷商时代了。那会儿的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极其有限,别说搞洲际穿越了,就算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突然有一天看到大海,怕是会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么妇好墓中这些白人殉葬者究竟从何处而来呢?答案其实就藏在文章开头引用于《竹书纪年》的那句话里。
由于年代久远,那段历史的资料已变得十分零散,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当时的商朝面临一伙儿实力强劲的外敌,他们被称作“鬼”或“鬼方”。《诗·大雅·荡》提到:“内奰(bì)于中国,覃及鬼方。”《易·未济》曰:“震,用伐鬼方。”《竹书纪年》中,“鬼”或“鬼方”出现得更加频繁,如武丁三十二年书“伐鬼方”;三四十年书“王师克鬼方”;武乙三十五年又书“周王季伐西落鬼戎”等等。
根据文献,鬼方大致出现在前13世纪左右,商朝人对其描述十分具有画面感:他们身材高大,黄发白皮,看起来十分野蛮。然而鬼方的文明程度似乎丝毫不逊于商朝,他们也会制作和使用青铜器,同时还驯化了马匹用来作战。在当时,鬼方的出现对商朝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压迫,根据近现代学者王国维的考证结果,鬼方曾在中国西北方建立起盛极一时的国家,其疆域最远曾延伸至今河北省一带,囊括了大半个陕西,实际控制的范围甚至超过了商朝。
白人顶着伟大的中国人先祖,在亚洲大陆上建了个国家,这听起来有些荒唐,但许多考古发现对这一观点做出了有力支撑。
首先,考古学家在新疆诸多历史遗迹中发掘出数量可观的文物,其中一部分武器、生活工具和饰品等,它们的制作工艺和风格与同时期当地文化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学者们认为这些物件与约5000年前里海北岸原始印欧人的十分接近。其次,考古工作者曾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附近发现了一批古建筑遗迹、手稿和绘画等,它们的风格与周边存在断层,却与欧洲古人的有着一定的共性。
这些资料似乎都佐证了一点:历史上,鬼方人建立的国家似乎真存在过。那么这伙白人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在尝试了各种假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不太可能的结果后,专家最终给了个解答——所谓“鬼方”的原型其实是发源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听起来有些扯,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的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
在数千年前,亚欧大陆北部的生存环境远不像今天这样恶劣。气候学家认为,在12世纪的小冰期到来之前,全世界都处在“全新世大暖期”的笼罩下,整个世界都比较温和湿润,植被丰茂土壤肥沃,适合农耕和畜牧。全新世大暖期的跨度究竟有多大,学界至今仍未能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段时期的跨度长达7500~10000年,也有学者认为大暖期的时间比推测得要短很多,在距今约3300年左右时就已经进入尾声了。巨大的惯性仍使格陵兰岛、冰岛和挪威这些地区四季如春,直至前22世纪左右,气候的变化才逐渐凸显并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重灾区人们的应对办法大概就两种:要么盖保暖的房子穿厚衣服御寒,继续厮守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地,适应冰天雪地并在新环境中找到支撑生存的资料;要么就离开故地,以暴力手段夺取新的立足点。很显然,这个民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场大迁徙从前22世纪开始,一直持续了近10个世纪,他们从乌拉尔山出发,最先来到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一带。这儿的平原为他们提供了第一处落脚点,但很快,他们又继续南下,侵入南亚次大陆并向四处扩张,试图掠走他们伸手可及的一切。
这支源自于亚欧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生性凶悍好斗,沿途无人可挡。他们依次毁灭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等辉煌灿烂的文明,在燃烧的废墟之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秩序。如此粗暴的行为使得这群外来者的烙印深深打入了诸多文明古国的血脉之中,如在印度,他们建立起种姓制度,把自己置于高位。印度人将这个野蛮凶悍的民族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雅利安人”。
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强大到足以拦住雅利安人隆隆向前的脚步,直到约前13世纪左右,雅利安人进入了中国中原政权的势力范围。他们借道印度、中亚进入西藏、新疆,很快便突入至河套地区一带。西方史学家认为,雅利安人在这块地区盘踞了200~400年之久,一度对殷商政权造成了巨大压迫。好在那会儿的商朝正值国力鼎盛时期,在“武丁中兴”的滋养下,中原王朝空前强盛,中国人的先祖们很快便对这群外来者发起了强而有力的反击。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历史学家提出:“率军西出,斩白首两万余”这句话中,所谓“白首”即“白色的头颅”,指的就是鬼方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时代,双方几百人的战斗就能算有模有样的战役了,千人级别的战斗可称大战;妇好曾一次统帅1.3万人讨伐羌人,文献还专门对这支规模空前的“超级大军”做了一番渲染。一役就斩杀2万多鬼方人,此役的紧张、激烈与残酷可见一斑。
可以说,在3000多年前,殷商同鬼方的大战是来自于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的直接较量,结果在最初的一番胶着后,全盛的商朝立马占据了绝对优势。同鬼方开战3年后,商朝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对鬼方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周朝:前979年,孟凯旋时向周康王献俘,周王欣喜不已,当场下令铸造小孟鼎以铭记这场胜利。周朝末年,鬼方已衰落得厉害,显然无法再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幽王、平王时期,鬼方被周人蔑称为“戎”或“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将鬼方蔑称为“玁狁”,至于秦汉时期,人们干脆都不知道鬼方是啥了——后者早已被吞噬在浩瀚的历史之中。
那么鬼方下落如何呢?有专家认为,他们成了匈奴的一部分,并且在历史上以其他身份继续扮演了一些角色。例如在唐朝时,唐人所说的“色目人”就是鬼方人后代,色目人同样金发白皮,凶悍好斗,身材高大。在当时,色目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常常作乱,唐朝干脆派出军队剿灭。到了元朝时期,少数色目人尝试与汉人友好共处,其中一部分还获得了官职,随后,这部分人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这段历史听起来曲折而充满奇幻色彩,像极了拍电影,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当然了,由于缺乏详尽资料的佐证,文章所论述的并非就一定是事实。有学者曾对《竹书纪年》所讲述的有关内容进行质疑,例如所谓的“白首”并非只是鬼方人的头颅,而是指“佩戴白色首饰的人”——他们不过是当地土著;而雅利安人并没有突入传统的中原文化区,他们在进入新疆、西藏边境一带便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