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总体上来说是个好皇帝,后人对其亦颇多正面评价。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皇帝,在开皇十四年却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饿遍野,隋文帝却守着关中满满的粮仓,不开仓赈灾,而是撵灾民们去外地谋食。
这事无论怎么看都不光彩,以至于后来唐太宗在议论起这件事时,忍不住指责隋文帝“不肖”、“奢侈”。
是隋文帝在皇帝位上待久了,变昏庸了?还是另有隐情?让我们一点点扒开历史的迷雾,去一探究竟。
本来在中国历史上,不赈济灾民的现象也是常有的,隋文帝的这件不光彩的事也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但是在此事发生的三十五年后,一位重量级人物——唐太宗——站了出来,又将这件往事提溜了出来。
在《贞观政要》中,李世民和王珪讨论起了杨坚的问题,李世民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做出了反思"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警戒自己绝不可以跟隋文帝一样荒唐。
唐太宗李世民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后人对隋文帝的再讨论。比如说王寿南,他就认为隋文帝治理国家的政策远超南北朝那些创业的帝王,但器量却很狭小,开皇十四年隋文帝做的那件事,尤能显示出隋文帝的胸怀不广。
唐太宗和王寿南的批评确实无可指责。开皇十四年的时候,关中地区百年一遇的大旱造成了数十万百姓的流离失所,但凡是有些良知的皇帝都会体恤灾民,下令开仓放粮。但是隋文帝倒好,居然漠视了这帮遭受苦难的民众,下令不准开仓放粮,让灾民自己解决。
如果说隋朝的的粮食情况不容乐观,实在没办法赈济,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算情有可原;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仓库盈溢",这时不赈灾就说不过去了。唐太宗对他的评价不是很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事实摆在这里,隋文帝就是没有赈济灾民。
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关中曾发生多次旱灾,每次隋文帝都表现的很积极、开仓赈灾,只是开皇十四年的这次大旱,隋文帝却一反常态。这不值得怀疑吗?
在开皇十四年之前的几次旱灾中,隋文帝的形象一直是十分正面、积极的。
开皇十四年之前,关中地区的受灾情况十分的多,隋文帝为了解决灾荒的问题决定修建官方的粮仓,把一些农业发展良好地区的粮食弄到关中储备起来。但是,由于关中地形复杂,粮食想要运进来面临着非常大的交通问题。
首先是洛阳到陕州的交通不便利的问题,湍急的黄河水像一把剑一样直接隔断了这两个地方的交通,船只根本没有办法运行。其次就是潼关到长安之间有着天壑的存在,千丈悬崖比比皆是。
面对这种苦难,隋文帝秉承着百姓性命关键的考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服了外地运粮到关中的困难,他下令"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造福了不知道多少百姓。自那以后"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可见隋文帝确实是为人民办事的好皇帝。
在粮食运进关中之后,每次旱灾隋文帝都选择开仓放粮。
开皇三年的时候,关中遭受饥荒,隋文帝当时下令调集十三州的粮仓储备运送到关中赈济灾民。还有开皇四年的时候"甲戌,驾幸洛阳,关内饥也",隋文帝立马开了"常平仓",拯救了数不胜数的灾民。开皇五年甚至下令在各地设置义仓,准备在当地遭受饥荒的时候就开仓放粮,解决百姓的温饱。
就这样来看,隋文帝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气到"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的人,要不然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绝不可能是"功大于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史书记载了隋文帝在"开皇十四年"的时候没有开仓赈济灾民,但同时,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隋文帝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饥荒表现的十分自责:
"关中大旱,民饥,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隋文帝一边“流涕”、“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一边还要紧锁粮仓,属实奇怪。
综合隋文帝多次的赈灾行为以及开皇十四年的行为表现,这场没有赈济的饥荒,绝对不像唐太宗说的那般轻巧,只是奢侈、不肖。
开皇十年前后,隋朝的内忧外患加重,战争增多众所周知,隋文帝代周而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内部矛盾。比如说当时的两个姓"萧"的割据势力拒绝投降,隋文帝派遣宇文述、会燕荣率领大军去苏州和绍兴,讨伐这两个残余势力。这件事发生在开皇九年。
还有在开皇十年,江南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场平叛战争打了差不多一年,在开皇十一年才彻底结束。
可以得知,在开皇十四年之前,隋朝内部的叛乱还是很多的,因此隋文帝没有办法把军队减少至一定规模,如此一来,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粮食消耗就是隋朝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内忧"还只是少部分人的叛乱,而"外患"带来的影响则时刻威胁着隋文帝的统治。当时的突厥野心庞大而实力雄厚,隋文帝每日忧心忡忡:
"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寐思之。"
隋文帝十分担心突厥的问题,后来隋文帝逮到机会,用计谋内部分化,再用军事实力外部打击,最终总算解决了外患的问题。这件事情发生在开皇十三年。
由此可见,在开皇十四年的关内大饥荒之前,开皇十年前后的时间里,隋朝其实面临过非常多的威胁,那么隋文帝要时刻保持着紧张的军事活动也殊为不易。从这一点来看,在开皇十四年选择"战略性"放弃赈灾,也是可能的。
战乱威胁下,军队的粮食保障为重,不能再像以前的和平年代一样,开仓赈灾我们来看看关中这个地方。关中地区是隋朝的国都,里面居住着大量的官员,驻扎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还有大量的百姓,这些人一人一张口,每天消耗的粮食是惊人的。另外,关中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基础很差,土壤退化、灌溉失调都是很常见的。
因此关中地区的储存粮食一旦被消耗殆尽,想要恢复可就难了。万一赈灾之后,又有战乱,则军队的粮食补给就会成为大问题,没有粮食,军队如何打仗,军队一旦不能打仗,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在军队补给和灾民的两难处境下,隋文帝最终把眼光投向了洛阳,洛阳土壤肥沃而且储备极多,所以隋文帝综合考虑,鼓励灾民"外出就食",好把关中的粮食节省下来。
那么肯定就会有人问了,为什么不把外地的粮食大量运进关中呢?
第一,关中地区和产量地的地形地势都是阻碍,而且路途遥远,等粮食运到的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出去找食物。
第二,隋朝时期的粮食贪污现象比较严重,隋文帝考量到之前义仓时期出现的官员监守自盗情况,也很难放心的让他们把粮食运过来。
第三,粮食本来就珍贵,运过来的途中万一遇到什么事情,粮食不但会受到损失,还会影响灾民的救济。
因此,综合全局的考量,隋文帝决定不开关内粮仓赈济,而是采取让百姓出去就食的方式,和灾民们共渡难关。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对于国家的大局是有利的。
隋文帝其实真的是一个较为怜恤百姓的君主,在和平年代的开皇三年、四年、五年,连年饥荒,他年年开仓赈灾,为百姓谋福利。
到了开皇十年左右,连年的叛乱战争、对外战争让他无暇他顾。关中的粮食是保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准备,政局的动荡已经不允许他像建国初期那样肆意开仓赈灾,他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时刻防备可能发生的战争,时刻保障军粮的充足。
所以在开皇十四年的"大饥荒"上,他只能忍着悲痛,一边“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一边紧封粮仓,把百姓“从关中撵出去”,让他们去外地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