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俗称寇老西儿,醋当酒,民间形象里,以审理潘杨两样的案件,以刚正不阿闻名于世,号称北宋最牛文臣。
寇准的民间印象里,第一个就是错的,寇准可不是山西人,他可是陕西渭南人,民间演义里把他说成是山西人,可能是为了配合他的形象,刚和硬是那个时代,山西给人的印象,而这两点正是寇准身上最鲜明的特征。
寇准是典型的又刚又硬的性格,刚到甚至有些执拗的地步,这种性格帮她成就了历史上的伟业,但也最终是害了他。
(01)少年裘马
北宋重文轻武,是文人生活比较好的时代,但这只是针对大背景而言,你学习不好照样不行,就跟现在一样,全社会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你不用功不努力,还是上不了双一流。
这个问题,在寇准这里不存在,因为他是少年天才,学习非常厉害,年纪轻轻就通过重重考验,成功杀入殿试。
这个成绩参考一下范进中举,54岁仅仅是得了举人,都高兴地发了疯,而寇准呢,19岁就能杀出重围,来到开封城由皇帝亲自挑选人才。
当时还是太宗朝,太平兴国五年,有人提醒寇准说,太宗皇帝用人喜欢用老成持重的人,你这才19岁太年轻了,要不你虚报个年龄啥的。
寇准一口拒绝了这个提议,说我刚刚考上进士,怎么能欺骗皇上呢,也是如实上报了自己的年龄,太宗皇帝惜才爱财,授官大理评事,直接给委派到地方上做了知县。
年轻有为的寇准,官运恒通,很快就做到了枢密直学士,在中央任职,而寇准强悍刚硬的性格,也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
寇准办事脾气火爆,有一次在朝堂之上,寇准直言进谏,弄得太宗皇帝实在受不了了,起身就要走,寇准一看这不行,拽着皇帝的衣服,非要把皇帝按在龙椅上说,今天这事儿你必须听我说完。
也就是太宗喜欢寇准,而且太宗经常自比李世民,把寇准比为魏徵,所以这事儿也就忍了,这要是换了别人,计算脑袋不搬家,这官职也得一撸到底。
对皇帝这样,对大臣同僚,那寇准也是寸步不让,有一次,是因为一个官员的排名问题,他和当时正宰相吕端,发生了争执。
就是那个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后来宋宋真宗能继位,全靠了吕端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局面。
这两人人就在皇帝面前吵了起来,太宗皇帝说,这是小事,算了算了,不要说了,按理说皇帝都这么说了,你作为大臣也该算了吧,寇准不,非要挣个子丑寅卯,把事儿说清楚。
太宗就说,说你们大臣把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吵来吵去,有失大臣体面,最后把太宗搞得很烦,亲手就把他撵到地方上当官去了。
寇准这一生仕途不是很顺,几上几下,都是跟他个性有关系,那种寸步不让的刚硬,还有脾气火爆的毛病,都在时刻影响着自己的仕途,当然最终也影响了大宋的命运。
(02)救国于危难
寇准年少成名的好处就是,经历的事情特别多,太宗朝他已经是宰相了,虽然不是正的吧,那也是顶级高官了,宋朝为了分权,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很多官职只要你当上了,你就可以说是当了宰相了,但同一时期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宰相来统领全局,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总之这一切都是皇权制衡的把戏,没有什么新鲜的。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如果没有统领文武百官的大臣,遇到事情可能就会推诿扯皮,尤其是一些重大场合,关乎国家命运的时刻。
澶渊危机就是这样的时刻,辽国在萧太后的率领呀,大军入侵北宋,军队已经到了黄河北岸,马上要度过黄河。
大臣们六神无主,这个时候寇准的脾气上来了,一定要给他们拼了,决不能南迁,而且皇帝必须要御驾亲征。
这个宋真宗老早就听过寇准的大名,要不是朝中寇准资历老,能力强,真宗还真不想用他当宰相,但是现在没办法了,眼看着契丹人马上就要度过黄河了,就这样在寇准的极力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征。
到了黄河南岸,皇帝死活不愿地走了,这是寇准牛脾气有来了,不走不行,必须去黄河北岸的澶州城给将士们助威。
真宗皇帝自幼长在深宫之中,妇人之手,哪见过这场面,早就吓得不行了,但寇准一再坚持要皇帝去北岸,弄得当时另一个宰相王旦,连夜拿了皇帝的密旨,说万一死了就立太子为新皇帝,赶回了开封城,当时的形势就是如此的危急。
敌人面前不能怂,结果这次立下澶渊之盟,虽说是宋朝每年给岁币30万,但是满朝文武和皇帝本人已经非常高兴了,但把皇帝逼到立遗诏的份上,这也为寇准日后罢相埋下了伏笔。
条约签好后,寇准居功至伟,慢慢地也有点膨胀了,经常把满朝文武高官拉到自己家里喝酒,说到酒酣耳热,说这么地,把门都关了,谁都不许回家。
宋朝风气开放,这倒也不算大错,毕竟宋初定下的基调就是,大臣们吃喝玩乐,只要不想着推翻皇帝就行,最初就是太祖皇帝定下祖宗家法。
总之澶渊之盟后的寇准,无论是声誉还是权力,都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但很快他个性上的过于张扬,就为他迎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03)被刘娥逼的出了昏招
朝堂之上,从来都不缺争斗,王钦若作为后来著名的大奸臣,这次是跟寇准杠上了,他说服宋真宗的方法很巧妙。
澶渊之盟功绩,你肯定抹不掉,但王钦若对皇帝说的是,寇准这个人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居然拿上皇帝去赌博,这在赌场上叫孤注一掷,万一输了就彻底什么都没了。
宋真宗听了脊背发凉,这才觉得寇准是个大坏蛋,把寇准贬到地方上去了,这件事当然寇准是被陷害了,时间久了,皇帝自然忘记了,但是情况是有多危险,只记得当时自己有多害怕了,要是没有寇准的坚持,说明定这次契丹人就进了开封城了。
但寇准不甘心,于是趁着宋真宗痴迷道教,到处都在献祥瑞的机会,自己也献了个祥瑞,这东西纯属扯淡,但寇准既然这么做了,皇帝也就只当你是服软了,于是寇准再次回到了朝廷,回到了皇帝身边。
但这次寇准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刘娥,一个差点成了武则天的人,这一次寇准有点晚节不保,差点掉脑袋。
宋真宗晚年的情况,跟唐高宗很像,基本上因为有病无法处理政务,甚至还有点疯疯癫癫,于是川妹子刘娥就开始凭借自己高超的处理政事的能力,频频干预朝政。
而且刘娥还霸占宋真宗,到后期大臣们想见一面皇帝都难,作为国家大臣的寇准自然是看不过去,而且武则天的例子,就在那儿摆着呢,谁都得多加小心。
但说实话,对刘娥的评价也还算不错,比武则天好得太多了,武则天的上位之路,充满了阴谋和血腥,刘娥的上位阴谋肯定有,但血腥是没有的。
但寇准忍不了,眼看着朝政被刘娥一天天把持,寇准胆大执拗的毛病又犯了,他居然准备立太子,让宋真宗做太上皇。
不得不说,这是个险招昏招,唐朝皇帝为了皇位经常杀得头破血流,父子兄弟夫妻相残,人伦悲剧不断发生,于是被迫退位的太上皇也只能是凄凉的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大宋朝跟跟别的朝代一样,也有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但像寇准这样直接废了皇帝,直接立太子的还真没有,这在古代就是谋反。
尽管是因为刘娥把持朝政的原因,情势危急,眼看着刘娥正在成为武则天,但这些全都不是你谋反的理由,古代作为臣子,第一原忠于皇帝,只要老皇帝还活着,你就不能以任何理由推翻他。
后来事发,寇准直接被贬到雷州,要不是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寇准这行为,那绝对是要死的,雷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对于宋朝人来说,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远的地方了。
寇准的一生,刚正不阿,性格火爆,曾经挽救了大宋,但这种性格也让他在官场几度沉浮,这样的人并不多见,生在政治开明的宋朝,也算是他的一种万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