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到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很多人都会最先想到抗日战争。若是时间再往前追随,那就是清朝末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除此之外,还有明朝的抗击倭寇,元朝的两次远征日本。但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原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竟然是发生在唐朝的白江口战役。也正是因为白江口战役,中国将日本彻底打趴下,让日本见识到他和中国之间的天差地别,这才会有后来的大化改新,派出遣唐使来向中国学习先进文明。
如此算算,从唐朝的白江口战役,再到上世纪的抗日战争,中国和日本之间一共爆发过五次大规模的战争。相对比之下,抗日战争是最解气的,在经历那么多的屈辱,那么多的不平等条约后,中国终于迎来崛起的曙光,可以再次屹立在世界东方。
1,唐朝,白江口之战
这个白江口战役,是在朝鲜半岛上爆发的。公元655年,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打了起来,其中中国的小弟新罗跑过来找我们求援,于是在660年,苏定方率领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将百济给灭了,又把高句丽给暴揍一顿。
要不是时间进入到冬天,天气过于寒冷,苏定方都能顺势把高句丽给灭了。但也没办法,由于天气原因,苏定方只好带领主力部队回国,留下刘仁轨将军,带领一支部队驻扎在朝鲜半岛。
唐朝主力军队一撤,高句丽便又想搞些事情。但他也知道自己不会是唐朝的对手,于是他便四处找外援,日本就这么的被他拉了过去。
663年,百济发生内乱,刘仁轨带着军队去帮忙。因为他带着水军先走,走得又比较快,于是在白江口这个地方率先遇上日本水军。
虽说刘仁轨将军当时只拥有1.3万人,战船170艘,日本拥有4.2万人,战船1000多艘,但是在刘仁轨将军的指挥下,日本大败,战船全部被烧毁,数万日军要么被杀,要么溺水而亡,也就剩下一些运气比较好的,才侥幸留下一命。
2,元朝两次远征日本
1266年,忽必烈要求高丽去日本一趟,想让日本给他当小弟。结果使者派出去好几次,哪怕忽必烈以战争威胁,可日本还是不答应,到后来就算是忽必烈派出去的使者,日本都直接闭门不见。
就这么的,忽必烈生气了,1274年,他组建了一支3万多人的远征军,从朝鲜半岛出发,随即登陆日本,开始元朝的第一次对日作战。
论战斗力,论装备,论人员素质,元朝大军都要绝对强于日军。但毕竟是跑到日本的地盘上作战,地利、人和比不过日本,再加上元朝军队在船上修整的时候,偏偏遇上台风,吹翻了元朝两百多艘战船,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收拢下兵力,撤回国内。
第一次远征日本失败后,忽必烈很是生气。经过一番准备,1281年春天,忽必烈组建了一支十多万人,乘坐4400艘战船的远征军,结果在远征路程中遇上了台风。
哪怕是现在的航空母舰,在台风面前都给躲得远远的,更别说那时候的木船了。经过连续两天的台风,十多万人的军队,四千多艘战船,几乎损失殆尽,日本也侥幸躲过被灭国的命运。
3,明朝抗击倭寇
元末明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当时的日本诸侯割据相互征伐,很多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主,便组织武士,商人,浪人跑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幸好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十分重视海防,日本这才不敢太过嚣张。但随着明朝的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便愈发嚣张,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的伤害。终于在1555年,明朝派戚继光前往浙江抗倭前线,开始组建抗倭新军。
经过数年的努力,浙江一带的倭寇基本被明朝军队平息,哪怕有些剩下的,也逃到福建一带。因此在1562年,明朝又把戚继光派到福建去剿灭倭寇。
抗击倭寇一直持续到1565年。在戚继光和俞大猷的配合下,明军歼灭广东的倭寇,明朝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4,清朝甲午中日战争
严格来说,除了甲午中日战争外,清朝和日本之间还有别的战争,就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也有份。
唐朝时期的白江口战役,让日本见识到自己跟唐朝的天差地别,于是他便向唐朝学习,就有了后来的大化改新。1853年的黑船事件,美国用军舰强行打开日本国门,让日本见识到自己跟美国之间的天差地别,于是他就向美国学习,就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
如果要寻找中国和美国的共同点,那就是都当过日本的老师,但身为老师也都被日本进攻过。这也体现出日本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
甲午中日战争后,便是签订《马关条约》。一纸条约下,中国割让了台湾及周边各岛,还有澎湖列岛,还要赔偿两亿两白银等等等。
在这之后,八国联军侵华也有日本的份,后来的日俄战争,明明是日本跟沙皇俄国之间的战争,他们却是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争夺的还是中国的东北。
什么?这不应该得先问问我们同不同意吗?
没办法,谁让因为清朝的腐败统治,又加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国力严重落后于世界列强。如果不是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国也不会在近代历史中遭到那么多的屈辱,签订那么多不平等的条约。
唐朝的对日战争,中国完胜。元朝的对日战争,要不是台风,日本现在都已经我们的地盘。明朝的对日战争,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也取得了胜利。
偏偏就是清朝,跟日本之间的战争,几战几败,令中国遭受到无法估量的惨重损失。仅凭这一点,清朝便是中国的千古罪人。